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艾国萍导学案.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50346475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艾国萍 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悟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得熏陶,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词的含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诗中的重点词义教法指导: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 1、齐背《独坐敬亭山》 2、了解李白的生平 3、介绍敬亭山以及街景抒情的方法 二、合作学习探究 1、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 2、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3、交流: (1)学了古诗,你明白了哪些内容? (2)你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拿出来讨论 三.交流展示 (1)独坐是谁独坐? (2)读诗仔细体味,诗人独坐敬亭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 (3)“相看”本来是互相看。

      明明是诗人一个人在敬亭山,谁和他相互看呢?这里你读懂了什么?生试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你觉得应该把那些词语重读才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四、过关测试 默写《独坐敬亭山》第二课时一、 预习反馈1. 齐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景也写情,看《望洞庭》又写了什么景什么情?2. 了解刘禹锡的生平3. 介绍洞庭湖二、 合作学习深入探究1. 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头脑中有哪些美丽的画面,边读古诗边想象2. 提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交流(1) 望洞庭能改为“看洞庭”吗?(2) “和”是和谐的意思,你头脑中,怎样的“湖光秋月”的画面才“两相和”呢?(3) 古代“镜”是由铜磨平的镜未磨”是一种什么景象这与潭面无风有矛盾吗?(4) “翠”是什么颜色?水“翠”是怎么回事?(5) “白银盘”是指什么?这里的湖水“白”与前面的“翠”矛不矛盾?(6) 文中几处用了比喻手法?三、 过关检测默写《望洞庭》1. 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和:( ) 青螺:( )2. 这首诗的写作顺序是:3. 写出前三四行诗句的意思:第三课时一、 预习反馈 前两首都是诗。

      今天来学习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词牌也称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二、 合作学习深入探究1. 江南好,好在哪里阅读相关词句来回答2. “风景旧曾谙”既然作者对江南再熟悉不过,为什么只说江南的“江水”和“江花”的景象?3. “红胜火”你想到了什么?你现在知道能不忆江南的原因了吗?三、 过关检测1. 默写《忆江南》2. 这是一首( )作者( )朝( ) 3. 从哪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来过江南( )4. 能不忆江南是什么句?2、桂林山水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暇、扩散、攀登、登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全文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学习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课文语言的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学法提示:多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风景美;边读边想课文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美学习准备:搜集桂林山水方面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我一定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试题:①我能把生字写正确美观,难写的字多写几遍②我能根据要求填空A.跟“兀”同音的字有(    )(     )(     )B.跟 “瑕”同音的字有(    )(    )C.攀登的“攀”共有(     )笔,第12笔是(     )D.跟“绵”形近的字(都有“帛”字)有(    )(   )E.跟“骆驼”偏旁相同的字有(   )(   )(   )(   )(   )(   )③我能判断对错A.“波澜壮阔”的“澜”读lán,不读luán   )B.“峰峦”的“峦”读lán,不读luán    )④下面这些词语,我把能理解的词写在下面,词语意思批注在课文的先关词语旁: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2.桂林山水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 我还知道了课文先以                       为总起句,概括了桂林山水的景色堪称天下第一,接着具体写了桂林山        的特点和漓江水        的特点,最后以                                 一句总结全文,充分表达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之情。

      3.读《桂林山水》一文,我发现:4.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疑问一:疑问二:                            三、相关链接:         (一)桂林山水简介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二)赞美桂林山水的诗二首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漓江春水绿悠悠,细雨昊天结伴游两岸奇峰看不尽,碧莲峰下泊行舟3 、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感受大自然的壮观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学习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2、理清课文的条理3、学习作者抓事物的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学法提示: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作者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所以我们也要跟随作者一起去游览观赏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在观赏每一处景点时作者都是抓住什么景物来写的,每一处景物有什么特点,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准备:搜集有关石钟乳、石笋、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一)、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能做以下各题:1、在正确的读音上面画“√”系(jì xì)绳子    孔隙(xì xī)   蜿(wān wǎn)蜒      漆(xī qī)黑  盘曲(qū qǔ)而上、浙(zhé zhè)江  仿佛(fú fó) 呈(chèng chéng)粉红色  走一转(zhuàn zhuǎn)                    臀(tún diàn)部2、“蜒”、“漆”、“臀”这几个字会写错,我要在生字表里找到它们并批注它们的笔顺和该注意的笔画3、瞧,课文的生字我会写了zhèjiānɡ  yóutónɡ    yōnɡ  jǐ    kǒnɡ  xì    yǎnɡ  wò    tún  bù                                                        shāo  wēi   é  jiǎo    cā  shānɡ    wān  yán   tū   wù   sēn   yù                                                      4、通过反复的读课文,我知道了作者___老先生,在          时候,游览————————。

      课文是按______的顺序描写的游览的顺序依次是:途中所见、  ___、  ____ 、 ____、  ___  、 ___   我还知道课文多次写到水,水的源头是从来、经过       、       、        、最后从     流出顺山而下5、作者途中所见的景美,文中的语言更美,我找出来交流欣赏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还有很多这样的句子我把发现和感受批注在课文旁边我要和同学交流作者是这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6.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疑问一:                 疑问二:                       疑问三:                         7.我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是:二、交流探究阅读提示:认真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想像,课文的每一部分都讲了什么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试着在课文的适当位置进行批注1、其它的景点作者进行了详略处理,我知道哪个景点是详写的,哪个又是略写的2、我要和同学交流作者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写清楚的。

      3、我能有感情地朗读每一部分,还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三、拓展延伸袁宏道笔下的西湖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游西湖时,写下了十多篇游记,下面是其中一篇的现代译文,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述来欣赏美丽的西湖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俶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过茶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快不知不觉间,我已是如醉如痴了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山叠岭:                      微波荡漾:                   如醉如痴:                    2、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_”线画出3、作者都写了西湖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4、读了这么优美的山水游记,再结合课文,我悟出了一点写游记的奥妙了,想与同学交流一下4*、 七月的天山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学习重点:1、通过对美文的诵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2、积累文中优美语句,增加文化积淀学法提示:本文也是一篇游记,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向我们展示了天山美景初读课文我们先弄明白作者的游览顺序;再认真读课文,想想文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