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261556121
  • 上传时间:2022-03-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6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相较于具有叙事性、文学性的连续性文本而言,其是由逻辑、语感严密的段落层次构成的阅读文本形式这些信息相较于完整的文字段落来说,呈现出结构的分散性和信息的不连续性,会以一种更加简明、直观的表达方式向我们传递数据信息,这就是非连续性文本在数学领域的表达那么,根据新课标要求,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关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实质特级教师沈大安指出:非连续性文本不是由段落构成,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构成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数学相对语文学科更加抽象,难以理解,这是由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如教材中常见的乘车问题、租船问题、运输问题、统计问题等学生解决以上数学问题需要厘清思路,从文字题目中提炼有效的信息,即能够从这些非连续性文本的题目中抓住解题关键点,通过分析整合,构建数学模型但是对于这些年龄尚小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建立起自己完整的思维体系,对分散的信息把握得不是很准确,容易受干扰选项的影响。

      教师便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信息,对正确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恰好可以解决数学教学存在的难题,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其实质是提高学生解决由非连续文本构成的情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建模能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具备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明确任务目标,筛选有效信息,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以及利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等特点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意识的引导与培养首先,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多地进行一些数学模型的渗透数学问题本就来源于生活,如我们在购买生活用品时对不同店铺的优惠活动选择、水费的分阶收缴等教师可通过这些显而易见的实例进行数学模型的讲解与构建,将生活问题更好地融入课堂,从而让学生对复杂问题有更好的把控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笔者更侧重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再一同去探讨,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汇总最后,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把巩固工作细化到平时的教学中、体现在课后作业的练习中,在夯实学生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

      三、指导学生解决非连续性问题的过程(一)信息提取数学最常遇见的非连续性文本题目形式包括以下几种:数据图表,条形、扇形、折线统计图,函数图像及包含数据信息的图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中提取高度压缩且分散的数字化信息在读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标记题目中出现的已知条件,不漏掉关键性信息,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掘题干中存在的一些隐含信息点,如等边三角形不仅三条边的边长相等,而且三个角都是60度等针对这些带有充分考点且有指示性的文字,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对这些信息的敏感度二)分析问题当学生接触到题目时,教师应先着眼于题目要求,带领学生理解题目所求根据已获得的信息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做到充分的数据分析,构建不同的数学模型,如遇到生活中常见的临界点问题:如何达到最节约、最省钱、最优化方案等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临界点的概念,再进一步挖掘当小于临界情况时应该如何选择等这种建立模型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运用的,这也是对教师思维体系的别样考核这种数学模型更加贴合我们的实际生活,教师运用生活常识和客观规律去进行教学,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为了进一步解释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过程,我们用“包装的学问”这道题目来进行举例。

      例:儿童节快到了,淘气要给外地的小朋友寄糖果,两盒糖果包成一包(见图1),怎样包才能节约包装纸?(接口处不计,单位:cm)第一步,获知信息将图标信息转化为文字语言,询问学生从上图获知哪些信息点包糖果”中藏着哪些秘密?找出一包糖果的长、宽、高分别为20cm、15cm、5cm,这些文本信息都是单个的、非连续性的,整合在一张图中,学生可以很容易筛选出信息第二步,整合信息将文字信息进行转化,引导学生读懂图中的内涵在了解阅读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推论,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认识到用包装纸包装起来的部分就是物体的表面积第三步,思考分析学生开始解决问题,题目中的节约包装纸问题实际上就是在使组合体表面积最小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同桌利用学具探索包装的方案,两个长方体进行重叠,接触的面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如图2所示这三种包装方案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下方案一:(20×15+20×10+10×15)×2=1300(平方厘米)方案二:(30×20+30×5+5×20)×2=1700(平方厘米)方案三:(40×15+40×5+5×15)×2=1750(平方厘米)(三)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三种方案通过多媒体课件立体化、动态化展示给学生,完美演绎摆放糖果、包糖果的过程,逐步计算出最优的方案。

      先是扩大学生猜想、尝试、探索、发现的思考空间,有哪些方案、哪种方案最优化,试图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意识再根据第一步获得的题目信息和第二步构建的数学模型,通过三种方法来验证:计算表面积,计算重叠面面积,用实物比较重叠面的面积最后形成共识:包装较少物品时要尽量考虑重叠大面使重叠面积越大,越节约包装纸通过思考和动手操作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舞台,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四)思维拓展形式多变、运用灵活、思维发散作为数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使数学的学习过程相较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讲透彻一道题的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思维延伸,进一步推动学生思维的跨越,完善他们对这类题目的理解,做到举一反三我们可以通过把解题思路由原来的顺推转换成逆推、更改题目数据、增加题目中组合的个数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讨论,以丰富他们的解题思路四、结语总而言之,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阅读的能力,但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持高度的热情与耐心,不断完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思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过程中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1]吴秀丽.重视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提升学生审题能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6):68-70.刘秀兰.小学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J].名师,2020(16):41-4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