中国历史上水平最高的40首诗词赏析.doc
17页水平最高中国历史上水平最高的40首诗词赏析01.《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此诗在喜欢喝酒的广大群众中影响是不同凡响的《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02.《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得最好的一首词,此说也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03.《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一直是我的最爱,毛泽东具有很高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长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他能根据作品的内容选择最恰当的诗体词调,对诗词格律运用自如;有时严格按古代韵书规定押韵,有时为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不拘泥毛泽东诗词以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巧妙继承和革新,颇为完美地表现了丰富而又崭新的内容上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雪景图,更隐喻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全景下阕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展开了一幅壮丽的中华历史长卷,更暗含了建设国家的全盘大计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时空交织而又浑然一体艺术上足以令人神醉,情感上抒发拳拳至爱,军事上吹响胜利号角,政治上评说文武之道04.《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歌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05.《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06.《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yù)(公元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君主,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
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李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他善于用白描手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他的词语言明净,优美,生动,在题材和意境上均突破了“花间词”派镂金刻翠,以写艳情为主的狭窄意境,对词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07.《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写景作如《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
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0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而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清末王闿运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