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第四普通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20页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第四普通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分析下列1912~1922年我国民族工业中的纺织业年增长表,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陈启源(沅)在这一时期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B.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导致了这一时期的发展C.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D.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参考答案:C考点:这是一道用柱状图来反映经济现象的情境性选择题,考查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和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能力,要求准确把握民国初年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两个历史时段2.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B.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参考答案:D3. 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过“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成功的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参考答案:A4. 王畿之外,周室先后至少封立了一百三十个以上(确数不可考)的诸侯国,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不过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及救济畿内的灾患而已这一材料涉及的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不过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及救济畿内的灾患”反映了诸侯对周王室的义务,属于分封制的内容,故C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宗法制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郡县制是秦朝地方制度,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及救济畿内的灾患”,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的内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5. 王国维认为德智、德育、美育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不能定出孰优孰劣,因而必须“三育并行而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事毕矣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实施德智体全体发展是在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参考答案:B据所学可知1949—1956年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此时并没有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计划,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1957年,毛泽东首先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有觉悟、有的劳动者”可知我国开始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故B项正确;时期的教育方针遭到严重破坏,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主要以阶级斗争为主,故C项排除;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故D项排除。
6. 有关自然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传统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B.鸦片战争前夕,已有某种程度的分解C.鸦片战争以后,开始解体D.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完全解体参考答案: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自然经济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自然经济有了一定的分解,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由此可知,ABC说法均正确;D“完全解体”的说法不正确,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符合题意7. 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 ( )A.废除封建身分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参考答案:B8.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一般称谓妻(正配)A.三哥(20岁) B. 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妾二(侧室)D.二哥(22岁)参考答案:A9.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
上述材料表明当时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参考答案:B10. 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当国家危难时,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据《宋季忠义录》,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成为了官方学说B.民主意识的萌发C.三教融合的趋势显现D.理学思想的影响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的发生与南宋理学思想的盛行有关,南宋时期朱熹将维护君主统治的“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解释为“天理”,要求士大夫忠君守节,唯君是从,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儒学成为官方学说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并非南宋时期;B选项错误,民主思想的萌发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并非南宋时期;C选项错误,三教融合的趋势出现是在南北朝时期,并非南宋时期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1. 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骎骎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A.“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C.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参考答案:B12.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
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参考答案: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都是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依据“一国两制”构想回归后,建立的,回归后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性质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社会制度不同,但都是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13. 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哪一项观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参考答案:B14.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
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已之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参考答案:A本题考察宗教改革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与迁移能力材料信息反映的观点是因信称义,即只要内心信仰即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故A 项符合题意15.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主要源于A.适应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B.适应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C.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调整D.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参考答案:D材料中主要谈及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的变化,没有涉及国际形势变化的信息,排除A;“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变化的根源,排除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一直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改变,排除C;从“反动了大跃进运动,发展是硬道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变化说明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是不断发展完善的,D正确。
16.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A.东南沿海地区B.长江中游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为小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由于五口通商集中在东南沿海,所以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化最早的是东南沿海地区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17. 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在20世纪30年代访问中国时,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并确定他已经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战胜利的曙光当时,中国西北部的核心是指 A.西安 B.西柏坡 C.延安 D.会宁参考答案:C18. 王阳明曾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此话实质上A.批评了孔子与朱熹的错误观点 B.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 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主张 D.与李贽的思想有共通之处参考答案:D考查王阳明心学依据“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可知,王阳明认为朱子与孔子说的也不一定正确,可见这是对孔子权威的一种冲击,这与李贽的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观点相一致,故应选D。
19.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参考答案:C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古希腊人“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说明了古希腊人注重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故C项符合题意,A B D三项表述的含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0.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墓内发现了186具人殉,另有3000多件珍贵文物,但铁器只有很简陋的几件.这反映了( )A.秦国经济较其它诸侯落后B.秦国政权的集权趋势加强C.秦国盛行残酷的人殉制度D.秦国政权重视农业的发展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题干只是谈到秦一号大墓的情况,反映的也仅是秦朝的情况,没有涉及到其他诸侯的经济状况,因此无对比,也就无法看出是先进还是落后,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