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山区河道防洪预案.doc
37页wd...铜山区河道防洪预案目 录一、全区概况 1二、水利工程 基本情况 1 1、骨干河道及堤防 1 2、水库 7三、防洪抢险预案 8 1、微山湖及郑集河防洪抢险预案 8 2、重要河道防洪抢险预案 9 3、崔贺庄水库防洪抢险预案 12 4、小水库防洪抢险预案 13四、防汛抢险物资储藏及调度 13 1、防汛抢险物资储藏 14 2、防汛抢险物资调度 14五、防汛抢险队伍组织和调度 15 1、防汛抢险队伍组织 15 2、防汛抢险队伍调度 15六、水利工程防洪排涝调度方案 15七、铜山区主要涵闸、水库汛限水位 17八、附表 1、铜山区骨干河道 基本情况表 2、铜山区重点涵闸 基本情况表 3、小〔一〕型水库 基本情况表 4、小〔二〕型水库 基本情况表一、全区概况铜山区位于**省西北部,环抱**市区,北靠**湖、贾汪区;东邻**市、睢宁区;南与**省灵壁、宿区、肖区交界;西北与丰、沛区毗邻2005年6月,**市行政区划调整后,铜山区现有20个镇一个农场、312个行政村,人口118.2万,面积1856.6平方公里,耕地156万亩。
境内铁路、公路纵横交织,矿井、工厂星罗棋布铜山区属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又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其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清楚、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多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降雨量808. 6毫米由于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冬季枯燥,春秋易旱,夏热多雨铜山区属淮河流域,地跨沂沭泗和奎濉河两大水系废黄河自西北向东南斜穿全区,以废黄河堰南侧边缘为分水界,其北为沂沭泗水系,其南为奎濉河水系铜山区地貌特征为“三片平原三片山,黄河故道一高滩〞二、水利工程 基本概况全区共有郑集河、大运河、徐洪河、废黄河4条流域或区域性河道,顺堤河等16条骨干河道,1080多条大中沟,2万多座配套建筑物,22座中小型水库,175座塘坝,1400多座翻水站, 3000多眼机井1、骨干河道及堤防⑴**湖湖西大堤湖西大堤在我区境内长18.2公里,1958年4月开场修筑,经屡次加高而成原设计堤顶高程39.5米、顶宽8米1973年至1978年,我区在湖西大堤上先后兴建岱海涵洞、岱海闸及八段闸等3座穿堤建筑物1999年湖西大堤按50年一遇标准加固,堤顶高程40.1米,迎水坡1:4,背水坡1:3郑集河以北段堤顶宽8米,郑集河以南段堤顶宽10米。
封闭岱海涵洞,岱海闸、八段闸撤除重建⑵郑集河郑集河是丰、沛、铜三区的骨干排涝河道,具有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本区境内郑集河全长36.8公里,其中干河13.7公里、南支河16.6公里、北支河6.5公里,流域面积138平方公里1996年冬疏浚标准:郑集南支河黄集东桥以上段,河底高程31米,河底宽15米;黄集东桥至松林段,河底高程31米、河底宽8米郑集北支河河底高程32米、河底宽10米郑集干河松林至郑集闸段,河底高程31米、河底宽25米;干河郑集闸下至湖口段,河底高程28.5米,河底宽40米设计滩面除郑集北支河为8米外,其余都是10米堤防迎水坡均为1:3,背水坡均为1:2我区境内的郑集闸及郑集河口闸均由市防指统一调度⑶大运河我区境内大运河为京杭大运河不牢河段,是1958年至1963年对原不牢河全面截弯取直、拓宽加深而成1983年至1984年按二级航道标准进展全面整治蔺家坝闸至解台闸段长24公里,河底高程27米、底宽60米、堤顶高程36~33.5米解台闸下段,河底高程21米、底宽60米、堤顶高程32.5~32米我区境内的蔺家坝闸及蔺家坝船闸,分别由南四湖管理处和市水利局管理⑷徐洪河〔房亭河〕徐洪河是**市以东地区的骨干排涝河道,我区境内长26公里,流域面积233平方公里。
1990年冬疏浚大庙站以下段长27.5公里,省、市统一更名为徐洪河大庙站下至薛湖段,河底高程23米、底宽15米;薛湖至单集闸上段,河底高程23米、底宽25米;单集闸下至铜邳边界,河底高程19米、底宽35米我区境内主要水工建筑物有单集站和单集闸,隶属市水利局管理,大庙镇境内的浮体闸仍属我区管理⑸废黄河废黄河自西北入何桥镇,向东南经市区,经我区单集镇入睢宁区,2005年区划后我区境内长41.7公里,流域面积180平方公里1984年至1990年我区对铜肖边界以下至铜睢边界长69.4公里河道进展了治理,开挖中泓,修筑堤防我区境内有周庄闸、城头橡胶坝闸及市水利局管理的温庄闸沿线修筑了王月铺、胡集、大龙口、大湖、六堡、杨洼、水口、下洪、吴湾、崔贺庄共10座平原水库,兴建了刘集〔坝台〕、大孤山、王山等3座补水翻水站开辟了张湾大沟、丁万河、崔贺庄、白马河等4条分洪线路,设计分洪能力分别为150、50、50、140立方米/秒废黄河历史上是黄河故道,地势高亢黄河从1194年至1855年夺汴、泗入淮660余年,上游大量泥沙下移淤积,形成一条“悬河〞,一般高出两侧地面4~6米,两堤相距3~10公里上游废黄河在丰区二坝经大沙河流入**湖。
二坝以下废黄河经肖区在何桥镇进入我区⑹湖西港河〔湖西大运河〕湖西港河北起铜沛边界,南至蔺家坝闸,全长18公里,既是湖西航道,又是我区利用**湖水的骨干引河和蔺家坝闸泄洪的引洪道1988年冬,湖西港河疏浚,标准为河底宽20米、河底高程29米、边坡1:3⑺湖西顺堤河顺堤河位于**湖西侧,是湖西大堤至苏北大堤之间洼地的骨干排涝河道,北起铜沛边界,南至柳新镇范山村入大运河,本区境内长19公里1998年冬,顺堤河按5年一遇排涝标准疏浚,郑集河以南河底高程27米,河底宽40米;郑集河以北河底高程28.8~28米,河底宽50米顺堤河有八段、岱海两闸从**湖引水,通过新、老地下涵洞与郑集河立交⑻桃园河桃园河发源于黄集镇废黄河堰下王月铺,在柳新镇范山村入大运河,全长24.1公里,流域面积115平方公里桃园河1964年春疏浚,设计标准:王月铺至土楼段,河底高程35.18~33.17米、底宽6米;土楼至桃园闸,河底高程33.17~32.42米、河底宽15米;桃园闸至范山跌水段,河底高程32.42~31.06米、底宽18米沿线主要水工建筑物有桃园闸、范山闸和范山跌水⑼房改河为解决房亭河上游及**市郊乔家湖地区的排涝,减轻侯集以下房亭河行洪排涝压力,1965年春开挖了大庙镇侯集至徐庄镇土楼大运河口的房改河,河道长7公里,流域面积92平方公里。
1990年冬,河道按河底高程27米,底宽15米,边坡1:3标准进展疏浚河道入大运河口建4孔×3.4米的房运闸⑽北二八河为了改善我区东部地区排涝及灌溉用水条件,1989年冬开挖北二八河,北起大运河南岸阚口和柳园涵洞,南接闫楼大沟入原房亭河沟上闸下,全长18.7公里,设计河底高程22米,设计水位26.76米,设计流量96立方米/秒,河底宽8~10米,迎水坡边坡1:3,两侧滩面宽10米沿线建有夏河闸〔1孔×5米〕和闫楼闸〔3孔×3米〕⑾南二八河1990年冬开挖南二八河,北起徐洪河,穿过南禅河,南入帮房亭河,长6公里设计河底高程23米,底宽10米,滩面宽5米沿线建单集西闸、八湖东闸和八湖南闸⑿帮房亭河帮房亭河起于崔贺庄水库泄洪涵洞,上游称闸河,下游在单集镇曹湖村入**市,全长17公里,流域面积104平方公里吴桥闸上段长5.73公里,设计河底高程26~23米、河底宽12米、滩面宽5米、堤顶高程31~30.6米吴桥闸下段,设计河底高程23~21.8米、河底宽10~15米,沿线有吴桥闸〔3孔×4米〕、韩桥闸〔5孔×3米〕2000年春废除韩桥闸,在其下游建曹湖橡胶坝闸〔1孔×20米〕⒀闸河〔东闸河〕闸河北起十八里屯废黄河,向南穿过新河煤矿,在汉王镇马场村南入**省,全长14.7公里,流域面积70.9平方公里。
1987年冬疏浚,沿线建曹山闸〔1孔×4米〕、白山头闸〔3孔×3米〕、马场闸〔3孔×3.8米〕苗山闸以北29.4平方公里水向北排入废黄河,苗山闸以南41.5平方公里的水向南排入**东风河口以上段,河底高程35米、河底宽10米;东风河口以下至白山头闸段,河底高程35米、河底宽20米;白山头闸以下段,河底高程33.7米、底宽20米大运河水经丁万河天齐站、大孤山站二级翻水入废黄河丁楼闸上,再经闸河、东风河调入云龙湖水库⒁奎河奎河发源于云龙湖,经市区在十里铺闸下入我区,向南于三堡镇黄桥村南入**,奎河是**市云龙湖水库泄洪道,又是**市和铜山新区的行洪河道本区境内奎河长16.6公里,流域面积123平方公里奎河既是云龙湖水库溢洪道,也是**市区主要行洪排涝河道市区在奎河上游黄茅岗和袁桥建排涝站,汛期向其下游开机强排奎河自解放初1953年治理以来,2002年冬季对奎河从**市区十里堡闸至杨山头闸段进展了治理,全长6.32公里,市区边界处向南3.6公里,河底宽为12米,边坡1:3,再向南至杨山头闸2.72公里底宽为14米,边坡1:3,十里堡闸下河底高程为26.3米,杨山头闸河底高程为25.42米重建人民桥、劳动桥,标准为3孔×13米板梁桥,桥面宽5.5米,净宽4.5米。
高南桥接长一孔18米,预应力构造,三桥加大了过水断面2005年冬,对奎河杨山头闸~省界〔桩号:11+700~22+025〕10.325公里河道进展了治理,20.65公里堤防加固,设计工程等别为Ⅲ等,设计排涝标准为三年一遇,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河道断面设计标准为:底宽14米,底高程为24.92~23.70米,堤顶宽4米,堤顶高程超高洪水位1.5米,堤防内外边坡均为1:3,堤中心距为130~150米,堤顶高程33.2米~32.4米对奎河上的徐村桥、石桥桥和黄桥桥进展了重建,均为3孔16米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板梁桥,钢筋混凝土井柱桩基础设计桥面宽:徐村桥、石桥桥为净4.5米+2×0.5米,黄桥桥为净7米+2×0.5米;设计标准:徐村桥、石桥桥为生产桥,黄桥桥为公路桥;设计荷载:徐村桥、石桥桥为汽-10,黄桥桥为汽-20、挂车-100校核2007冬季,杨山头闸撤除重建,2008年4月建成设计为3孔,每空净宽7米,闸孔高度8.2米,闸底板高程24.9米,闸门高程30.5米,闸顶高程33.8米,工作桥高程41米,闸室顺水流方向长74米,垂直水流方向长25.8米,交通桥宽50米,检修桥3.5米,闸门顶高程30.5米,配2*16T手电两用卷扬式启闭机,单机单门控制。
设计流量225立方米/秒,最大泄洪流量361立方米/秒⒂运料河运料河发源于张集镇废黄河堰下,向东在小店村南拐弯向南,在房村镇八王村南入**省灵壁区,本区境内长19.8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1994年冬疏浚上游18.4公里2006年春对下游进展了疏浚治理,沿线有红旗闸〔1孔×3米〕、大沟里闸〔3孔×4.5米〕、八王闸〔4孔×2.5米〕红旗闸上段,河底高程27米、底宽12米;红旗闸下至大沟里闸段,河底高程27~25.6米、底宽15米;大沟里闸下段,河底高程24.5~23.5米、底宽25米⒃废黄河郑集分洪道废黄河郑集分洪道〔张湾大沟〕,位于铜山区西北部刘集、黄集、郑集三镇境内,全长12.6公里其中:从刘集镇废黄河堰上孙楼村的废黄河中泓到张集矿西张集闸站枢纽堰上段河长3.8公里,从张集闸站~闫集桥河长1.3公里,从闫集桥至郑集河口〔张湾大沟〕长7.5公里郑集分洪道分泄废黄河上游来水标准为五十年一遇,分洪流量150立方米/秒废黄河郑集分洪道堰上段河道标准为:河底高程37.0米,底宽25米,河坡1:4,滩面宽两侧各10米,滩面高程44.0~42.0米堰下段8.8公里河道标准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