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黔东南州发展研究.docx
8页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黔东南州发展研究 黄艳萍 陈烦[提要]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本文在总结上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黔东南自治州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大开发出台的相应政策,争取理清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扩大总量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开发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发展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的关系拟定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黔东南州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战略定位;跨越式发展;经济结构调整:F127 :A原标题: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黔东南州发展机遇、条件与战略定位研究收录日期:2013年12月3日一、时代背景和黔东南州发展现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到2012年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走过12周年12年开发,贵州巨变,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993.3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802.20亿元,增长了584.79%,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2周年之际,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正在逐步实施,贵州将在新时期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机遇。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开放的新阶段在当前发展的最大机遇面前,贵州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应该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好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在上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黔东南自治州取得斐然的成绩,特别是在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比如交通设施建设了一批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进展预计2013年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86公里,实现93%的乡镇通油路、95%的行政村通公路2012年黔东南州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5%,经济增速在全省排位提前但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仍然是制约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黔东南州森林、矿产资源丰富黔东南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也是贵州省的主要用材林基地,全省10个林业重点县,有8个在黔东南全州森林面积达190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1.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2.78%,为全省之冠州内天然林面积约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7%,天然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在全州境内已发现矿产40余种,目前探明了储量的有重晶石、煤、汞、锰、铁、铅、锑、金、铜、锌、磷、白云石、石灰石等19种,在贵州省列前三位的有重晶石、玻璃用石英砂和锑矿,其中重晶石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以上。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黔东南州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应该继续抓住中央、省扩大投资的机遇,发挥最大的优势,继续坚定走生态文明崛起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将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保护完好因此,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谋划,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二、黔东南州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中跨越式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处理好循序渐进和跨越式发展的关系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黔东南州要想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就离不开循序渐进的经济发展规律,因此黔东南州必须从现有的自然资源、环境等物资基础和经济水平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不断向前发展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黔东南各个方面存在的弱势,如果只跟在发达地区后面按部就班地发展,则很难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甚至不可能赶超经济发达地区这就要求我们在循序渐进的同时,还要充分地认识到黔东南的优势并善于发掘,抓住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机遇,重点就在于抓住具有黔东南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和行业,使之又好又快地发展从黔东南的资源、环境以及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主要应该着眼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文化产业为核心来助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第三产业在黔东南总产值当中的比重,以科学技术的研发、创新、推广来培育黔东南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带动黔东南州第二产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处理好扩大总量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方面一方面要以总量的扩大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要以结构的优化升级、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快速发展黔东南州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经济总量严重不足,所以正确处理好扩大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需要调整分配结构、生产结构,从而改善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来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三)处理好开发与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多数国家都是基于这样的一条发展道路,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许多的环境问题,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为了吸取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我国已经逐步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可持续发展就是这个协调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目前黔东南州的情况来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所以,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体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四)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处理好与传统优势产业的关系。
较高的技术先进性的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与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黔东南州要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不断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就必须结合黔东南州现有的自然资源、环境、产业与高新技术,并且要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发展黔东南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要忽视传统优势产业的重要地位,而是要在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运用高新技术进行经过改造与升级,使传统优势产业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发挥起助推动黔东南州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黔东南州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处理好与传统优势产业的关系,在发展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具有高新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处理好实现自力更生和争取国家各个方面支持的关系黔东南州有其自己的地区优势,一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有其特有的原生态苗族和侗族文化,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黔东南州各经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发展来实现早日摆脱困境的愿望然而,黔东南州毕竟还是贫困落后的西部地区,面临着市场体系不完善、技术水平不先进、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经济总量不足等诸多发展不利的因素,这就非常需要国家、贵州省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吸收和借鉴东部发达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经验。
从全球范围上看,当前各国各地区都正在积极地进行产业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与转移,以及国家实施的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上这些都为黔东南州争取国家各个方面的支持、借助外力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营造了更好的发展氛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把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转化为推动黔东南州经济增长的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三、全面落实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推动黔东南州经济跨越式发展(一)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在全州内形成全民共识并参与对内宣传方面首先要从黔东南州的广大干部学习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做起,让广大干部集中加强教育学习,掌握并且熟悉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明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为其在以后的工作开展上提供理论基础;其次要从黔东南州的各类企业,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为宣传和学习对象,调动各企业参与到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当中,积极创造条件,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争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各项项目,使其推动黔东南州的建设和发展;再次,要在黔东南州内开展广泛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善于利用各种新媒体、网络等新方式、宣传途径形成全社会总动员,全民知晓,全体参与的浩大声势。
在对外宣传方面,积极主动与经济发达地区联系,向其宣传黔东南特有的自然资源以及原生态苗族侗族传统文化,宣传黔东南州参加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远大前景,吸引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运用其充裕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参与到黔东南州的建设当中来二)抓紧制定规划,进一步做好推进工作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规划应与黔东南州的“十二五”规划紧密联系在一起制定规划的意义在于明确方向,重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规划对黔东南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该规划应该实现“七个围绕”:1、围绕符合国家产业和行业发展战略需求;2、围绕“科学跨越、富民强州”战略目标;3、围绕体现地方特色和优势;4、围绕黔东南州传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化产业链、提升竞争力、提高附加值;5、围绕具有产业化前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6、围绕节能减排和重大民生工程;7、围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三)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重点是项目的建设,关键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就要围绕重点,全力以赴抓好项目的实施首先,应把黔东南州“十二五”规划中各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紧密结合起来。
主要是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原生态文化和资源的保护、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的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重大民生等方面的项目;其次,经济结构的调整关系全局,应充分利用与黔东南州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为主导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四)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促进经济大开发当今全球各国都在为下一步发展进行战略新布局,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而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必须把实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战略作为重中之重近几年来,黔东南州“十一五”规划时期对之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目前全州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就业矛盾比较突出;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等矛盾,这就迫切地需要黔东南继续加快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五)继续推进科教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黔东南州要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必须首先实现人的跨越,这是实现经济上跨越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按照黔东南州的“十一五”规划继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巩固基础教育的同时,还要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大力引进符合黔东南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掌握较高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学历人才,并且用事业、政策和良好的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强对本土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的继续深造和学习,使之能够适应实现经济上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在黔东南州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是黔东南州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从黔东南州各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传统产业和旅游业是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产业的科技水平比较低黔东南州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强科技的研发、创新和推广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必须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黔东南州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使其尽快优化升级,进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以及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政府、高校、科研单位与社会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促使地方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尽快走向市场六)管理创新,营造有利于跨越式发展的体制环境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知识、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的创新管理创新是指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在黔东南,要以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创新为主导,带动企业的管理创新,逐渐形成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现代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