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语文下册前20课教案苏教版.doc
83页第一单元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教学难点: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这个节日----植树节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二、初读指导1、听课文录音2、自学生字词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会读写生字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锨镐 彩翼 荒山野岭 裸露 咆哮 枝繁叶茂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锨镐:劳动工具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4、讨论: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第 1 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 2-7 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第三部分:(第 8 节) “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文章首尾呼应三、指导写字鼠:笔划较多,注意顺序、间架描红、临写第二课时一、复习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二、精读训练1、出示第一部分1)自由读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4)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2、第二部分(1)自由读第 2~~7 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2)指名读第 2 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 (热火朝天)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锨镐/丁丁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清水/哗哗流淌滋润着/颗颗树苗(3)讲解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的关系4)默读第 3~~7 节,思考: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么变化?交流板书:黄山披绿坡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5)讨论: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6)指导朗读第 3~~7 节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开火车”朗读评议3、第三部分(1)齐读(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名主题深化中心)(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三、练习背诵1、引读助背2、跟录音轻声背3、配乐齐诵四、作业: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树丛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荡漾要求:1、自拟题目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板书: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荒山野岭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首尾呼应) 环境变美丽青山碧岭2.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目标1.能分辨第 1、3、5 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2.学会“颐” “匣” “纽” “旺” “肢”5 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 “座无隙地”等 13 个词语的意思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重点与难点重点:分辨课文第 1、3、5 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准备:录音、灯片教学时间:3 课时第 1 课时(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1)读文章,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①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路过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②给课文分段(3)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3.检查自学情况(1)正确书写带点的字颐和园:左边不是“巨” , “”有 7 笔,书空(2)读准带点的字魔术匣(xiá) 子(3)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成千盈百:盈,超出形容极多座无隙地:隙,空隙,空闲全坐满了,没有一点空的地方4.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 1、2 题(2)朗读课文 第 2 课时(一)教学目标 深入学习第 1、2、3 段,分辨事物和联想(二)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一段(1)听录音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 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用“”划出联想,用“——”标出见闻全班讨论、交流(3)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想象奇特,使人惊叹不已)(4)理解两句诗的意思:①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②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先解释:“解” “何在” “拣”的意思,再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2.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读第 3 自然段,找出作者联想的句子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理解这句的意思形容小朋友充满了活力)(2)这一段还怎样写儿童的神态动作? 找出来读读议议 3.学习课文第三段(1)指名读第 5 自然段,找出联想的句子,反复读,体会联想的作用(2)熟读第 6 自然段(3)为什么说 “花也和儿童一样”? 4.总结(1)配乐朗读课文(2)完成作业本上第 3 题第 3 课时(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四段,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完成练习(二)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四段(1)齐读第 9 自然段(2)把“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3)为什么“ 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2.领会中心,全文总结(1)完成课后第 3 题,领会文章中心思想①这篇课文重点写春还是写儿童?(两者都写了,相互交融 )② 第(1)、(3)都停留在表面,只有(2)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2)放重点段朗读录音,训练朗读。
3.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第 4、5 题(2)选做题:作业本上第 6 题3. 早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具准备 幻灯片、幻灯片片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想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2.板书课题:13 早二、范读课文(听录音)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课题“早”指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自读课文(自学要求):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四、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五、指导书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二、精读讲解: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知识?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1)三味书屋的陈设 (第三自然段):①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南墙上----匾东面正中----画画前面----先生座位四面----学生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②出示三味书屋的幻灯片,请学生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③当你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时会想到什么呢?而作者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又想到了什么?(2)鲁迅在桌上刻 “早”的原因(第 6、7 自然段)①自由读②思考: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后来迟到过吗?为什么?(3)描写梅花的句子(第五自然段)出示: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a.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b.指名说c.理解 “润泽透明 ”、 “冰清玉洁” 、 “韵致”等词的意思。
d.腊梅花美在哪儿?e.指导朗读这段话f.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三.朗读全文四.总结课文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1.朗读课文2.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间4.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理解作业 4 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景色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占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二、初读指导1.白渎两首古诗,要求渎准字音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3.检查自渎情况:(1)指名读占诗,相机正音"篷 "、"杖"后鼻音, "怜"前鼻音2)指名画出停顿三、复习学占诗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占诗的"四步法" 吗?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济人;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四、用"四步法 "学习《游园不值 》课堂交流。
1、释诗题:值,遇到的意思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2.知诗人: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3.明诗意:(1)交流难理解的词怜,爱惜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柴门屐齿.鞋印,脚印屐,木头鞋2)朗读诗句①"开火车" 朗读②女生渎,男生想象诗意③齐渎, ;④逐行朗读,逐行理解⑤指名试说诗意: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亡,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4.悟诗情:(1)作者喜爱春天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心情如何?想到㈠十么? (2)创设情境 (看图画,听音乐)现在,你就是叶绍翁,你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你来朗诵这自诗,让别人来体会这种情感指名朗诵,体会情感:有感情地背诵涛句指名表演背诵3)再次试说诗意现在,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5.体会写法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诗人正是采用丁以少胜多的写法,使后两句充满厂理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五、配乐齐诵全诗第二课时一、复习1.齐背《游园不值》 2. 《游园不值》采用以少胜多的手法烘托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二、继续精读训练1.出示《绝句》 要求用"四步法 "学习2.知诗人:简介僧人志南,3.明诗意:(1)白读绝句,画出难理解的词语2)交流古木:年代久远的树木短篷:有篷的小船(看图)杖藜:藜茎做的拐杖杏花雨:清明时节杏花盛开时下的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