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试题答案完整版.doc
30页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复习题一、填空1)CIMS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缩写,FMSFMC:柔性制造单元;FML柔性制造线是(柔性制造系统)的缩写2)FMC是(柔性制造单元)的缩写,CAM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缩写3)APT是(自动编程系统)的缩写,MRP是(制造资源计划/生产管理)的缩写P44)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形成三个表面:①(已加工表面);②(待加工表面);③(过渡表面)P105)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就称为金属切削运动,按其在切削加工中的功用不同可分为主运动任何机床主运动只有一个,进给运动至少1个 和进给运动P96)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瞬时主运动的方向就称为 主运动方向 ,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瞬时速度就称为 切削速度 P97)生产类型是指工厂专业化程度的分类,一般分为 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和单件是指数量少,而非1件生产三种类型P308)切削液的作用主要有冷却作用、润滑作用 、清洗作用和防锈作用P269)所谓“先粗后精”是指按照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顺序进行,逐步提高加工精度10)粗铣平面时,因加工表面质量不均,选择铣刀时直径要(小 )一些。
精铣时,铣刀直径要(大一些 ),最好能包容加工面宽度11)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根据基准功能的不同,基准分 设计基准 和工艺基准两大类12)划分工步依据主要是加工表面、切削用量和 工具 是否变化P2913)工艺基准是指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按其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工序基准、 测量基准 、 定位基准 和装配基准P4014)所谓的加工余量是指使加工表面达到所需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而应切除的金属层厚度,分为加工总余量和 工序余量 P5015)所谓的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几何参数和 理想 零件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它们之间的偏离程度则为加工误差P8316)主轴的回转运动误差一般情况三种误差形式同时存在可分为轴向窜动、径向漂移(径向跳动) 和角度摆动三种基本形式P8517)在机械加工中,由 机床 、夹具、刀具、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18)穿孔带是数控机床的一种控制介质,国际上通用标准是(EIA )和(ISO)两种,我国采用的标准是( ISO)19)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的过程为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数值计算、编写加工程序、 制作控制介质 、程序校验和首件试制等。
P9820)数控机床坐标轴中,绕Z轴旋转的坐标轴称为 C 轴坐标轴确定方法与步骤】1)Z轴 (1)一般取产生切削力的主轴轴线为Z轴,取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为Z正方向2)当机床有几个主轴时,选垂直于工件装夹面的主轴为Z轴3)机床没有主轴时(数控龙门刨床),用与装夹工件的工作台面垂直的直线为Z轴4)若用Z轴方向进给运动部件作为工作台,则用Z′表示,其正方向与Z轴相反2)X轴(1)X轴一般位于平行于工件装夹面的水平面内2)对于工件做回转切削运动的机床(如车床、磨床),在水平面内取垂直于工件回转轴线(Z轴)的方向为X轴,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为X正方向3)对于刀具做回转切削运动的机床(如铣床、镗床),当Z轴竖直立式时,人面对主轴向右为X正方向;Z轴为水平卧式时,则向左为X正方向;(4)对于无主轴的机床(如刨床),则以切削方向为X正方向若X方向进给运动部件是工作台,则用X′表示,其正方向与X轴相反3)Y轴、A轴、B轴、C轴:均按照右手规则来确定21)数控机床中的标准坐标系采用( 标准笛卡尔坐标系 ),并规定( 增大 )刀具与工件之间距离的方向为坐标正方向22)加工圆弧时,要选择圆弧所在的平面G17 XY平面G18 ZX平面G19 YZ平面,其中 G19 是YZ平面选择的指令。
23)数控机床一般具有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在进行半径补偿前必须用 平面选择 指令指定补偿是在哪个平面上进行24)对于有恒线速度控制功能G96表面切削定速控制设定;G50 S _____主轴最高转速,单位是rpm当表面切削速度定速,而刀具由外往内切削端面时,因 D 值愈来愈小,N 值会愈来愈大,所以必须以 G50 S___ 来限制其最高转速,当到达指定之最高转速时就不在增加转速例: N10 G50 S2000指定主轴最高转速为 2000 rpmN20 G96 S200指定表面切削速度为 200 m/minG97 S200取消表面恒线速控制并使主轴以S200旋转的数控机床,还要用 G50 指令配合S指令来指定主轴的最高速度P12325)G92指令当用绝对坐标编程时,必须先用坐标系设定指令G92设定机床坐标与工件编程坐标的关系,确定零件的绝对坐标原点,同时要把这个原点设定值存储在数控装置中的存储器内作为后续程序绝对坐标的原点基准但多数数控系统通过对刀就可以实现确定工件坐标系,而且在程序中绝对编程和相对编程可以混合使用G92不产生刀具的运动,刀具在原位置是用于工件坐标系设定的指令。
G92指令设定的加工原点是通过设定刀具起点(对刀点)相对于坐标原点的相对位置来建立工件坐标系P11326)采用布置恰当的六个支承点来消除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方法,称为(六点定位原理)27)斜楔、螺旋、凸轮等机械夹紧机构的夹紧原理是利用机械摩擦的(自锁)来夹紧工件P13028)对刀点可以设在 被加工零件 上,也可以设在夹具或机床上与零件定位基准有一定位置联系的某一位置上29)若工件在夹具中定位,要使工件的定位表面与夹具的(夹紧力作用点)相接触,从而消除自由度30)一个零件的轮廓曲线是由不同的几何元素所组成时,各几何元素之间的连接点称为 基点 P11431)对大多数只具有直线插补与圆弧插补功能的数控系统,常用多个微小的直线段或圆弧段去逼近它,逼近线段的交点为 节点 P11732)在铣削零件的内外轮廓表面时,为防止在刀具切入、切出时产生刀痕,应沿轮廓(切线)方向切入、切出,而不应(法线)方向切入、切出P13633)在返回动作中,用G98指定刀具返回(初始平面 );用G99指定刀具返回(R平面 )P228、232、P27134)加工中心是一种在普通数控铣床基础上加装一个刀库和 自动换刀装置 而构成的数控铣床。
35)长V形架对圆柱定位,可限制工件的( 4 )个自由度36)一般粗车选取切削用量切削三要素选择顺序:切削深度αp、进价给速度Vf、切削速度Vc时,应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 切削深度 )37)切削零件时,内外表面都需加工时,应采用(遵循互为基准原则)法加工38)数控线切割机床是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简称,是电火花成形加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9)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工艺指标的高低,一般都是用 (切割速度)、(切割精度)、(表面质量)、(电极丝损耗量)等来衡量P29840)数控线切割加工一般作为零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使零件达到图样规定的尺寸、形位精度和表面质量P30141)数控线切割加工工艺准备主要包括(电极丝准备)、(零件准备)和(工作液配置)P30142)目前CAD/CAM系统运行的硬、软件环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工作站),一种是微机P31743)Master CAM是美国CNC公司开发的基于PC平台的(CAD/CAM)软件,自1984年诞生以来,就以其强大的功能和性价比闻名于世二、基本概念1、进给运动:由机床或手动传给刀具或工件的运动,它配合主运动不断地或连续地切除切削层,同时形成具有所需几何特性的已加工表面。
P92、生产过程:是指由原材料到成品制件各个相互关联劳动的全过程P27生产系统:现代工厂逐步用系统科学的观点看待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将生产过程看成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P283、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指安置机床、钳工台等的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加工的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工序P284、工步: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接表面)、加工(或装配)工具、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切削用量)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同一或同一组表面的)那一部分工序内容称为工步P295、生产纲领:生产纲领是指工厂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6、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在具体生产条件下的最合理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经审批后用来指导生产的工艺文件P327、尺寸链: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一些相互联系且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封闭尺寸组合,称为尺寸链P698、工艺尺寸链:由单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各有关工艺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P699、封闭环:间接得到的尺寸其尺寸随着其他环的尺寸变化而变化一个工艺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P7010、工序余量:完成一个工序中某一表面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即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则称为工序余量。
P5011、加工总余量:在由毛坯变为成品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总厚度,亦即毛坯尺寸与零件图的设计尺寸之差,称为加工总余量(或毛坯余量)P5012、数控编程: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机床所需控制介质的全部过程称为数控编程13、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P12514、欠定位:按照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P12515、过定位:工件的一个或几个自由度,被不同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过定位P12516、基准不重合误差: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所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P5517、刀具半径补偿:由于刀具总有一定的刀具半径或刀尖部分有一定的圆弧半径,所以在零件轮廓加工过程中刀位点的运动轨迹并不是零件的实际轮廓,刀位点必须偏移零件轮廓一个刀具半径,这种偏移称为刀具半径补偿18、刀具长度补偿补:刀具长度补偿是为了使刀具顶端达到编程位置而进行的刀具位置补偿刀具长度补偿指令一般用于刀具轴向的补偿,使刀具在Z轴方向的实际位移量大于或小于程序的给定量,从而使长度不一样的刀具的端面在Z轴方向运动终点达到同一个实际的位置19、主运动:由机床或手动提供的刀具与工件之间主要的相对运动,它使刀具切削刃及其前刀面切入工件材料,使被切削层转变为切屑,形成工件新表面。
P920、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P2821、工位:工件一次装夹后,在加工过程中工件如需作若干次位置的改变,则工件与夹具或机床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机床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每一位置有一个或一组相应的加工表面)上所进行的那部分加工过程,称为一个工位P28三、选择题1、加工( B )零件,宜采用数控加工设备A.大批量 B.多品种中小批量 C.单件 D.大批大量2、数控机床开机时一般要进行回参考点操作,其目的是( B )A. 建立工件坐标系 B. 建立机床坐标系 C. 建立局部坐标系 D. 建立相对坐标系3、数控机床的“回零”操作实际就是回到机床的机械零点,该点与机床零点具有预先设定的固定关联认为回到机械参考点就认为回到了机床零点是指回到( C )A. 对刀点 B. 换刀点 C. 机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