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容屏结构-悬浮模型.docx
8页悬浮模型讲解 悬浮模型:触摸屏单个节点Touch模型:图1 Touch模型图2 No Touch模型模型说明:V1模拟驱动信号源,为便于分析设定为单频信号C1,C1x触摸屏单个节点本征电容(互电容),该电容的电场是开放的,会随着手指的Touch而被吸走部分电场C1表示该电容电容不会改变的部分,C1x表示开放的电场导致可被改变的电容C2手指Touch时,手指与驱动线之间的耦合电容(自电容)C3手指Touch时,手指与感应线之间的耦合电容(自电容)Ch人体对触摸屏系统地之间的耦合电容在Guitar检测电路中,前级放大器的输入端为虚地可等效为交流对地短路手指Touch时吸走的电荷实质上会回到Guitar检测电路中去,所以仅考虑人体与系统地之间的耦合电容至于人体对大地,系统地对大地的耦合最终都是等效为人体与系统地之间的耦合电容,暂不另外考虑实际较大ITO阻抗的屏上,由于驱动/感应线电阻存在会与驱动/感应线对地寄生电容(自电容)形成RC效应衰减信号LCR Meter对C1的测定是不准确的为了简化分析,假设屏的电阻很小,可以忽略 悬浮效应:图3 直径20mm金属仿真双指Touch差值图理想情况下,双指Touch时差值均为正值,不应出现负值。
出现负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C2,C3和Ch电容网络的影响Touch电路模型分析:Guitar检测电路是基于对感应端的电流/电荷进行检测来判定C1+C1x互电容而floating效应电流并没有流过C1+C1x,是从手指上过来的,会对Touch检测造成影响理想情况下,Touch检测C1+C1x减小为C1,sensor电流减小,而i1是增加的电流会抵消掉一部分Touch效应Touch时,互电容C1+C1x电容的容值会减小(互电容变小)不同的屏根据测量可知,C1+C1x本征电容的值范围1pf~4pf,减小的比例为10%~25%即C1x(可变互电容)电容值大约为0.1pf~1pfTouch时,只要保证手指接触面刚好可以完全覆盖一个节点开放电场范围,Touch的变化量理论上就可以达到最大C1x继续增加接触面积对增大Touch变化量C1x没 有帮助下面的分析都是基于手指可以完全覆盖节点电容在触摸屏上,手指无论如何Touch都会产生图4的效应图4 floating效应电流假如C1+C1X有1A交流通过,(C1与C1X电容并联变大,通过的交流越大)C2与C3有0.1A通过,C1X分走0.2,即手指吸走0.2A,电流C1流出 0.8A,原来检测到的电流为0.8A,现在I1多了0.1A,导致检测为0.9A,互电容中(C1+C1X)的可变部分互电容C1x占本征电容比例变小非悬浮Touch时,手指不触摸时检测到为C1+C1x=1A,手指触摸后,手指吸走的电流部分C1X,检查到值为C1=0.8A,手指触摸会导致检测到的电流变小,从而得到互电容变化量减小。
Touch时,互电容C1+C1x电容的容值会减小(互电容变小)1. C1x占本征电容比例=C1xC1+C1xC1x占本征电容比例反映了在无悬浮效应的理想情况下,Touch变化比例C1x占本征电容比例越大,触摸变化量越大,效果越好当仿真手指接地测试时,等效悬浮电容为零,LCR Meter可直接测试出C1x;仿真手指未直接接地时,C1x无法直接测出)由于Ch无论如何不可能等效为短路至系统地,所以Touch时,i1一定是存在的,我们把这个电流定义为floating效应电流电流的大小和C2,C3和Ch网络有关,他们和i1的关系如下:C为通交流,阻直流² C2越大,通过交流电流的越多,i1越大² C3越大,通过交流电流的越多,i1越大² Touch检测C1+C1x减小为C1,sensor电流减小,而i1是增加的电流会抵消掉一部分Touch效应所以C2 C3越小越好会使I1变小,影响更小 ² Ch人体对触摸屏系统地之间的耦合电容² C=εS/4πkd ² 拿手上,无悬浮情况下,d变小,Ch越大,交流越容易从手指上流到系统GND上,所以电流直接从手指流入系统GND,使i1越小,即悬浮特性越好。
² 我们希望I1越小越好.C2 C3越小越好 Guitar检测电路是基于对感应端的电流/电荷进行检测来判定C1+C1x互电容而floating效应电流并没有流过C1+C1x,是从手指上过来的,会对Touch检测造成影响理想情况下,Touch检测C1+C1x减小为C1,sensor电流减小,而i1是增加的电流会抵消掉一部分Touch效应推论1:任何触摸屏,通过Guitar检测电路/LCR Meter看到的Touch变化量实际上都小于真正的C1x变化上述推论仅适用于Sensor可等效为系统地的检测电路)我们把通过Guitar检测电路/LCR Meter电路看到的Touch等效电容定义为视在电容该电容与C1+C1x本征电容有关,但不能完全直接等效floating效应电流可以等效为一个与C1并联的电容,定义为等效悬浮电容电容并联公式:Ceq = C1 + C2 + … … + Cn 电容串联公式:1/Ceq = 1/C1 + 1/C2 +… … + 1/Cn 根据图4所示等效电容网络,可以计算出下面几个有意义的数值:2. 等效悬浮电容=(C2+C1x)×C3C3+Ch+C2+C1x等效悬浮电容越大,Touch负值越大。
3. C1x占本征电容比例=C1xC1+C1xC1x占本征电容比例反映了在无悬浮效应的理想情况下,Touch变化比例(当仿真手指接地测试时,等效悬浮电容为零,LCR Meter可直接测试出C1x;仿真手指未直接接地时,C1x无法直接测出)4. 视在电容=C1+等效悬浮电容视在电容是Touch时通过LCR Meter或Guitar检测到电容值5. Touch负值/Rawdata比例=等效悬浮电容C1+C1xTouch负值/Rawdata比例反映了Guitar芯片检测到的Touch负值占Rawdata的比例(该值是在工程实践可观察到的,过大会影响到用户体验)6. Touch负/正值比例=等效悬浮电容C1x-等效悬浮电容Touch负/正值比例反映了双指Touch时Guitar芯片检测到的最大负值与正值比例(该比例是在工程实践可观察到的,比值过大会影响到用户体验)7. Touch视在电容变化量=C1+C1x-视在电容Touch视在电容变化量是LCR Meter或Guitar检测到的Touch电容变化量(8. Touch视在电容变化率=Touch视在电容变化量C1+C1xTouch视在电容变化率是LCR Meter或Guitar检测到的Touch电容变化量与本征电容的比例。
悬浮计算器:悬浮计算器包含了上述计算公式,可以理论推算不同屏参数引起的悬浮问题表1 悬浮计算器示例(输入变量为实测值)通过实验分析,该计算器计算出的结果和实测屏数据基本吻合其他参数不变,研究“Ch电容”与“Touch负/正值比例”关系Touch负/正值比例越小,悬浮问题越好Ch越大,悬浮效果越好图5 “Ch电容”与“Touch负/正值比例”关系其他参数不变研究“手指与驱动电容C2”以及“手指与感应电容C3”与“Touch负/正值比例”关系图5 “手指与驱动电容C2”与“Touch负/正值比例”关系(C2和C3同步扫描,图片仅把C2标注在x轴)手指对驱动电容C2和对感应线电容C3越大,悬浮特性越差Floating问题改善思路随想:从单个节点电容模型上来看,减小手指对驱动电容C2和对感应线电容C3对改善floating是有帮助的但从整个屏幕来看,减小C2和C3也会带来的问题是手指对相邻未扫描通道的耦合电容也会减小,而这些电容可以等效为Ch,看起来是有一些矛盾的所以,在Sensor结构和Pattern设计上需要对C2和C3平衡一下一个直径为20mm的金属仿真手指放置在触摸屏上,测得手指与所有驱动和感应的电容有15pf。
这个电容可近似看作悬浮Touch时,手指与相邻未扫描通道的耦合电容而floating整机与人体的电容仅有2pf左右(测试方法可能不太准确,但误差也不会很大)而且整机的PCB板和电池已经有足够大的地平面,进一步改善的余地很小所以,很可能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Sensor结构和Pattern设计Sensor结构和Pattern设计的变量很多,如Sensor/Cover lens厚度,介电常数,pitch,pattern电场分布等,还需要进一步测试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