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好家风故事精选六篇(共22页).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25627179
  • 上传时间:2021-1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5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好家风故事精选六篇 【篇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好家风不仅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历史上,诸如梁启超、曾国藩等很多名人的家风教育为世人所称道,其中,梁启超更是家风教育的成功典范,他在培养子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对当今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关怀无微不至,虽然与家人聚少离多,但这并没有阻断他与子女间的亲情梁启超通过书信的方式时刻关心子女的学习与成长状况,从这些书信的内容中不难看出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趣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寒士家风教育、挫折教育以及培养独立能力五方面的内容一、以趣味教育引导子女好学身为趣味主义的倡导者,梁启超在家庭教育中将趣味作为学习的动力,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子女他始终强调趣味学习的重要性,极力反对对于子女未来不负责任的填鸭式、注射式教育梁启超一直教育子女要为学问而学问,所有的学问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只有这样,趣味才能够持久,才能够终身不忘他曾在其所著的《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开门见山地说道:“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 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

      有人问我:‘你的人生拿什么做根底’? 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由此可见,趣味学习及教育不仅只是梁启超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梁启超的学术追求在他看来对求知时刻保持兴趣就需要通过趣味教育来实现二、以爱国主义作为家庭教育的永恒主题在梁启超经历坎坷、世事多变的一生中,爱国之心坚如磐石,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体现在家庭教育中他认为在子女小时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培养子女的爱国情怀是教育子女的重中之重子女们远在重洋之时,梁启超仍以书信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子女要努力学习,为将来能够报效祖国尽一份力梁启超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子女们,在其子女身上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扬在国外完成学业后,他们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将毕生所学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三、将寒士家风作为家庭教育的永远追求梁启超认为,人在不断的奋斗中,生活条件会越来越好,财富和地位也都会随之而提升然而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物质环境容易使人丧失斗志变得得意忘形,此时距离失败也就不远了磨练人格”是梁启超对传统的“内圣外王”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在家庭教育中强调人格修养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梁启超子女的成就上不难看出,他们对梁启超的人格、思想、以及学术方面都有着相当的继承。

      同时,梁启超在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人生后,将自己的真实经历作为子女们日后前进的指南他认为,国家要真正走向富强须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个人的特点与个性作为未来发展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培养人才,同时反对将学问当作步入仕途和升官发财的“敲门砖”因此他提出“学而优则不仕”的家庭教育思想,希望子女们能够在术业有专攻,利用自己所知所学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在梁启超的九位子女当中,他们都是各个专业和领域的先头者和精英,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步入仕途从事政治,“学而优则不仕”的思想在其子女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四、以挫折教育磨炼子女意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梁启超很好地把儒家文化的传统忧患意识运用到了家庭教育上,他要求子女应当学会正视挫折,直面人生,同时用正确的眼光看待挫折与磨难梁启超是个乐观主义者,他说:“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他非常注重培养子女们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品格他曾经说过:“我生平对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啊,厌世啊,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在这种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他的子女们各个遇事总能冷静沉着应对,从不悲观气馁,面对挫折总能坚强地挺过去。

      五、将独立自主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在要求梁启超提倡培养子女的独立能力,他说:“人生在世光是够勤劳还是不够,因为一个人如须发展个性和群性时,不能天天走在平坦的道路上,有时不免要向崎岖狭隘的路上走走梁启超面对与子女远隔重洋的境况并没有过于担心,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历练的好时机,可以增强孩子们独立自主能力也正是在梁启超的这种教育下,其子女虽然身在他乡,但心中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父亲,思念着自己的祖国,正是这种思念的支撑使得梁氏子女们更加发奋学习、努力拼搏,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归国,为祖国的发展鞠躬尽瘁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他的优良家风教育启示我们:一要明确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和谐梁启超总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子女沟通,在与儿女们的书信中,梁启超了解子女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没有对子女提出硬性要求,也没有严厉的训斥,有的只是循循善诱和悉心指导父母与子女先是朋友,然后才是师长,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无不贯穿着和谐的主题二要注重为子女创造独立自由的空间梁启超要求子女们不要读死书、死读书,要到生活中去学习知识、去汲取“养分”、学会生存,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子女们具备独立的思考与行为能力,让子女成为自由的而非千篇一律的“产品”。

      作为家长应该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有所更新和丰富,为子女创造一个独立、健康、自由、自主的成长空间,让子女的才能得到自由的发挥,这不仅仅是子女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三要注重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梁启超非常注重亲情,写给子女的诸多书信便是他注重亲情的最好体现他认为“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感情”,“爱”一直贯穿其家风教育的始终他强调情感是维系家庭的纽带,爱是家庭的根基,但这种“爱”不应是溺爱,不应是宠爱,而应是为了孩子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爱”同时要注意与子女间的真诚沟通,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让孩子时刻都愿意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和交流,避免高高在上的说教和指责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子女往往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篇二】外公教会我——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在小时候外公教会我的第一首古诗外公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也是我最尊敬崇拜的长辈,小时候我总喜欢听外公讲那些英雄的故事,听他道那个年代的穷苦当然,我成长的这个时代并不能体会外公所说的贫苦,但是我看到的是他脸上满满的知足感,尽管如今生活富足,他依然保持着节俭的习惯从小外公就教导我不可以霸占,不可以浪费,不可以挥霍至今,我们家吃完饭的碗里都不会留下一粒米,因为外公让我懂得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

      俗话说“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代代流传的名言警句一定是通过很多实例论证过的,是对生活最精辟的总结我及我的下一代将会秉承外公的优良品质,一直发扬下去外婆教会我——仁孔子说过:仁者,爱人也我觉得用“仁”这个字来形容我的外婆是最合适不过的从小到大,我们就没有见过外婆跟谁红过脸,外婆生了五个女儿,但对谁也不偏心,包容着每一个孩子她幼年丧母,却从来不争不怨,与妯娌间也从未红过脸吵过嘴,兄弟姐妹间遇到事会在一起想办法,谁都争着出一份力外婆没有文化,也不认得几个字,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人格魅力,包括邻里之间,有什么事情,都会来与外婆分忧解愁,有时家里会让外婆少操点心,毕竟上了年纪了,可是外婆总是乐此不疲地去为他人解决一些事情家长就是孩子的镜子,就像家境可以贫穷,但是你的家教一定是富有的,我的妈妈和阿姨们在外婆的影响下也格外与人为善,而她们又把这样的真善美传承给了我们爸爸教会我——孝“百善孝为先”,爸爸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可以说很古板,传统,朋友有时来我家,只要有爸爸在场,气氛一定十分僵硬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严肃的硬汉,也有柔软的一面,他会默默做一些感动家人的事奶奶身体不好,需要一直吃药,后期则一直卧床在家,都说久病无孝子,但我的爸爸只要没有特殊事情牵绊,基本每天都去看望奶奶,端茶烧饭复健谈心,做的比姑姑们认真仔细。

      如今奶奶走了,爸爸更是每个周末都要喊上我们一起去陪爷爷吃饭,给他解闷当然,不止我的爸爸,还有妈妈对长辈也是很孝顺,所以,我也会潜移默化地跟着学到,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和睦乡邻妈妈教会我——勤一生之计在于勤我的妈妈和大多的家庭妇女一样每天都在忙来忙去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妈妈就像一个超级赛亚人,无所不能上班,做饭,我写作业,教我画画,洗衣服,打扫卫生,照顾老人……她就像万能助手,却从不抱怨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可是我的妈妈就像钢筋混凝土,从没有见过她柔弱的样子,永远都有一股干劲满满的能量也是她教会我今日事今日毕,是她教会我勤劳的人才会有收获,是她教会我一切借口都是懒惰的源头……妈妈常说:不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勤劳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勤劳的女人,培养了我优良的人格和品德,让我养成了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家人其实就是另一个自己,一个家庭的家风并不能用文字去定义它的正解,也不能任意评判它的对与错,它们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于家人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标准,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篇三】《梁启超家书》如雷贯耳,在国学家教典范中与《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有着同样的地位这三部家书贯穿了我国近代、当代和现代,体现了时代大家深沉的教育观。

      人是有惰性的,所以喜欢看一目了然的白话文《梁启超家书》是文言的,从学生时代就拿起放下,拿起放下好多次,为语言所负累,一直没能读下去有了孩子之后,看过很多国内外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的育儿类教科书,各说各的道,有些理念完全相悖对于我这种想做个完美家长,给孩子完美家庭环境的我来说,是种痛苦初为人母的我,根本无从辨别,于是无从选择,于是手足无措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背景下,静下心来念一本文言书,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我跟自己说,念不下来,怎么要求自己的孩子以后端坐课堂,用功学习?为人父母,必先表率念着念着,理顺了,也沉浸进去了发现家书篇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长,是啊,逐渐白话了,用词就多了年纪大了,子女大了,要叮嘱的也就多了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1922年前的家书,梁启超多采用“汝”“吾”“彼”“之”“耳”“矣”,句式多简洁,用词精炼,但在我念来却需要在脑中翻译一遍才能通顺1922年,梁启超年届50,感觉他年纪逐渐大了就甩开了包袱,态度更为豁达开朗,写的信让人感觉亲近自然用词遣句开始白话,“我”字用得频繁起来开始跟子女抱怨自己身体甚至在给思顺的信中头一次出现“我的宝贝思顺”“我不是不想你,却是没有工夫想”,絮絮叨叨跟孩子记叙自己一周的行程安排,抱怨不休,像个老父亲。

      自此之后,“爱儿”“宝贝”“孩子们”,他称呼得乐此不疲与其一本正经的历史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很是呆萌从收阅人的角度,我喜欢梁启超后期的家书风格,这在当时封建大家庭的背景下是非常难得的梁启超一共9个孩子,4女5子他付出极大心血精力教育,最终换来9个孩子统统有所成就的硕果追其原因,可从他信中窥见一斑学业上是良师益友:“然思成所得《四书》乃最贵之品也可令其熟诵,明年侍我时,必须能背诵,始不辜此大赉也津村先生肯则诲汝中央银行制度大善大善,惟吾必欲汝稍学宪法行政法,知其大意(宪法所讲比较尤妙),经济学亦必须毕业,而各课皆须于三月前完了尝告彼‘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彼宜从实际上日用饮食求学问,非专侍书本也生活中既是严父又似慈母:“来复日必须休息,且须多游戏运动汝必须顺承我意,若固欲速以致病是大不孝也汝须知汝乃吾之命根吾断不许汝病也在人生道路上是灵魂引者:“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份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凡为社会任事之人必受风波,吾数十年日在风波中生活,此汝所见惯者,俗语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吾行吾素可尔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葨。

      在处理家庭事务方面,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来不耍家长作风在跟思顺的一封信中提到关于思顺丈夫希哲要弃商从外交的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