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生的境界教学过程.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9602335
  • 上传时间:2017-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10KB
  • 人生的境界教学过程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生的境界》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冯先生的《人生的境界》 ,这是一篇哲学论文,或者说哲学随笔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生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师:呵呵,这位同学说得对极了!我想说的是,哲学的定义很多,不同哲学家表述的方式不一样,不一样的表述又反映出不同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理解比如冯友兰先生就认为,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地反思的思想大家注意,哲学是最高的学问,无处不在建筑有建筑的哲学,艺术有艺术的哲学,每个人活在世上,也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可能只是你没有意识到而已如果我们有意识地用哲学眼光去看书,去看待外部世界,可能会比一般人看得更清楚,更透彻比如大家喜欢看金大侠的小说,那里面有哲学没有?生:有!师:对,大家还记不记得欧阳峰?生:(笑)记得师:欧阳老前辈一辈子想当武林盟主,在华山论剑是出出风头,可最终疯了他在华山问了几个问题:“我是谁?” “欧阳峰是谁?” “我在哪里?” “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大家注意,欧阳老前辈问的这些问题,都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欧阳峰终于成了哲学家众大笑)师:大家不要笑,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此处,这些都是关于人的基本思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关于人的思考,我们称之为价值观当然,说欧阳峰是哲学家是开玩笑,但人们常称哲学家为疯子却是常情师:大家再看,我眼前有张桌子对不对?生:对!师:我要问大家一句:我眼前有一张桌子吗?(众惊讶)你凭什么说我眼前有一张桌子?生:看到了师:我打你一拳,你眼冒金花,你的眼前真的有金星在闪吗?(众笑)我再问,你整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仿佛是太阳绕着地球转,果真如此吗?(众又笑)可见我们的眼睛常常会欺骗我们那我再问大家一句:我的眼前真的有桌子吗?你凭什么保证你们看到的都是真实的,你们的感官没有被蒙蔽?师:如果我们连一张桌子的存在都不能肯定,那么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存在的吗?是真实存在的呢还是只是我们的错觉?如果是错觉,那么什么是真实的?如果是真实的,那么这个真实的世界从何而来?大家看,我们生存的世界就是这么经不起追问,而哲学就是要进行这种追问,关于世界的这种思考,我们称之为世界观 (又举了两个例子:飞矢不动,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师:现在让我们小结一下哲学”一词,源自古腊,是爱智慧的意思尚书中曾经记载大禹说过的一句话:“知人则哲” , “知”是通假字,这个字从矢矢是什么意思?生:箭师:对像射箭一样又快又准确地了解和判断事物,就是知,有智慧的人比一般人知道得快,多,准。

      而哲学是求根本的学问,大多数人只注意花和果,枝和叶,实际上,一棵树长成什么样子,是它的树根和树干决定的我们了解了世界的本质,人是怎么一回事情,才能够主动地去安排自己的人生师:我们要学习《人生的境界》 ,看到题目疑问就来了:什么叫境界?(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师:境界一词原指疆界、景象,但从晋唐以后,译佛经者却给它赋予了一种特定的含义这里首先要说明几个概念我们经常说六根清静,大家说是哪六根?生:眼耳鼻舌身师:还有一个意大家可以看到,这都是我们的感官,我们通过这些感官来感知外部世界另外,什么是六尘?生:(摇头)不知道师:色、声、香、味、触、法被称为六尘六尘基本上概括了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同学们,这就是所说的花花世界啊,在勾引着我们 (众笑)当六尘作用于六根,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产生种种感受,并作出不同的反应,佛学上把这种意识活动之中的主观感受称为境界大家从武侠小说中可以看到众多的流派,什么禅宗啊,秘宗啊之类中国的禅宗认为成佛需要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这是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的阶段寻禅不得,举目所见无非客观对象第二种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这是似已悟道而实未悟道的阶段。

      水正流、花正开,只有静下心来谛听凝视才可以感觉到,观者正可以藉此境以悟心第三种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这是描写悟到了瞬间即是永恒,刹那成终古的心态喻示时空被勘破,禅者于刹那间顿悟境界这个词后来不断地与各个学科,各个领域联姻比如清代王国维也曾经说过,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类似的这种境界在佛教里面表述得很多,再比如禅宗开创者慧能一则著名公案:“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大家经常见到武侠小说里和尚双手合什, (师作双手合什状,生笑)嘴里嘟嚷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笑)不知道师:我讲一个笑话给大家听从前有两个和尚要过一条河,有一个女子也想过河,水大,过不去老和尚就背起这个女子过河到了河对岸放下这个女子,两个和尚继续赶路走了好一阵,小和尚终于忍不住问老和尚:“师父,你不是说出家人不近女色吗?你为什么要背女子过河?”老和尚回答:“我把她背下河就放下了,可你到现在还放不下。

      ”(众大笑)师:明白了吗?生:有些明白了师:老和尚虽然背女子过河,但心中无色,色即是空而小和尚虽然没有背,但背上是空,心中有色这两个人的境界是不一样的 (众笑)我想起了以前演过的一个电影《少林寺》 ,里面有一个和尚爱喝酒,经常念叨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他的境界可能比那里谨遵戒令的和尚要高,因为戒令毕竟是有形的东西师:好了,明白了境界是怎么一回事情,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最多用五分钟时间看完课文学生看书)师:(五分钟后)现在都把书合上,我有几个问题要请教大家第一个问题: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哲学的任务是什么?生二: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境界师:境界?艺术境界还是其他境界?生:精神境界师:对,这位同学把握得很准确再请问这位同学,你能更具体地说一说哲学的任务吗?生二:(说得很长,从略)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基本上表达出了冯先生的意思我再问同学们,课文中提到哲学任务的共有几处?(有同学想翻书)请不要打开课本生:(纷纷摇头)师:一共有四处那么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应该把这四处答案综合一下,才是哲学的基本任务?(生点头)这一课劈头第一句就问,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按照我们一般的阅读习惯,这是罩着全文的但大家要注意,平时读书,要找全相关的信息。

      如果是高考,问你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如果只答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认为是不完整的,没有筛选出所有相关信息记住了吗?生:记住了师:好,我再请一个同学回答另一个问题:冯友兰所说的四个境界分别是什么?生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师:非常好!这个同学记忆得非常准确我要再刁难你一下,能不能说一说这四种境界的含义?生三:(逐一解说,说得非常好)师:请问这位同学叫什么名字?生三:***师:我记住这位同学了!她说得太棒了!基本上把这篇课文的四种境界已经理解得差不多了!下面我再叫一个同学:这四种境界是怎么来划分的?生四:按觉解程度来划分的师:说得很好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什么叫觉解?生四:(表达不太流畅,但说出了大意)师:这位同学说得棒极了!那我问大家一句,一个人境界的高低与所做的事情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生:没有师:那由什么来决定?生:觉解程度师:对,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举一个例子,喝水大家都会吧?(众笑)喝水也能喝出境界来,信不信?(又笑)你渴了就喝水,冷了就穿衣,这是什么境界?生:自然境界师:现在我不但要喝水,还要喝纯净水,矿泉水,因为能治病,起码保健,这是什么境界?生:(笑)功利境界师:现在我要喝水,保重身体,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能为国家多做贡献。

      这是什么境界?生:(大笑)道德境界师:我现在接着喝水我已经意识到了人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和其光,同其尘,我喝水是因为渴,因为我必须顺应自然,与自然宇宙一体这是什么境界?生:(笑)天地境界师:可见,喝水也能喝出境界来呀大家以后要多喝水,有益健康 (生大笑)我再讲一个事情有一个文字学家批评一个粗识文字的人写了错别字,旁边有人就说了,这个字是通假字文字学家说,我写出来就是通假字,他写出来就是错别字大家听有没有道理?生:(笑)有道理!师:有什么道理,不明摆着强词夺理嘛?生:他们觉解的程度不同师:对,我们现在做一个小结 《人生的境界》主要是讲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途径是靠觉解,因觉解不同,人生的境界各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境界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来讲《人生的境界》 ,下课!第二课时师:我这个人好琢磨,十天前买了一部,结果信号有问题,经常接不进来我就跟一个朋友去找那卖的,但是没说过人家,人我说你看啊,信号一会儿有一会儿无他说你看到有问题难道就真的是有问题?不但你看到了不算,我看到了也不算,有没有问题不由你我说了算!(众笑)当时我就想,这人境界挺高,昨天我才跟你们讲到桌子的事情,他早就领悟了啊。

      (众笑)我们当然不能因为他说出了这么几句很有哲学意味的话就断定他有哲学修养,为什么呀?生: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师:对,用我们的话来说,他没有觉解到,所以境界不高 (众笑)欧阳峰虽然提出了哲学问题,但仍然不是哲学家,因为他是疯了以后才说出来的,理智上没有这个觉解 (众笑)师:可见,我们判定一个人境界高低主要是依据什么?生:觉解师:对,其实就是一个人做事情的动机,他对所做事情的了解和觉悟程度现在大家打开书,读一读课本上关于自然境界的论述师:(稍停片刻)自然境界的人依据什么来做事情?生:顺着本能或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师:对,人都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自然境界的人更多的表现出自然属性这种觉解,说难听一点叫“稀里糊涂” ,说好听一点叫“天真烂漫” (众笑)现在我问一个问题: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算不算自然境界?为什么呀?生:(有说自然境界的,有说天地境界的,说自然境界的居多)师:我叫一个同学来说生一:我认为是自然境界,因为他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师:在自然境界中生存,就能说是自然境界吗?生:(纷纷摇头)不是生二:我认为是天地境界,如果是自然境界当中的人,他应采野果而不是采菊花 (众笑)师:自然境界中的人就不能采菊花吗?爱美是人的天性啊。

      大家想一想,我们判断一个人处于什么境界应当以什么为标准?生:觉解程度师:对,这与生活在什么环境当中没有关系,与他做什么事情也没有关系大家注意课本上的表述: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就是对事物了解很少,觉悟不够,大家觉得陶潜是这样的人吗?生:不是师:我们再来看这首诗,里面哪个词用得最好?生:见师:许多俗本用的是“望” ,哪一个更好?生:见师:哪一位同学能够说一下好在什么地方?生三:“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因为“望”是主动的有意识地看,而“见”是无意之中看到的,说明陶潜与自然融为一体,更体现出了陶潜属于天地境界中的人师:这个同学说得很好!“望”是有意识的,这样子 (举手做远眺状,众笑)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是那些真正的无觉解或者很少觉解的乡民所无法达到的。

      而这个樊笼,可能指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陶潜已经越过了这个境界道家讲究法天法地法自然,以自然为法,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老子说:“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