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沙明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27页湖南省衡阳市耒阳沙明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4,完成第8~9题8. 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A. 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 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C. 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 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9. 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 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参考答案:8.B 9.D【知识点】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气候的判定8题,从图中来看,②地能够达到连续4个月气温在20℃以上,温度条件适宜;但是该地的水分盈亏量均<0,表示水分条件不足,选B,排除D①地最热月气温没有达到20℃以上,温度条件不足,排除A;①地只有7、8两个月较湿润,而该作物喜湿,且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因此水分也不足,排除C。
9题,①地位于北纬29.7,但最高气温在20℃以下,最低温度在0℃以下,说明该地海拔较高,为高原高山气候;②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D思路点拨】充分利用图中信息,结合新概念的理解,做出准确的判定是高考能力的要求2. 读“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回答1~3题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但现在已经消失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燃烧矿物能源,全球变暖C.灌溉用水过多,植被破坏 D.油气资源的开发2.图中N为塔里木盆地的一内陆湖,M为湖边的一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A.地下水 夏季 B.冰雪融水 夏季 C.冰雪融水 春季 D.地下水 秋季3.塔里木盆地的北部有炽热的阳光和洁净的空气,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下列关于该地区番茄与东北地区的番茄相比,正确的是A.用水量大,单产低 B.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C.土壤贫瘠是制约因素 D.含糖量大,口感好参考答案:1.C 2.B 3.D3.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1.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关系的是 ①锋面 ②等高线与河流流向 ③沙丘与风向 ④7月等温线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C4. 四季如春的“春城”最可能出现在 A.高纬度、低海拔地区 B.高纬度、高海拔地区C.低纬度、低海拔地区 D.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参考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传统的地理题。
题目设问角度灵活,联系生活密切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气候的因素春城”的含义是指一个夏不热,冬不冷,四季如春的地方高纬度、低海拔地区往夏温冬寒,年温差较大;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终年寒冷;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全年气候炎热;只有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夏季时虽纬度低,但因地形因素(海拔高)导致不热,而冬季时,因纬度低,所以不冷,成为了人们宜居之地如云南昆明(地处250N,位于云贵高原)5. 的的喀喀湖(图中a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湖泊该湖位于安第斯山脉的普纳高原北部,湖面海拔达3821m,湖水面积大约为8300km2,平均水深140~180m,最深处达280m该湖周围群山环绕,峰頂常年积雪,但湖水终年不冻的的喀喀湖与波波湖(图中b湖,湖面海拔为3690m)通过河流相通读图,完成6~8题6.的的喀喀湖水位最高的月份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7.的的喀喀湖终年不冻的原因有①湖水盐度高②湖面落差大,流动快③湖泊面积大,深度大,水量大④纬度低,几乎不受寒冷气流的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若a、b两湖泊中一个为淡水湖,一个为咸水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湖湖面南高北低 B.a湖为咸水湖,b湖为淡水湖C.b湖湖面南髙北低 D.a湖为淡水湖,b湖为成水湖参考答案:6.A 7.C 8.D 6. 读“沿30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下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②地比①地大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小C.该月份③地正值伏旱天气D.大气逆辐射①地强于②地12. ②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于①③两地的原因是()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作用显著D.受地形影响,气温较同纬度高参考答案:11.B 12.D解析:11题,根据图中91.1E到97.2E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结合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可知,30度纬线为30N,进而可知,①为青藏高原,②为四川盆地,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此季节为北半球冬季所以气温日较差②地比①地小;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小;该月份③地为冬季,无伏旱天气;大气逆辐射①地弱于②地,B正确12题,②地(四川盆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于①③两地的原因是:②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同时北部的山地阻挡了北方冷空气,所以使得其气温较同纬度高,D正确思路点拨】准确的定位“①为青藏高原、②为四川盆地、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正确判断此季节为北半球冬季”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知识点】本题考查气温变化及原因分析7.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
右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华北地区高温多雨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5.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长江流域时( ) ①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②长江流域出现伏旱③东北平原进入雨季 ④华北出现春旱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4.B 5.C8.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图读下图回答 图中四个区域,南北温差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B9. 田纳西河发源于A.阿巴拉契亚山的西侧 B.拉布拉多高原南缘C.落基山脉的东侧 D.密西西比河平原的沼泽参考答案:A10.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21-22题21.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① B.② C.③ D.④2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A B11. 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3读图回答6~7题。
图 36.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没有A. 热带荒漠带 B. 热带雨林带C. 热带草原带 D. 温带草原带7.我国在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有A. 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B. 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C.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D. 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参考答案:6.B 7.C12. 下图是某地空气中CO2浓度及太阳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完成影响该地区CO2浓度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工业活动C.水分 D.人口密度参考答案:A13. 下列四图等高距相等,那么图中坡度最陡的是参考答案:D14. 下图表示 1978~2008 年期间,甲、乙、丙、丁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 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A. 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 人口总量先减少后增加C.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 劳动力日趋紧缺10. 图中丁最可能反映是哪个省区人口变动情况的是A. 河南 B. 新疆 C. 黑龙江 D. 江苏参考答案:9. B 10. D试题分析:15. 左图是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地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东北地区2.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P河道为该河的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B.若该河的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C.若该河段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参考答案:1.D 2.B16. 读“某城市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资料图”(图1),完成3—4题3.有关该城市气温和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郊降水多于东郊B.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城市中心C.西郊降水变化差异小D.郊区气温年较差一般比城市中心大4.该城市最可能是A.合肥 B.莫斯科 C.北京 D.伦敦参考答案:3.D 4.A17. 如图,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参考答案:C18.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参考答案:D解析A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不适宜,因为大牧场放牧业应该分布在地广人稀、干旱、半干旱地区;B陡坡的地形,不适宜建梯田;C全面封山育林,不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D丘陵地区因地制宜,可以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选D 19.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受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读图回答12~13题12.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是 A.挪威的峡湾 B.黄土高原的沟壑 C.长江三角洲 D.沙漠的风蚀城堡13.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