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doc
9页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1、设计总则1.1本工程位于1.2本支护工程的标高体系与主体结构相同,1.3除注明外,本工程图纸的计量单位见下表:尺寸角度标咼力、何载Mm(毫米)° (度)M (米)kN、kPa所有尺寸均以标注为准,不得从图面上量取1.4本支护工程为临时性工程,设计使用期限为1.5本工程图纸必须经过设计方案专项论证、审图机构审查通过后方可施工2、设计依据2.1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规程、图集及相关规定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11SG814-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V2015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V2016年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市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市深基坑工程技术管理导则》(合建设〔2016)7 号☆设计计算采用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软件 F-SPW 7.0版本2.2本工程主体设计图纸:地下室结构图、平面定位图及现状平面图等。
2.3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勘察报告揭露的土层及地下水情况见下表:岩土名称层厚m重度丫 (kN/m3)黏聚力ck(kPa)摩擦角© k( °)备注①杂填土2.10-3.5018.010.08.0备注:淤泥质土应采 用水玻璃加固,提咼 抗剪强度指标②淤泥质粉质黏土3.10-26.5018.34.44.2③粉质黏土夹卵石15.0-25.020.335.514.5地下水情况:主要类型为上层滞水,勘察期间测得静止水位埋深为 2.70-3.10m,静止水位标咼为5.62-6.16m ;地下水位受季节性变化明显,丰水期地下水位上升,枯水期地下水位下降,据调查该区地下水埋深年变化幅度在 1.50m左右雨季时地下水位较高2.4基坑周边环境情况见下表:部位建筑物或周边± 0.00(m))层结构型式基础型与坡顶线最小备注基底咼环境或地面咼程数式程(m)间距(m)基坑拟建建筑物消防泵房及水池8.80-1F框架结构管桩1.80----周边环境拟建管桩基础8.70/框架结构管桩基础8.203.34东侧拟建管桩基础8.70/框架结构管桩基础8.205.40南侧水泥路面8.70/路面路基8.50/西侧水泥路面8.70/路面路基8.50/北侧3、 基坑支护方案概况3.1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目的:3.1.1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3.1.2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3.1.3保证基坑边坡安全3.2基坑支护有效深度为6.90m,本基坑设计底标高以开挖至地下室基础垫层底 为准,请在施工前核实3.3综合分析本工程特征,经多方案安全、技术、经济比较,基坑采用如下支护 形式:3.3.1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支撑支护,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 性系数为1.04、 基坑施工要求4.1钢筋和混凝土4.1.1图示符号①为HPB30C级钢筋, 为HRB400级钢筋4.1.2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 95%勺保证率4.1.3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接头的类型和质量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在同一根受力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断面钢筋接头应少于 50%4.1.4本工程采用的普通热轧钢筋应满足下表要求:钢筋种类符号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弹性模量(N/mm2)HPB300①2702.1*10 5HRB4003602.0*10 54.1.5支护桩及所有混凝土构件最外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50mm4.1.6混凝土强度等级详见图纸标注说明,混凝土环境类别及耐久性要求见下表:环境类别最大水胶比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一类0.60C200.30%不限制二 (a)类0.55C250.20%3.0 (kg/m3)4.2 土方开挖及人工削坡施工4.2.1基坑支护与地下室结构平面图、标高一致,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 及地下室结构应分区施工4.2.2工作面宽度应〉5m基坑机械开挖工作面、人工修理边坡须自上而下分层 分段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为土钉下 600-800mm填土或软土每段开挖长度不宜大 于15mm黏土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20m其余土层应根据现场土质情况确定具体 开挖长度,严禁超深超长开挖土方土方开挖应严格实行“超前支护、分层分段、 逐层操作、限时封闭、严禁超挖”的原则工作面外侧土方可自由开挖,开挖深 度以坡顶设计标高为基准每层从一点开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完成 一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423喷射砼面层强度达到10MPc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即每层土钉的养护 期为2-3天若需提前开挖土方,需添加早强剂4.2.4基坑开挖时严禁破坏已施工的支护系统425基坑边坡坡度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426 土方开挖结束应立即进行人工修整坡面施工,整平坡面,清除虚土4.3面层施工4.3.1喷射混凝土面层强度不应低于 C2Q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 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钢筋网片、加强筋与坡面插筋、土钉连接应牢固可靠 相邻施工段搭接长度为300mm4.3.2喷射砼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2mm水灰比不 宜大于0.45。
4.3.3喷射砼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 0.6-1.2m围,射 流方向应垂直指向喷射面4.3.4喷射砼终凝后2小时,应根据气候条件进行喷水养护连续养护 2-3天4.3.5确保坡顶砼面层宽度若现场情况与设计图纸有较大出入,如基坑深度加 深,坡顶宽度改变,坡度改变等,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便进行方案变更修改4.6基坑排水降水止水施工4.6.1坡面泄水管采用①50PVC放坡坡面),泄水管长度在含水层不得小于1.0m, 其余土层不得小于0.5m放坡坡面泄水管横向间距在含水层不大于 1.50mm其 余不大于2.5m①杂填土(含水层)底部应布置一排泄水管4.6.2基坑坡底设置集水井及明沟排水系统,及时排除雨水、地面流水及基坑渗 漏水集水井间距不大于25m均匀布置,应尽量设置在基坑阴角位置,渗水量 较大时适当加密4.7冬、雨季施工措施基坑开挖及喷射砼遇下雨天气,应采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雨水冲刷,预备充足 的水泵抽排坑积水冬季施工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4.8支护桩与冠梁施工4.8.1三轴水泥搅拌桩(1) 固化剂宜采用P.O42.5级水泥,施工前应进行水泥土配合比试验,水泥用 量不低于80kg/m。
水泥参入量为13%桩体30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35MPa(2) 采用两喷四搅,全长复搅施工工艺在施工工程桩前应通过试桩确定水泥浆的水灰比、泵送时间、搅拌机提升速度等工程桩的施工参数 施工中应注意桩位的测放3) 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测搅拌桩的质量严格控制桩身垂直度,确保水泥用 量满足设计要求搅拌均匀,如实做好施工记录严禁断浆4) 相邻桩的施工时间间隔不宜超过 24h5) 施工结束后应在成桩7d后采用轻便触探器,连续钻取桩身加固土样,检验 数量为总桩数的0.5%,且不少于3根来检查桩身强度及完整性6) 水泥土龄期达到28天,桩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施工7) 相邻搅拌桩搭接施工时间不宜超过 24h4.8.2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型钢后期需拔除,其顶部要高出冠梁不小于 500mm型钢与腰梁间的隔离材料在基坑侧应采用不易压缩的硬质材料4.8.3冠梁每一支护段应一次性浇灌完成施工时应注意转角的钢筋连接主筋 锚固长度35d,,且应穿过节点中心线冠梁施工时,应将桩顶浮浆、低强度混凝土及破碎部分清除冠梁混凝土等级为 C255、基坑的质量检验5.1支护桩按桩总数的100%乍桩身完整性检测5.2基坑施工应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202-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进行质量验收。
6基坑变形监测6.1开挖边坡土方、基坑支护和基坑使用期间均应对已建住宅楼、管线及边坡进 行变形监测,每次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应及时向施工及设计方反馈,指导施工, 动态设计6.2变形监测点需在土方开挖前埋设,一般 2-5天监测一次,但监测周期必须同 时满足下列要求:6.2.1每层土方开挖后24h监测一次6.2.2雨后监测一次,6.2.3变形加速且不收敛时加密观测次数,6.2.4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变形观测值趋于稳定后间隔3天,7天监测一次, 半个月后15天监测一次,以后每月观测一次6.3根据本工程土质条件、设计计算书以及周边建筑物对基坑的变形要求,本基 坑变形预警值为:变形类型断面名称变形预警值坡顶变形预警值1-130mm沉降变形预警值1-110mm深层水平位移预警值1-110mm连续3平位移速率预警值1-13mm天7、 基坑应急处理措施7.1基坑支护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并通过专家论证7.2基坑施工过程中变形超过预警值,继续呈增大趋势且不收敛时,可采用坑回 填土方反压或堆集砂袋直至变形稳定之后再采取坡顶卸载、局部增加斜支撑等措 施8、 基坑的安全使用8.1坡顶5m围严禁堆载,3mm-10n施工荷载不大于10KPa坡顶防护栏高度应超 过1.2m,基坑坡顶不得走重车,坡顶严禁堆放施工材料。
8.2基坑使用期间严禁坡脚长期被水浸泡8.3支护结构在使用期间不得被人为破坏同时应有应急处理措施8.4支护结构在使用期间不得施加振动荷载9、 其他注意事项9.1本基坑坡顶高程按甲方提供的测量图纸为准,请施工单位进场前核实,如与 现场实际不符,请及时反馈设计单位9.2本基坑施工前必须再次探明或查明场地周边原有建筑物及已有管(网)线位 置及埋深如与基坑支护体系有矛盾,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变更9.3基坑局部承台开挖深度大于坑底深度,应在开挖前采取加固措施承台开挖 导致地基土破坏时采用C20素混凝土回填,或采用主体设计单位要求的其他材料 回填9.4基坑开挖至基坑底后24小时应浇筑砼垫层,立即进行地下室结构的施工, 以免基坑暴露时间过长9.5基坑工程是动态设计信息施工的过程, 当施工过程中发现与地质报告不符的 土质、未知的地下障碍物或管线、由结构设计变更引起的基坑开挖深度的变动、 开挖边线的变动、坡顶超载以及增设塔吊、增设集水坑、改变排水沟等请立即反 馈设计9.6地下室施工至土 0.00以后,应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