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块一 第1章集中训练-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期末复习四大板块重难点特训(参考答案与解析).docx
8页板块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章集中训练参考答案与解析1.D【详解】A.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时,若不充分燃烧或燃料的质量小,则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故A错误;B.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说明1千克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4.6×107焦耳,因没有说明是完全燃烧,故B错误;C.热值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木炭燃烧不充分时,放出的热量少,但热值不变,故C错误;D.2m3的沼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放=2m3×1.9×107J/m3=3.8×107J,故D正确2.D【详解】A. ①为放热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因此,A正确;B. 根据盖斯定律,得④,B正确;C. 根据盖斯定律,得,C正确;D. 因为不完全燃烧生成时放出热量,所以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而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故,D错误答案选D3.B【详解】A.由C(s,金刚石)=C(s,石墨) ΔH=-1.9kJ·mol-1,反应放热,说明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B.等质量的硫蒸气的能量高于硫固体的能量,完全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硫,硫蒸气放出的热量更多,故B正确;C. 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热,因此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故C错误;D. 2gH2(g) 为1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而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代表的是物质的量,则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故D错误;故选:B。
4.D【解析】A项,H2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稳定氧化物为H2O(l),氢气的燃烧热大于241.8kJ/mol,错误;B项,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石墨具有的总能量小于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错误;C项,两者都是C(s)的燃烧反应,ΔH10、ΔH20,前者为2molC(s)完全燃烧,后者为2molC(s)不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则ΔH1ΔH2,错误;D项,n(H2O)=n(NaOH)==0.5mol,则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57.4kJ,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 HCl(aq)=NaCl(aq)+H2O(l) △H=一57.4kJ/mol,正确;答案选D5.D【详解】A.C完全燃烧放热多,放热越多△H越小,所以△H1<△H2,故A错误;B.合成氨是可逆反应,反应物0.5mol N2和1.5molH2不能完全转化,而热化学方程式中是指完全转化是的能量变化,故B错误;C.稀硫酸溶液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时生成的盐为不溶盐,则其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不是中和热,故C错误;D.相同条件下,能量越小越稳定,H原子稳定性小于氢气分子,则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故D正确;答案为D。
6.A【详解】A.乙二酸是弱酸,向含0. 1molNaOH的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mol·L-1乙二酸,放出热量小于5.73 KJ,A正确; B.H2SO4(aq)+ Ba (OH)2(aq) =BaSO4(s) + 2H2O(l),由于有硫酸钡沉淀生成,生成2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大于114.6 kJ,B错误;C.氢气的标准燃烧热是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但反应②中水为气态,C错误;D.题目中不知道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所以本题无法求出氢气的标准燃烧热,D错误;答案选A点睛】计算物质的中和热时需注意是否有沉淀生成、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若有,则其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的数值与中和热的数值不相等,判断是否为该物质的燃烧热时,需注意生成物是否为常温下稳定的物质7.D【解析】【分析】A、中和热的含义是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的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为了保证实验准确,采用的酸碱中,往往保证一方过量;B、酸碱混合时要迅速,并且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不断搅拌,防止热量的散失;C、根据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做好保温工作;D、实验中应记录反应时需测量反应前酸和碱的温度以及反应后的最高温度。
详解】A项、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25mL 0.50mol/L盐酸跟25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中和热数值相等,故A正确;B项、在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酸碱混合时要迅速,并且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不断搅拌,故B正确;C项、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做好保温工作,实验中,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故C正确D项、中和热的测定中,要测定酸碱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用反应的最高温度为末温度、溶液初始温度为初温度,初末温度做差,再利用溶液的比热容、溶质的物质的量等代入计算公式,可以求得反应的中和热,则实验中应记录反应时需测量反应前酸和碱的温度以及反应后的最高温度,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注意中和热的含义是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的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是一个定值,保温工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8.B【详解】. 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气态水变为液态水,放出热量,则生成 液态水,放出热量大于 ,故A正确;.氮气和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将 和 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放出的热量为 ,如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 ,反应热小于 ,故B错误;.如能自发进行,应满足,因,则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故C正确;.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将含 的浓溶液与含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 ,故D正确;故选B。
9.D【详解】A.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键能高于生成物的总键能,选项A错误;B.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1mol I2(g)中通入1mol H2(g),反应放热小于11kJ,选项B错误;C.等物质的量时,I2(g)具有的能量高于I2(l),选项C错误;D.平衡时分离出HI(g),平衡逆向进行,碘化氢浓度先减小后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但比原来速率小,选项D正确;答案选D10.C【详解】A.水的稳定状态是液态,所以C2H6的燃烧热为1090 kJ·mol-1,则C2H6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3.5O2(g)===2CO2(g)+3H2O(l) ΔH=-1090 kJ/mol,错误;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则CO的燃烧热ΔH=-283 kJ/mol,错误;C.测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求二者的平均值,就是反应溶液的起始状态以及反应后最高温度,正确;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KJ/mol,则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错误;答案选C。
11.C【详解】A.根据图示,12 g C(s)与一定量O2(g)反应生成28 g CO(g)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故A错误;B.ΔH的单位一般为kJ·mol-1(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2(g)===2CO(g) ΔH=-221 kJ·mol-1,故B错误;C.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多,2molC反应生成CO放出221 kJ能量,则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大于221 kJ, 故C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CO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C、O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以及盖斯定律的运用,属于常考知识点12.D【解析】(1)H2SO4(aq)+2NaOH (aq)=Na2SO4(aq)+2H2O(l),该反应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其焓变△H=-114.6kJ/mol,故(1)错误;(2)H2SO4(aq)+Ba(OH)2 (aq)=BaSO4(s)+2H2O(l),该反应中生成2mol水,且还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则其焓变△H<-114.6kJ/mol,故(2)错误;(3)HCl (aq)+NH3•H2O (aq)=NH4Cl (aq)+H2O(l),氨水为弱碱,一水合氨电离时吸热,则该反应放出热量减少,即△H>-57.3kJ/mol,故(3)错误;(4)CH3COOH (aq)+NaOH (aq)=CH3COONa (aq)+H2O(l),醋酸为弱酸,醋酸电离吸热,则该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kJ,故(4)错误;故选D。
点睛:明确中和热的概念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表示意义,根据H+(aq)+OH-(aq)=H2O(l)△H=-57.3kJ/mol可知,反应热符合△H=-57.3kJ/mol,生成水的计量数必须为1,酸和碱溶液必须为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生成物中只有水,没有其它沉淀、弱电解质生成,据此进行解答13.D【详解】A.反应热为-106 kJ·mol-1,而不是活化能,故A错误;B.AgO2是中间产物,银单质是催化剂,故B错误;C.根据反应机理,反应速率取决于慢反应,所以增大乙烯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故C错误;D.根据反应机理,理论上0.7 mol乙烯参与反应,其中要有0.1 mol乙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所以最多可得到0.6 mol环氧乙烷,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选D14.D【解析】【详解】A.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需要放出能量,故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B.pH=12的NaOH溶液中即c(OH—)=1×10-2mol/L,c(Mg2+)==1.8×10-7 mol/L,溶解的Mg(OH)2质量为1.8×10-7 mol/L×58g/mol=1.044×10-5g/L,将此稀溶液的密度按水的密度计算,1L就是1000g溶液,故溶解度为1.044×10-6g,B项正确;C.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而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C项正确;D.酚醛树脂因选用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类,热固性酚醛树脂等制成的塑料不能加热熔融,只能一次成型,D项错误。
答案选D15.C【解析】试题分析:A.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故A错误;B.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热只有物质的始末状态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故B错误;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故C正确;D.由C(石墨)═C(金刚石)△H="+1.90" kJ•mol-1可知,金刚石总能量大于石墨,则石墨较稳定,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了反应热与焓变的相关知识16.C【详解】A.电解CuCl2溶液产生Cu单质和Cl2,不符合反应事实,A错误;B.NaHCO3是盐,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产生Na+、HCO3-,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 HCO3-,B错误;C.符合反应事实,遵循中和热的含义,C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