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CEO、董事长两职合任西方探究文献综述.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3983094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CEO、董事长两职合任西方探究文献综述【摘要】CEO与董事长两职合任这一领导权结构 饱受学术界、机构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争议,却在实践中大 量存在本文将综述国外对于CEO、董事长两职合任的研究 文献,分析其理论发展,总结实证研究的进展,借以探讨这 一问题未来的研究空间与方向关键词】两职合任 公司治理 理论研究现代公司的主要特征是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根据传 统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CEO、董事长两职合任会增加代理 成本尽管学术界争议不断,但两职合任这一现象在公司领 导权结构的实践中却非常普遍,本文主要回顾了国外对于 CEO、董事长两职合任的研究文献,理清其理论渊源,总结 实证研究进展,对未来关于两职合任的研究做出展望一、理论发展关于CEO与董事长这两个职位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 溯到关于公司所有权与管理权的研究中反对两职合任的主 要研究依据是委托代理理论,而赞成两职合任的研究主要基 于现代管家理论、组织理论、权变理论一)委托-代理理论自从Berle和Means在1932年提出现代公司的特征是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之后,委托-代理理论就成为研究现 代公司治理问题的逻辑起点Jensen和Meckling (1976) 指出公司决策者和剩余索取者之间存在代理成本,Fama和 Jensen (1983)认为代理问题在大组织中通过将决策管理和 决策控制分离而减轻。

      决策控制机构的代表是董事会,CEO 是决策管理者的代表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CEO与董事长 两职合任将CEO置于组织顶端,影响董事会的监督、惩戒职 能(Mallette 和 Fowler, 1992)o在早期关于领导权结构的研究中,反对CEO兼任董事长 的学者就提出,两职合任可能使董事会无法有效执行监督和 治理的职责,降低独立性(Losch和Mac I ver, 1989; Fizel 和 Louie, 1990; Dobrzynski, 1991; Millstein, 1992)o 委托代理理论出现较早,一直是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主流学 派,也是反对两职合任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这一理论虽然 广受学术界支持,但与实践中众多的两职合任现象产生较大 矛盾,因此,一些学者不断寻求从其他理论的角度解释两职 合任存在的合理性1) 现代管家理论现代管家理论(Stewardship Theory)从委托代理理论 的对立面提出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另一种关系管理 者有着对自身尊严、信仰及内在工作满足的追求,这会促使 他们努力工作,做公司资产的“管家”在管理者自律的基 础上,CEO与董事长及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从管家理论角 度出发,Donaldson和Davis (1991)指出将两职合任赋予 管理者充分权力,能使之有效履行职责,业绩表现更好。

      可以看出,现代管家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前提假设不 同委托代理理论根植于“经济人”人性假设,认为人都是 理性的自利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而管家理论则建立在“社 会人”的假设上,认为经理人受成就需要的激励现代管家 理论可以解释一些代理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但不具有抽象 性和概括性,这一理论目前的研究主要只用于补充解释代理 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三)组织理论支持CEO与董事长两职合任的学者还从组织管理的角度 出发,提出两职合任确保了清晰的领导结构,有利于战略规 划和执行(Stoeber 1 和 Sherony, 1985; Anderson 和 Anthony, 1986)O Alexander等(1993)也指出两职分离的组织结构可 能增加管理层和董事会直接的冲突,降低公司领导结构效 率同时,两职分离会使公司有两个权威,带来管理迷惑从委托代理理论和组织理论出发,Daily和Dalton (1997)将统一和分离两种领导权结构及各自的优点分别归 纳如下表:表1组织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两种领导权结构的优点组织理论吸收了行政管理理论中的部分思想,注重组织 中清晰明确的权力结构,因此两职合任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这一理论为支持两职合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其缺陷 在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司这一组织的特殊性,回避现代公 司制度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1) 权变理论随着不同研究结果的不断出现,有学者开始将支持两职 合任和反对方的观点综合起来,认为两职分离或者合任都具 有一定合理性Finkelsten和D Aveni (1994)最早建立 了权变模型,研究董事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对领导权结构选择 的偏好认为委托代理理论和组织理论具有互补性,有效的 董事会试图在强力的领导关系和CEO管理防御中进行平衡, 是否选择两职合任的领导结构有复杂的原因,主要受三个因 素影响:董事会的警戒性,CEO在组织中的非正式权威以及 公司业绩Brickley, Coles 和 Jarrell (1997)提出两职合任或 者分离都有潜在的成本与收益,并没有哪种形式适合所有的 公司CEO与董事长职位合一可能是处于对公司经济环境和 领导关系需求的回应Davis, Schoorman 和 Donaldson (1997)综合了 委托代 理理论和现代管家理论的观点,认为随着心理因素和组织的 情景特征不同,经理人既可能是"代理人",也可能是“管 家”,具有不同心理因素的经理人处于不同特征的组织情景 中,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随着研究的发展,一些支持委托代理理论、现代管家理 论或者组织理论的学者开始转向对权变理论的研究,尽管在 分析不同领导权结构的理论依据上有所不同,但都认同两者 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公司和领导者所处的情境进行选择权 变理论的研究也为关于两职合任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 路,有学者开始关注并细分不同情境对公司领导权结构的影 响,研究更加细致二、经验研究关于CEO、董事长两职合任的经验研究主要关注是否采 取这一领导权结构对公司的影响因此,多数实证研究主要 检验两职合任或分离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也有一些学者借鉴 了关于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的研究,检验两职合任与其他公司 治理因素的关系 总结关于两职合任的经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 关于公司业绩因素的实证检验多数以美国企业为 对象研究采用的样本主要也是20世纪的公司数据,进入21 世纪以后,西方国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也少有新的进 展,其他国家则是逐渐开始研究这一现象二) 研究样本选择逐渐谨慎对于CEO与董事长两职合任公司的判断,一般研究都依 据两个职位是否是由同一人担任o 1989年Rechner和Dalton 的研究中,认为这一判断的依据应该是公司的领导权结构选 择,而不是短时间内的两职领导人是否是同一个人,因此将 样本选择为具有稳定领导权结构的公司。

      1997年Brickley 等在研究中总结了众多美国公司的CEO更替制度,一般继任 者先担任CEO,之后才兼任董事长,因此会出现短期内的两 职分离现象存在,但不改变公司的领导权结构选择之后的 研究,样本选择上开始注意区分,开始研究领导权结构改变 的影响三) 检验因变量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众多尽管关于两职合任对企业影响的研究最多还是集中于 检验与企业业绩的关系,但是企业业绩的代理变量选择不断 增加,而且开始区分长短期业绩、市场业绩、超额回报、公 司是否破产等因素同时,随着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结构的研 究发展,公司治理与两职合任的研究也逐步关注一些公司治 理层面的因素,包括与反收购手段(Mallette和Fowler, 1992CEO 更替(Canella 和 Lubatkin, 1993; Goyal 和 Park, 2002)、盈余管理(Davidson 等,2004)、CEO 薪酬(Dey 等, 2011)等四) 研究控制变量不断增加由于技术和信息获取条件所限,最早的研究只是单纯检 验两职分离和公司业绩的关系,后来的研究中,为了控制内 生性问题,行业因素(行业、行业成长性、行业业绩等)、 公司特征(包括公司规模、公司多元化、公司成长性、公司 价值等)、董事会特征(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结构等)、CEO 特征(年龄、学历、薪酬政策、持股比例等)等众多控制变 量纷纷加入研究中,研究越来越谨慎。

      五)研究思路不断开拓,逐步与实践结合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机构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呼吁 与要求,众多公司开始放弃两职合任,Goyal和Park(2002), Dey, Engel和Liu (2011)等一些学者不再只关注某种结构, 转而研究公司领导权结构改变带来的影响同时,一些研究 也注重结合实践,例如,2012年Byrd等人以1987〜1992年 间的公开交易储蓄公司为对象,就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 下研究两职合任对金融企业风险导向选择的影响三、研究展望之前的研究中虽然控制变量不断增加,研究检验方法逐 步完善,但内生性问题仍然存在例如,较多经验研究都集 中于研究两职合任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但有学者 (Finkelsten和D Aveni, 1994)认为公司业绩这一变量 也会影响公司领导权结构选择因此内生性的问题需要进一 步通过设计研究方法解决权变理论由于综合了各理论的观点,目前比较全面,对 实践的解释性也较好,尽管权变理论认为应当区别不同情境 下对企业领导关系结构选择的影响,但对具体是如何影响这 一过程目前还不明了,研究仍待深入同时对不同情境的研 究,需要综合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还有较大空白。

      我国目前对于这一现象研究较少,除了可以从上述两方 面突破之外,在研究中还应注意结合我国企业特点改变方 法、具体分析在我国,企业可以分为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又可分为中央控制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控制的国 有企业等类别私营企业的发起人、董事长、CEO往往是同 一人,这种类似于个人所有制的企业结构并没有真正实现管 理权与所有权分离,因此不存在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 委托代理问题此外,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中,‘一 股独大”的现象大量存在,使得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委托代理 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因素的影响都使得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关 于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在我国有其适用局限性在研究中国 的CE董事长两职合任这一现象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重 新设计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中也应改变样本选择、分类、改 变控制变量等参考文献[1] Anderson and Anthony. The new corporate directors : Insights for board members andexecutiveSe 1986.[2] Brickley, J. , Coles, J. and Jarrell, G・ Leader-ship Strueture: Separating the CEO and Chair-man of the Board,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1997, 3, 189 - 220.[3] Daily , C. , and D. Dalton. Separate but not independent : Board leadership structure in large corporations・ Corporate Governance, 1997, Vol. 5, No. 3, July.[4] Donaldson, L. and Davis, J. Stewardship Theory or Agency Theory : CEO Governance and Shareholder Returns, AustT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6, 49 一 64.[5] Fama, E. and Jensen, C・ Separat。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