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教案教学设计.pdf
4页3.祖父的园子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 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 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学习这篇课文,要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阅读,读懂课文内容,明白祖父的园子不仅是 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懂得大自然处处皆学问,习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学习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 鼓励学生在前两课同类题材的学习基础上,把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教学中,引导 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重点,体会作者情感 并注意与大家交流、讨论,积极吸取别人的合理见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 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教学目标 1会认读 8 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 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 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 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他的有关文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 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 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 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开篇的第一个问题也正是顺应了学生当时有话要说的心理,而且,对 整体把握全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A对园子的印象( 13 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停在上 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 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B “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 (415小节) “伏在” 、 “乱钩” ,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 是学习的大课堂 这几个小节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事展开,通过对话表现“我”的年幼 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出祖父对“我”的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明,语言生动, 特别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教学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 深体验 小结: “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孩子共有的 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爱 C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 (1617小节) 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 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心情;所以, 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重点朗读 17 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理解作者在这一小节列举了大量事物,花费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用意,充分感受园子中 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D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 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作 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 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这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心驰神往?缘于作者敏感的心灵,细腻的 笔触,她选举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 源泉” ,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练习设计: 1理解下列句子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 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 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2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扩展练习 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