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与答案.doc
1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与答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与答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解释下列加上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委而去之委:(2)亲戚畔之畔: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A、天时/不如地/利B、必有/得天时/者矣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4、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答:5、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6、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B、环而攻之而不胜杜少府之任蜀州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绍D、择其善者而从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7、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文:9、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译文:10、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1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