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山水诗的风格探析.doc
7页王维山水诗的风格探析【内容提要】王维被后世誉为盛唐山水诗派最杰出的代表他的生花妙笔把> 我们带入一个清新优美的山水胜境而王维所处的时代及其自身的人格个性赋予 他亦官亦隐的人生路他以宦者、隐者、禅者的不同心境阅世,流泻于笔端的山 不风物也各不相同王诗或以开阔的视野和豁达的胸襟描绘了一幅幅雄浑宏伟的 高山河流画面,勾勒了一段段美好惬意的人世生活图景;或以空明虚静、玄妙高 远的审美情趣细细品味自然风物,在对自然界清幽物象的玩赏中寻求真正的心灵 感悟随环境、心境的变化,王维的山水诗大致呈现出慷慨雄浑、空明深邃这两 大风格唐代开元天宝年间,诗人辈出,佳作如林,诗歌创作蓬勃发展,王维正是这 一时期的杰出代表王维诗歌现存四百多首,题材相当广泛,包括山水诗、边塞 诗、酬赠诗,也有一些咏叹妇女的作品其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当数山水诗王维生前就享有“当代诗匠,乂精禅理”的雅誉,身后更荣冠“诗佛”的美 名人们捉及王维的山水诗往往以空境、禅境相标目这固然不错,但未免以偏 概全王维的山水诗源于现实生活,抒发个人情感现实的社会环境和他个人的 经历感受使他走上了一条异于常人的人生路王维一生,亦官亦隐亦禅,当他以 宦者、隐者、禅者的不同心境阅世,其笔下的山水风物也各不相同。
随环境、心 境的变化,王维的山水大致呈现出慷慨雄浑、空明深邃这两大风格本文将立足 王维的亦官亦隐亦禅的生活经丿力,结合王维的具体作品,就王维的山水诗这两大 风格作一粗略的探讨王维山水诗意境开阔,具冇雄健沉浑的艺术风格,从这部分山水诗可见王维 具有积极进取的政治态度,壮阔豪放的胸襟情怀和坚定开朗的生活信念盛唐时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科举制度的兴起为士人开辟了入仕之路, 整个社会生气勃勃,孕育出充满理想,积极进取的时代趋向在这种吋代风气的 感召下,王维笔下的山水诗并不仅仅是描摹山水,而是融合了政治成分《华岳》 一诗恰是表现了王维求仕如愿后的心情: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白日为之寒,森沉华 阴城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天地忽开拆,大河 注东溟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上帝伫昭告,金 天思奉迎人祗望幸久,何独神云亭诗中华山的突峻雄伟尽展眼前,而诗人并不单纯的描摹山景封禅大典是历 代治世贤君所为,诗人鼓吹华山气镇关中,应当得到帝王封禅;而另一方面,则 是对当吋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繁荣流露出由衷的赞赏,也颂扬了-•代君王安邦定国 的丰功伟绩在这样的山水诗中,王维把口然风物和现实政治联系在一起,表现 出诗人参与政治的积极态度和巨大热情。
王维仕宦四十年,又久为京官,阅尽政坛沧桑变幻,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 周旋于官场的无奈悲僦、屈心抑志在其山水诗中也有所显现,因此其山水诗具冇 一种悲僦的意境赴朝谒君本是臣子的荣耀,王维却有一番感慨:“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 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冬夜抒怀》)原来王维少有才华,已经华发仍 位居卜•僚不被重用,因此他剪取了如此一段冬夜繁霜衰木的景象,抒发其老不得 志的“渐朝谒”的心情再听他的吟叹:“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宿 郑州》)这是多么广袤的吋空境界,是王维在雨幕中望不见的何止宛洛,更包括 茫茫的政治前程吧!又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名句,虽不是山水诗 作,但其中景语可谓千占绝唱,其意境具有一种雄健的气魄上述描写山水风物的诗歌,无论是追求出仕还是求仕不得,王维皆把自然山 水与现实政治联系起来如此寄情山水,歌怀咏志,却不局限于伤感细腻之辞, 相反皆得笔触豪边,写就一方雄健诗境王维的这些诗作,让我们看到,他并非 单纯醉心于林泉山右而游离于积极进取、施展抱负的时代风尚Z外,而是充满了 对政治生活的热情与渴求在王维的山水诗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描写了祖国壮美的山川河湖他生活 在盛唐这个蓬勃向上的吋代,胸襟比较开朗,特别易受自然壮阔之美的感染,从 而抒发口己壮阔雄放的胸襟情怀。
先看看王维笔卜•的山岭,如《终南山行》: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 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这首诗约作于开元天宝之交,这时王维正在终南山别业过这亦官亦隐的生 活此诗先写终南山从东到西绵亘千里,景彖雄奇;而后写它横跨数州,每个山 谷Z间气候茅异很大;最后写其山大人稀的环境诗人没有局限于终南山的具体 一山一岭,而是发挥想象,注重把握整体,大处落笔,进而加以夸张,使终南山 成为海洋、大陆、天空的接合物,显示出诗人眼界开阔,气魄宏大清代诗人张 谦谊曾评道:“于此看积健为雄为妙①乂如他所吟唱的:“千里横黛色,数峰出 云间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高城眺落日,积 浦映苍山《登河北城楼作》)都是景与情会,表现诗人登高而小天下的宏伟气 魄写出雄浑,王维笔下的水一样涌动着滚滚浪涛《汉江临泛》以其雄伟气象 历来为世人所称颂: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 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写景而囿于写实,勾勒出一幅气魄宏伟的画面,其豪兴融于飞动奔流的 汉江中,使人深受感染高山摩天,巨川入海在雄伟壮阔的自然面前,人类是何其渺小。
王维面对 这些气彖,没有畏惧和惊骇,拥冇的是一份浓烈的喜悦和自豪Z情;并冇意识地 从口然中提炼和选取,再现门然的壮美,不止体现了王维的豪放开朗、意气风发 吗?王诗也不乏风格恬淡、意境隽永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出一种坚执明朗的生 活信念《山居秋暝》丿力来脍炙人口中国传统文人皆冇一股浓浓的悲秋意识,在一 般诗作中,秋犬总被赋予冷落萧瑟的格调王维在这首诗中固然也写了 “空山” 中的明月清泉、山石青松,但这山中并非一片死寂,而是一幅生气勃勃的社会生 活画面女儿浣衣,渔父行舟,这是一派欢乐的劳动景象,恰是人事与自然的和 谐结合才使秋天平添生趣,由此可见诗人对生活的肯定和热爱《網川集》历來被人称为出尘脱俗Z作,但细品其中深味,更貝有清新□然 的风格《茱萸了片》、《临湖亭》、《白石滩》、《南曲等诗作,既冇留客欢饮的愿 望,又有远迎嘉宾、把酒临湖的豪情,述有浣女人家的惬意诗中境界并不是独 立于人间生活之外的孤寂,而是与人世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诗作,堪称王维山水诗中极富代表性的精品,一幅幅雄浑宏伟的高山河 流的画面,一段段美好愜意的人世生活图景,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胸襟宽阔、 热爱生活的心情境界C从这些诗作中,读者可以直截了当地领略到王维出语慷慨, 境界雄浑、襟怀开朗的豁达诗风。
然而,一个犬诗人当然不会只具冇一副笔墨,王维诗歌的风格也因时因地而 异王维的艺术风格,与其人思想个性、审美爱好、尤其是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 关系王维年轻时也有青春的冲动与报国的赤诚,但是随着仕途渐渐受挫,他对 官场政治渐由失望到怨怅到疏离,建功立业Z心也逐渐淡化他初授太乐丞不久 即由丁•伶人舞黄狮Z事被贬济州;又因贤相张九龄罢官而受排挤;安史Z乱爆发, 又成为附逆者再次左迁这三大挫折使得王维的心境不断变化;然而传统儒家教 育尤其是修齐治平的传统观念对他影响至深,社会责任感使他难以定下决心彻底 归隐山林现实生活的坎坷改变了他对社会、官场和生活的信念,改变了他的心 性行为,导致英外求功利的动态人生演化为内向禅隐的静态人生;文化心态的变 幻,使其诗作与禅宗Z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赋予王维恬淡闲适,宁静和平的风格王维山水诗深受南宗禅的影响,禅学理念不仅对王维的人生哲学、审美情趣 产生深刻影响,在其诗作中也留下深刻的痕迹王维山水诗澄澈空明,自然深邃, 尽情抒写岀一个超诣禅者对人生的真实感悟,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一、荣辱不惊,随缘自适的处世文艺六祖慧能创立的以“我心即佛”为主 导理论的禅宗,像一股强大的潜流迅速渗透于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
禅宗认为, 人的本心是成物之源,是形而上的真实存在因此,凡出自心的意愿都是自然天 性;心志应木能地流露,不应受到任何压抑,即使人世间的升沉起伏,兴衰荣辱 也不能强迫心去克制悖逆,而应从心的意愿去顺从它,适应它,使人心与外物达 到一种高度的和谐王维心向山野恬淡Z乡又身处世俗繁华Z地,禅宗正好为它提供了身心两 全、左右逢源Z策,体现到其山水诗作中,是一种禅寂美这类山水诗Z所以空 前绝后,正是因为它入乎于禅又出乎禅,将禅觉佛慧外化到既景色诱人又禅意盎 然的山水画面中,达到了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高峰且看其代表作《辛 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诗中辛夷花那口开口落的情景令人想起诗人那任运随缘的禅定Z心;花开花 落,如诗人历练的起起落落,但却引不起诗人的任何哀乐之情但他到底看到了 屁开屁落的情状,并领焙到其中的“妙谛”;辛夷花纷纷开落,表现其此生彼死, 亦主亦死,不生不死的超然态度王维的《终南山别业》丿力来以其恬淡自适Z意蕴广为传赞:中岁颇好道,晩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 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诗人乘心游山,“行到水穷处”似乎已无路可通,但依然随心自适,“坐看云 起”,委顺自然毫不在意;忽然有所遇,旋即乐而忘返。
所遇之人尽管不同,但 却毫无关系的:老僧也好,林叟也罢,均可亲密无间;活动方式尽管不同,也是 毫无关系的;夜禅也好,谈笔也动,均可悟道这是何等随心适意的处世方式啊再细看《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中人在刀夜竹林弹琴氏啸,其自娱之情可谓是进入一种“无缚无解 无乐无不乐”的仰俯自如、游戏人生的境界这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禅宗那随须本 心,既能游刃山林,又能周旋世事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在改变了大唐命运的安史之乱中,王维付出了削官禁锢的沉痛代价,但他依 然吟唱“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沉溺于“松风吹解带,山月 照弹琴”(《酬张少府》)“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仿佛什么 事也没发生过在这些诗作中,作者并非心如枯井,他是以万物皆空,世事虚妄 的禅宗理念有意识地化解世俗纷扰,以保持心理平衡,达到“无欲无念” “自然 清静”的人生之境王维山水诗中流诙出这种荣辱不惊,随缘自足,顺心适意的 处世态度,使王维诗具有极大的韵味,耐人寻味二、含蓄凝练,自然深邃的表达方式王维山水诗受禅宗影响还体现在其诗 作的表达方式上禅家提侣“但见性情,不睹文字”与“言外之致,味外之旨”, 然而相对于思想而言,语言的表现力是非常冇限的。
为了以最少的文字传达尽可 能深广的禅理,禅宗创造了一套自然、凝练、含蓄的表达方式;从文学的角度而 言是综合了隐喻、借代等多种表达方式,以高度凝练的文字点到即止,余下大量 的空间让人揣摩,引人回味王维的诗作巧妙地运用这一方式,简练深邃、意在 言外的艺术手法在他的山水诗中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白石滩》一是堪称代 表作: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这首诗写出了山中刀夜的静态美,而这刀夜,这静态美都无一字道出,只是 以景物的光线、色泽暗示出月色Z明亮、皎洁,山林Z静谧、清幽后两名的描 述,则以一群浣纱少女的动态暗示出静寂中活泼生机,引发读者对这群天真少女 的欢颜笑语,甚至情貌心态的追想《杂诗》三首常被读者以爱情和怀乡两种情绪来咀嚼其二写它乡遇I日,千 思力绪只凝成深沉的一句:“来日绮窗前,寒梅添株未? ”言外之意,何其深广!三、澄澈空明,玄妙高远审美情趣禅宗强调“我心即佛”,重视现实的内 心口我解脱,以此创造出一套以自然适意为中心的人生哲学这与中国传统上士 大夫所追求的清静淡薄、超尘脱俗的生活情趣十分吻合唐宋时,禅宗的观念与 士大夫的追求逐渐融合成一种新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在王维的诗作中 主要体现为空与静。
王维喜欢用“空”字,在其诗。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