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昆虫的外部形态学与功能p培训课件.ppt

53页
  • 卖家[上传人]:yulij****0329
  • 文档编号:243914241
  • 上传时间:2022-01-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5MB
  • / 5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1第一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学与功能Chapter 1 External morphology and its function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但昆虫仍有其共同的基本结构了解昆虫的形态不仅是识别昆虫、对昆虫进行系统分类和进化研究的基础,而且是研究昆虫生物学、有害昆虫控制、有益昆虫保护和利用,以及仿生学等必要的前提 第一节、昆虫的头部n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一个体段,位于体躯最前端,由数个体节愈合而成;头壳坚硬,以保护脑和适应取食时强大的肌肉牵引力头壳上着生有触角、复眼、单眼等感觉器官和取食的口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1、触角的结构 触角位于额区两复眼间的一对触角窝内柄节Scape:最基部,常较粗短;梗节Pedicel:第二节、略小鞭节Flagellum:梗节以后各节 的统称,其形状变化最大一) 触角Antenna 2、触角的功能: 主要功能:具有触觉、嗅觉和听觉功能,觅食、求偶、避敌等生命活动中的主要感觉器官 其它功能: 抱握雌虫:雄芫菁(Meloe) 捕捉食物:魔蚊(Chaoborus)幼虫 平衡身体:仰泳蝽(Notonecta) 帮助呼吸:水龟虫(Hydrous)刚毛状栉齿状锤状 雄虫的触角常比雌虫发达,触角是常用的分类特征,其变异后主要依据鞭节的形状确定名称。

      常见的有以下12种)丝状念珠状锯齿状肘状3. 触角的类型蝉、飞虱、蜓蜻蝗虫、某些雌蛾白蚁、褐蛉叩头甲、雌豆象雄豆象象鼻虫、蜜蜂瓢虫、郭公甲羽毛状球杆状环毛状具芒状鳃片状蚊、摇蚊雄性蚕蛾、毒蛾蝇类金龟甲类蝶类单眼Ocellus和复眼Compound eye是昆虫的视觉器官 (二) 眼 1、复眼 位于昆虫头部的侧上方,常卵圆形、圆形或肾形,由 1 至多只小眼(ommatidium )集合而成 用来辨别物体,特别是运动的物体,是最重要的视觉器官 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和稚虫,一般都有一对复眼 复眼的小眼、形状大小常有变化 原尾目和双尾目无复眼,虱目、蚤目、雌性介壳虫和一些穴居昆虫的复眼退化或消失善于飞翔的昆虫,复眼趋向于扩大和向外鼓出以开阔视野 果蝇的复眼个别类群的复眼常一分为二或着生于头侧的柄状突上或复眼区很大占据了头壳的绝大部分合眼离眼蚑甲2. 单眼 只有一个角膜镜,不能造成清晰的形象,只能辨别光的强弱和物体距离的远近成虫的头顶常13个单眼、即背单眼dorsal ocelli完全变态幼虫的单眼生于头侧、17对,为侧单眼lateral ocelli三) 口 器Mouthparts(=feeding apparatus)1. 类型 泌丝形蠋虫咀嚼式口 咀嚼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吸收式口器 取食固态食物 取食固态及液态食物 特化:舔吸式、捕吸式、刮吸式、锉吸式 吸收式口器-典型:刺吸式、虹吸式 取食液态食物2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rts 上唇Labrum上颚Mandibles下颚Maxillae下唇Labium 舌Hypopharynx 许多鞘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的幼虫也是咀嚼式口器。

      与标准的咀嚼式口器比较,其下颚、下唇和舌则合并成一复合体:两侧为下颚,中央为下唇和舌,端部具有一个突出的吐丝器3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 mouthparts 刺吸式口器的主要构造都极度延伸,呈针状,适于穿刺,吸取动植物的组织液(血液或汁液) 上唇小、成倒三角形,贴于口器基部; 下唇延伸为分节的喙,包藏上、下颚口针(上颚在外,下颚在内) 上、下颚特化为坚硬而细长的口针,上颚口针端部锐利,外侧有倒刺,便于刺入和固定于组织内;下颚口针的内侧面有大、小两个凹槽,并合而形成食物道和唾道 4虹吸式口器Siphoning mouthparts 蝶、蛾类成虫口器的上唇、上颚退化; 下颚的外颚叶变成十分发达的螺旋状卷曲的喙,喙内部有1细长的吸食液体食物的管道; 下唇为小形的薄片,唇须发达 具有这类口器的成虫对农林作物无害,但幼虫常为害虫吸果夜蛾类的成虫能吸食将成熟的果实,形成落果 5.刮吸式口器刮破寄主组织,再吸吮流出来的血液,如牛虻等 6.蜜蜂等的嚼吸式口器,具强大的上颚,可以咀嚼固体食物,又有适于吸吮花蜜的构造 7.蝇类的舐吸式口器,只能吸取物体表面的液体或微粒状固体物质 了解昆虫口器的构造: 能够判别昆虫的进化地位; 识别与进行防治害虫; 可根据口器类型判断被害症状; 根据被害症状确定害虫类型。

      昆虫食性和习性间的差异,引起头部部分区域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大的变化,口器在头部的着生位置和方向即头式有了差别下口式:口器向下、头部与体躯纵轴间的夹角约为直角前口式:口器向前、头部与体躯纵轴间的夹角远大于直角后口式:口器向后、头部与体躯纵轴间的夹角为锐角二、昆虫的头式 胸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二体段,是其运动中心,由前、中、后胸组成 各胸节下方1对附肢:前、中、后足 中、后胸背面两侧常各具l对翅:前、后翅 胸部结构坚实紧密,内骨骼上生有强大的肌肉,支撑足、翅的运动第二节 昆虫的胸部 昆虫胸部的发达程度与所担负的运动机能相关,前胸无翅、不发达 前翅为主要飞行器的中胸较发达 后翅是主要飞行器的后胸发达一、胸部的附肢及附器一、 足 Thoracic legs(一)足的结构 昆虫的足是胸部的附肢,着生在胸部侧下方的基节窝内,由6节组成: 基节Coxa,转节Trochanter,腿节Femur,胫节Tibia,跗节Tarsus,前跗节(端跗节)Pretarsus二)昆虫足的常见类型步行足跳跃足开掘足 胸足的原始功能是运动,但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足的形态和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根据足的形态与功能,可将胸足分为下面 8 种常见类型。

      捕捉足游泳足携粉足抱握足雄龙虱二、翅Wings 昆虫是唯一具翅的无脊椎动物,翅是胸部背板向两侧延伸成的背侧叶、或气管鳃演化而来 翅的形成与虫体运动中枢即胸部,进化过程中环境和昆虫的生活方式的演变,高大植物的出现,胸部产生滑翔器后又产生关节等有关 昆虫获得了翅,扩大了它们的活动范围,便利了觅食、求偶和逃敌等,增强了生存的竞争能力 所以,翅对昆虫的繁荣意义重大 翅一般呈三角形,具有3个角、3条边;并由2条褶线将翅面划分为4个区域 翅与背、侧板间的小骨片是其关节构造 翅基部背面的骨片统称翅基片Pteralia,肩板、肩片是常用的分类特征1翅的分区及翅基片2翅脉 Veins 膜质翅面有很多起骨架作用的翅脉,翅脉有纵脉和横脉之分,都是鉴别各类昆虫的重要依据 翅脉在翅面上的排列方式称脉相(序)Venation,昆虫种类不同,翅脉的多少和分布形式变化很大 纵脉是由翅基部伸到边缘的脉包括: 前缘脉Costa 亚前缘脉Subcosta 径脉Radius 中脉Media 肘脉Cubitus 臀脉Analis 轭脉Jugalis 其缩写符号分别为C、Sc、R、M、Cu、A、J 横 脉 横脉是横列在纵脉间的短脉。

      常见的有: 肩横脉 h 径横脉 r 分横脉 s 径中横脉 rm 中横脉 m 中肘横脉 mcu 翅脉的变化 翅脉的常因愈合、消失而减少,因分枝的增加、产生新的纵脉而增多蛇蛉 在原两纵脉间新增加、不和原纵脉联系的纵脉为间脉或闰脉Intercalary vein 在其前面纵脉名缩写符前加I、II命名,如IM2、IIM2 两条或多条脉分段相接为一条脉时称系脉Serial vein,在原两脉缩写符间加“&、+、”命名、如R+M 在原有纵脉上产生的分支为副脉Subsidiary vein,在原纵脉缩写符后加小写字母a、b、c命名,如Cu1a、Cu1b 翅 室 翅脉在翅面上划出的小格称翅室Cell:闭室Closed cell、开室Open cell翅室密集成网状时则失去了分类的价值用其前面的纵脉名前加1、2、3命名,如1R3、2R3、3R3 3.翅的类型膜 翅鞘翅半鞘翅鳞翅复翅缨翅平衡棒毛翅4.翅的连锁 昆虫的前后翅具有5种常见的连锁方式以形成飞行中的连动装置 (1)翅僵连锁(2)翅轭连锁(3)翅钩连锁(4)翅贴(抱)连锁(5)翅褶连锁第三节 昆虫的腹部 生殖节Genital segments,生殖后节Postgenital segments,生殖前节Visceral segments。

      腹部是昆虫的第三体段,9-11节(包括尾节),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按机能的分: 腹节由背板和腹板两块骨板组成,两侧均为膜质,由于背板下延,侧面的膜质部分常不可见 相邻两节常相互套叠,整个腹部有很大的伸缩性,这有助于昆虫的呼吸、交配、产卵等活动一、腹部的构造 腹部除末端数节具尾须和外生殖器外,有翅亚纲成虫一般无附肢 18腹节两侧常具气门1对 现存昆虫的腹部节数的减少是由于前后两端的相互合并或退化所致 腹部的形状变化较大,但受呼吸机能的限制,多数昆虫的腹部是延伸而不是变的太粗 雌虫的外生殖器即着生于第8、9腹节上的产卵器(也称真产卵器)Ovipositor 二、腹部的附器(一)雌性外生殖器 产卵器由这两节的附肢特化而成 第8腹节的称腹(第一)产卵瓣Ventral valvu; 第9腹节的称内(第二)产卵瓣Inner valvu; 背(第三)产卵瓣Dorsal valvu是第二负瓣片的延伸物 生殖孔开口于8、9腹节之间的腹面 产卵器通常只由其中的两对产卵瓣组成,其余的一对则退化,或特化成保护产卵器的构造 无上所述产卵器的昆虫,腹末数节相互套叠形成能够伸缩的管状构造的伪产卵器Pseudoovipositor。

      昆虫种类不同,产卵环境与方式也不同,因此产卵器的外形也有很多变化 真产卵器常刺破寄主表皮产卵于寄主组织中伪产卵器只能产卵于寄主表面、各类缝隙中 昆虫产卵器的常见形式如下 结构较复杂并高度特化,是区分种类常用的依据通常包括阳具Phallus、抱握器Harpagenes两部分二)雄性外生殖器Copulatory organ1、尾须Cerci (三)其它附器 尾须是第11节的附肢、1对如果有第3个尾丝,则是第11节背板的延伸构造 蛾、蝶幼虫常有5对腹足,生于36腹节及10腹节(臀足),均有趾和趾钩 叶蜂幼虫腹部68对腹足,有趾、而没有趾钩3、气管鳃部分水生昆虫腹部有由附肢演变的气管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