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捷的诗词《燕归梁·凤莲》鉴赏.docx
4页蒋捷的诗词《燕归梁·凤莲》鉴赏 燕归梁·凤莲 宋代:蒋捷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 突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解释 虽题曰“风莲”,非泛泛咏物,只借以起兴,却不放在开首,放在结尾兼详下注 本篇主句唐宫”,咏古伤今,下所写舞容,殆即“霓裳羽衣舞” 衣之前后皆可称裾曳裾时”,指霓裳舞拍序以后始有舞态,详下注 翠云、绛霞:指舞衣,又点缀荷叶荷花 大垂手、小垂手皆舞中的名目 急鼓催将起:似用“羯鼓催花”事,而意却无关此指“霓裳”至入破以后,节拍转急 琼:训赤玉,可喻红莲江妃,水仙也,可喻水上莲 赏析 试设想这样一个境地:当残暑季节的清晓,一阵阵的凉风,在水面清圆的万柄荷伞上送来,摆布得十里银塘红翠飘舞这晓风,透露给人们一个消息,莲花世界已面临秋意凋零的前夕了。
这是空灵的画境,是迷惘的词境怎样以妙笔去传神,化工给词人出下了这一个不易着手的难题 在这首词里,词人通过他灵犀一点的慧思,在笔底开出了异采绚烂的花朵,幻出了一个美绝人天的梦境消失在梦里的莲花,完全人格化了她是唐代大画家周昉腕下的唐宫美人,她是在作霓裳羽衣之舞沐浴在昭阳春昼的旖旎幻境中的她,绛裙曳烟,珠衱飘雾,玉光四射,秀丽袅娜的身影,盘旋在人们心上,是特别难以恝置的美艳的传奇而它的背后已带来了燃眉的邦国大祸果真,撼动掀天雨点般的急鼓,惊破了舞曲,惊散了凤侣,一晌贪欢的梦境霎时幻灭梦回不见万琼妃”,词人声泪俱下地唱出了宗国沦亡的哀歌见荷花,被风吹”,这么临去秋波的一转,点明此题,让上面的梦境完全化为烟云说她是琼妃也好,是荷花也好,梦想与现实,和谐地交错成为完善的艺术图案 这词的艺术构思,迥出于寻常蹊径之外莲华不易传神,风莲更不易传神,咏风莲而有寄予,更难,有寄予而不见寄予痕迹,难之尤难奇妙地通过了梦,通过了拟人化的形象,通过了结层画龙点睛的手法,似乎绝不费力地到达了如上的要求这是莲,但不是泛泛的莲,而是风中的莲假如说翠仗绛衣是一幅着色画,那么彩凤惊飞的神态,更是画所不能到。
读者读这首词,须得理解是宋末的遗民,是南宋亡国历史悲剧的见证人,透过这奇幻浓郁的浪漫主义风貌,去探究它的现实性,它将会使读者更加感到怅惘不甘,当时南宋沦亡的挽歌,还会在读者的灵魂深处荡漾着 赏析二 蒋捷素喜咏莲花,这首词是其咏风莲之作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在词中的想象之中,她是作霓裳羽衣之舞唐宫美人景境迷离,裙禝飘雾,伴随着光茫四射的身姿,在人心头不断盘旋但“渔阳鼙煽动地来”,惊破了舞曲,一晌贪欢的梦境霎时幻灭梦回不见万琼妃”,是一曲故国亡落的哀歌结句点题“见荷花,被风吹”,临去秋波的一转,使梦境完全化为烟云 这首词给人一种极美的境地暑意稍返的日子,晨曦初透天涯,凉风习习,挽起水面的很多荷伞十里河塘一片飘舞虽然荷花面临秋天,将要凋零,这在刻画境地中,读者好像仍可体会它的空灵和迷惘 一篇好的词作不在于它要表现什么,首先应当看到它的词境的营造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美这首词是一首咏风莲的绝唱,和蒋捷咏白莲的词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艺术构思,词人也有“特异”的思想用风莲来传神,来表达寄予之情,而不着痕迹通过梦的方式,将风莲拟人化。
行文流畅而意境尤深在词人通过浪漫主义的表现方式,为南宋王朝写了一首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