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科教育论文-探讨体育教学评价的组织与实施.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2997234
  • 上传时间:2021-12-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8.4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科教育论文-探讨体育教学评价的组织与实施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学评价的组织与实施进行探讨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学评价的组织与实施对评价工 作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关系到整个体育教学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关键词:体育教学评价;组织;实施;评价;教学体育教学评价的组织与实施是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坏节,对评价工作的效果 具有很人的影响,关系到整个体育教学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与真实性1体育教学评价的组织勺实施1 -1确定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任何一项体育教学评价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进行的解决为什么 要进行评价的问题,是进行体育教学评价首要环节评价的具体目的不同,评价的组织形式、内容和方法也就不同例如:以评 选优质体育课为目的,就需要采舟终结性评价,强调评价的鉴定性、区分性、甄 别性;对体育教师的师徳修养、体育专业知识水平、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 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就要运舟多种评价方法,如听课、与教师交谈、向学生 发问卷等,强调的是评价的诊断性和改进性1・2成立评价小组或评价机构体育教学评价组织是指为完成体育教学评价任务、实现评价目的,选拔一定 数量的评价人员'组成结构合理、权责分明、精干有效的评价机构。

      评价人员是评价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学评价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 价的工作质量因此,选择评价人员应慎重首先,评价人员应具有与教学评价 内容有关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背景;其次,评价人员应具备正直、公平、原则性强、 仔细认真、尊重他人等优良品质;第三,评价人员除了应具备扎实的评价理论基 础知识和丰富的评价工作经验外,还应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 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这样才能避免固执己见和认识片面,减少工作中的偏差评价机构是协调评价者、评价对象及各种评价活动之间关系的组织教学评 价组织根据具体情况,可有不同的性质和规模在实践中,主要有常设性机构、 临时性机构和弹性机构几种形式常设性机构具有权威性、连续性和稳定性,_ 般负责全部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包括评价方案的审定、评价人员的培训、监督 下级的评价工作、向上级汇报评价工作的情况和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扌居等等;临吋 性的评价机构是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耍而迅速召集冇关专业技术人员组建而成的, 等任务完成,此评价机构就解散,它具有灵活性和非连续性的特点;弹性评价机 构的核心成员是常设的,其他一般成员则可根据任务和对象的不同,聘请有关部 门的代表,可随时调整、变动,它既有权威性,又比较灵活机动。

      1・3制定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确定了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后就应解决评什么的问题了,即分析体育教学评 价的目标,并使之具体化评价者要认真硏究评价指标,尽量通过试评获取实例 或典型,以统一尺度,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关系着评价是否客观,是否切合实际;关系着评价 是否能顺利进行,是否能做出科学、准确的价値判断;关系着评价是否能发挥其 作用它是教学评价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体育教学评价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一道 工序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就是把评价冃标具体化,使评价冃标变成能够测量的具 体量标和尺度首先应确定一级指标,然后将一级指标分解成二级指标,再将二级指标分解 成三级指标,使每个上级指标都包括一个下级指标群,每一个下级指标都是其上 级指标的具体化,从而构成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1・4收集体育教学评价的信息收集信息是评价实施阶段的重要坏节获取信息的质量(可靠性和有效性) 取决于收集信息的方法和过程获取收集信息的方法有:1-4-1观察法观察法是评价者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和指标内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 直接进行自然状态下(自然观察法)或控制条件下(试验观察法)观察并获取评 价信息资料的方法。

      观察法主要是听和看,可充分利用录像机、照相机等仪器作为辅助工具观 察法适用面广,收集资料的机会较多,冃前主要运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行为表现、 情感改变和意志特点如通过听课,可以收集教师课堂教学的资料,了解学生上 课的活动情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教师的备课情况1-4-2访谈法访谈法是评价者按照访谈提纲,通过与评价对象面对面谈话或是小组座谈会 的方式直接搜集信息的一种方法访谈法适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心理状态,它不 受文字能力的限制访谈时,可以把人群进行分类,根据评价对象的心理适应状 况,可以较深入的了解到深层次的问题1-4-3问卷法问卷法是通过对评价对象进行书面调查而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主要适用于 范围广的各种问题进行大面积调查调查者可以直接实施,也可以通过通信方式 寄发给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可在短时期内获取人量的信息,但编制科学合理的 问卷和统计结果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高的工作1-4-4文献资料法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与评价对象 有关的文字记载的材料收集评价资料的方 法文献内容包括各种文字与数字资料,如教学计划与总结,教学进度,教案, 学生考试试卷等等查阅文献时应根扌居评价内容査阅相关文献,可以以儿种文献 相互印证,也可与其他收集信息的方法结合使用。

      1-4-5测验法测验法是根据评价内容编制一定的等级量表和标准的试题用以收集评价信 息的方法它主要用于易量化的评价对象和形成性评价如用于收集教师教学效 果、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情况、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状况、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学 生人格特征状况等信息1 ■ 5判断体育教学评价的结果收集到有关评价对象的资料后就应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对评价的结果做出 判断评价资料是进行判断的依据,对资料的加工则是判断的基础,只有依靠对 评价资料的加工和处理,才能做出正确、科学的判断做出评价结论并不是评价 的唯一目的,评价是为激励评价对象能更有效地捉高教学质量,因此评价结论除 综合判断之外,还应指出评价对象的优点和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并提供改进办法 和措施,或与评价对象共同分析问题的原因'共同硏究改进措施对评价结果的 处理主耍包括:反馈评价结论与意见或建议反馈评价结果时应由实施评价的全体人员与评 价对象面对面进行,以利于双方充分交流评价结束后,评价人员应对评价对象 进行定期冋访,以利于改进措施的落实对评价活动本身的质量进行评价,为总结评价的经验教训、修改评价方案捉 供依据撰写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是对本次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的总结。

      评价报告应 包括:评价目的;评价组织、机构及评价人员构成;制定评价方案的指导思想及 主要依扌居;评价实施过程,包括评价吋间安排、评价准备阶段的工作与效果、实 施阶段信息搜集的情况;评价结果,要分述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再写综合性结 论;评价对象对评价的意见;本次体育教学评价的总结向有关部门与人员反馈评价的结果建立评价档案,把评价资料分类归档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方案有缺陷,必须加以修正在评价工作中, 最主要的问题是尽量减少评价活动本身的误差因为再完善的方案也无法全部规 划教学评价的行为2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2・1人情分、关系分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对自己认识或与自己关系较好的人推荐的评价对象会 有心理倾向性,打分时会给以“照顾”,这样对其他被评价对象就会产生不公, 评价结果就不能反映其真实的情况2・2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欠科学评价标准是对所评价对象的功效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价値判断的准则和尺度体育教学评价标准是评价体育教学实际达到指标的程度(或情况)的具体耍求 制定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是否科学性、客观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构建体育教 学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考虑的是信度和效度问题,因为信度和效度是教学评价指 标体系实施的前提条件,信度和效度是衡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质量的重要尺 度。

      在实践中,如果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设置不合理,指标权数分配或赋 分不合理,评价标准不科学,等级赋分不恰当等因素,都会降低教学评价指标体 系的效度,并影响评价结果2・3评价资料不全面收集评价资料时濒得信息的方法如果选用不恰当,获取的信息具有片面性, 不能全面真实地反应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必将影响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 性3如何解决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在评价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尽量减少评价活动本身的误差,因为再完善 的方案也无法全部规划教学评价的行为控制误差应注意:一要减少评价人员的 随意行为,尽量做到规范化,这一点要依扌居有关的制度和评价集体的力量來保证 评价人员之间要有相互制约的机制,要对众人的意见作综合处理;二要尽可能捉 高测评工具的信度和效度;三要多渠道、多侧面地收集评价资料,确保资料的代 表性、真实性;四是控制评价对象可以控制的要素,使之真实、全面地反映其实4结论在明确评价目的的前捉下,认真慎重地选择评价人员成立评价小组,制定科 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勻指标体系,确保所收集的评价信息全面、真实、有效、可靠, 评价结果才能真实全面的反应实际情况C体育教学评价的组织与实施是体育教学 评价的重要坏节,影响着评价工作的效果,关系到整个体育教学评价工作的科学 性与真实性。

      参考文献:[1] 樊临虎•体育教学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 吴文侃・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 佟铸,李贵阳•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改革趋势[J]体育学刊,2003,3[5] 范哓玲著•教学评价论•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6] 马超山、温善策等编著•教育决策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7 ]董琼•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探讨[J ]体育学刊2003,4.95-97[8] 阎承利著•教学最优化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9] 王景英主编•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著•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 北京:人民体育出 版社,199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