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doc
4页1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是 20 世 纪西方哲学中最有影响的人本主义流派之一,把存在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演化的重要趋势之一,萨特正是存在主义马克思 主义的最有影响、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一、萨特的生平 萨特于 1905 年 6 月 21 日生于法国巴黎的富裕阶层家庭,从小就喜欢阅读 文学作品,据说他读的第一本书的书名是《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苦难》 ,而中学 时通过接触尼采、柏格森等著名哲学家的思想让他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4 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1929 年,萨特萨特在一个气 象台里服兵役,为期 1 年半1931 年 4 月,萨特去了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 尔,在高中教哲学,同时写作小说和哲学论文,后来又到德国柏林的法兰西学 院专门研究现象学,深入的研读了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哲学思想以及海德格尔 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在二战期间,萨特加入了法国共产党的地下抵抗组织,并被关进德国集中 营,这段监狱生活对萨特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与 1943 年发表代表作《存在与虚 无》 萨特希望把自己多年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写进这本哲学专著中。
写作是 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书问世后在知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职业哲学 家都关注着这本书但《存在与虚无》从一开始就难以被学术界正统权威所接 受他们觉得这本书过于离经叛道,不能入哲学的殿堂这本书在 1945 年战争 结束后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使得存在主义成为五十年代最具影响的思潮而这 本书也被视为法国存在主义运动的奠基之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萨特主编了评论杂志《现代》 ,编辑部成员有波伏 娃、雷蒙·阿隆、米歇尔·莱里斯、梅洛·庞蒂、阿尔贝·奥利维埃和让·波 朗等1946 年,萨特发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指出存在先于本质 1948 年 2 月萨特接受邀请担任革命民主同盟执行委员,开始“介入”政治 活动但不久就和其领导人胡赛之间产生分歧并且日趋严重第二年四月,萨 特自己召开了一个革命民主同盟大会,在会上宣布同胡赛对着干而此时,萨 特的政治立场介于左翼与右翼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因此倍受两方面的攻击 50 年代初期,萨特在政治上逐渐倾向共产党成为共产党同路人,开始信 奉马克思主义,主要集中力量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先后发表了 《共产党与和平》 、 《辩证理性批判》等著作 《辩证理性批判》这本书实际上只 完成了第一部分《实用整体理论》 ,萨特认为这本书讨论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自 己产生后又抛弃了的地方。
有人认为这是萨特试图使用存在主义和心理分析法 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阐述其可行性因此萨特被视为了马克思主义一 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但在萨特晚年时,他又否认他这本书属于马克思主义,认 为它只是在某些领域接近马克思主义 60 年代后期,萨特成为西方激进主义新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积极支持席 卷西方的学生造反运动,并成为其理论上的代言人与精神领袖 萨特不仅是著名哲学家,也是著名文学家,荒诞派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1964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拒绝领奖2二、萨特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是 20 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哲学思潮之一,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二战以后对许多阶级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哲学运 动从海德格尔到雅斯贝尔斯开始确立存在主义的哲学形式开始到萨特的进一 步继承和发展,这枝人类哲学史上的无名之花终于在人们的心目中生根发芽, 并含苞待放的向人们展示它最好的一面 1、存在主义哲学的自由理论 萨特的存在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的自由的绝对性,强调人必须自己选 择自己的本质规定性 萨特提出这一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上帝”之不存在 “上帝”这一文化形象在西方文化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作为 西方文化重要来源之一的希伯来精神的核心,是我们透视西方文化内涵及其历 史变迁的重要视角。
“上帝”的重要性在于,他是西方文化中基本道德、价值、 规范的标准和尺度 萨特在这里提出“上帝”这个概念无疑是想证明,其实所有的这些标准都 不是上帝提前在人类还没有产生之前就实现确立的,而是人在社会实践中总结 出来的萨特认为,上帝并不是万能的,上帝的形象又何尝不是我们依照人的 形象确立的呢?虽然,阿奎那曾经用古希腊的理性主义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亚 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也离不开上帝,但 19 世纪末,尼采震撼人心的宣布“上 帝死了” ,他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向那些迷信上帝的人们发起了抨击,这样导致了 文化价值坍塌与重建,这就是萨特主张的,存在先于本质 2、萨特的自由观 萨特首先区分了自在与自为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自在的存在应该是自然 而然的存在,没有预设和假定就应该存在,而自为的存在应该是独立于自在的 存在之外的一种存在,它以自在存在的存在为前提和依据 在论述玩个体自由的绝对性之后,萨特进一步说明了个体选择的自由性, 目的是用来论争个体责任的绝对性因为个体自由是绝对的,因为每个个体自 由选择也是绝对的,不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选择他强调人的选择不 能是不计后果、肆无忌惮的,而应该是有绝对责任加以限定的。
萨特认为,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主张的人道主义应该是一 种直面人的生活困境的人道主义由于上帝是不存在的,因此个体在进行自由 选择的同时,无法避免的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责任,因此人总是处于一种 匮乏和有限的状态因此,个人如果想自由的选择必须先负担起绝对的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使下次的自由选择顺利进行 3、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萨特开始向马克思主义靠拢1945 年,当世界人民 战胜法西斯,又一次逃过人类毁灭性的劫难,开始认为生活充满希望的时候, 一些细心、敏感的哲学家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的普遍形态不像第一次世 界大战结束时那样乐观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们发现了科学技术的可 怕的破坏力量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坠落,在人的心灵上激起的冲击波远远大 于它实际造成的危害,它把技术自律发展可能带来的可怕的非人道后果直接呈 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开始对技术和理性文化产生怀疑,科学技术不是一切,它 在带来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世界末日” 存在是对人的空虚、孤独、畏惧、烦恼、无意义、异化等生存状态的强烈3控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渴望和平自由的心愿同时,在当时的社会条 件下,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文化精神也在西方有了深刻的影响。
马克 思在历史唯物主义上面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 精神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因此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另外, 在当时社会的实践层面上来讲,萨特也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阶级的结合程 度是如此的紧密,存在主义哲学的自由理论面向的对象正是工人阶级,所以, 萨特开始向马克思主义过渡,可是有意识的把二者结合起来 4、历史人学理论 萨特这样说过, “在十七世纪后和二十世纪之间,我看有三个时代可以称为 著名的时代:笛卡尔和洛克的时代,康德和黑格尔的时代以及马克思的时代 这三种哲学依次成为任何特定思想的土壤和任何文化的前景,只要它们表达的 历史时代未被超越,他们就不会被超越我常常看到,一种‘反马克思主义 的’论据只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种观念的表面更新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所 谓的超越,在最坏的情况下是回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时代,在最好的情况下则 是重新发现一种已包含在人们自以为超越的哲学中的思想 ” 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中存在的缺陷即存在“人学空场” 萨特 想用他的存在主义来弥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 这样他就找到了二者的结 合点,并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突出问题就是对个体存在价值的忽视,从而导致当代 马克思主义的僵化他承认马克思本人并不忽视人,马克思在探讨人的时候都 都是通过社会实践加以总结出来的,但是当马克思在强调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和 社会运行的总体性的时候,就越来越忽视人的存在,使辩证法成为脱离人类实 践活动和主体性统一的空谈,而这一客观化的辩证法就导致了“人学空场” 因此,萨特想到利用存在主义关于个体自由和价值的理论来填补马克思主 义的“人学空场” ,其核心是要恢复人的地位,从而建立起一种以人的实践活动 为基础的历史人学 萨特所理解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个体实践为基础的历史人学 他认为人只有参与历史活动才叫人,也因此只有在历史领域中创建存在主义马 克思主义才能说明人的重要性总体性或整体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然而正是因为普遍性和整体性的使用,使得马克思主义过分的普遍化,导致了 人的主体性的缺失,因此他认为当马克思的具体总体化方法在当代马克思主义 这里变成了抽象的总体化方法时,个体自由和价值、历史的多元差异的丰富内 涵都无法保留了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一点就是用中介的方法来补充和完善 总体化方法,避免模式主义的再现。
在讨论完方法论问题之后,萨特又赋予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以真正的内涵, 即形成关于人的具体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就是历史人学对人的事件的把握他 说, “人类学的基础是人本身,人并不是作为时间认识的客体,而是作为将认识 产生为它的实践的一个契机的实践机构 ”这说明,萨特已经开始变化了,他对 自己早期的一般地、脱离历史条件的强调个体自由和主体选择的做法进行了修 正,在他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里面体现了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 并且通过人的实践达到了主客体统一的目的,实现了他的最终的理论构想和思 想初衷4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失误 由于存在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所以存在主义是 一种现实主义,它讨论的是社会生活和人的处境而不是自然哲学问题,所以, 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问题上,存在主义哲学家一直在走中间路线,但事实 上,一种哲学思潮,不是唯心就是唯物,本质上不会有第三种“现实主义” 存 在主义的思想渊源是尼采的唯意志论和克尔恺郭尔的神秘主义,所以,存在主 义实际上还是一种唯心主义,而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则说明存在主义是一 种独特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这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矛盾的,所 以,和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一样,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虽然可以相互 借鉴,但完全的“改铸”是不可能的。
事实也证明,在思想斗争了数十年后, 萨特终于和法共决裂最后,萨特总结自己的一生,依然把自己称作无政府主 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