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子山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说明定稿打印版.doc
320页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前 言一、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的批准文件:参与兼并重组各矿井名称及隶属关系,兼并重组后矿名及隶属关系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中阳县城东北约12km处的古家岭村附近,行政区划隶属于中阳县张子山乡管辖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45号文《关于吕梁市中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由原山西晶鑫盛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易航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大土河永华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中阳昶昊煤业有限公司整合而成,重组后矿井能力为1.2Mt/a,该矿主体企业为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晋)名称预核内[2009]第008088号文批准整合后煤矿名称为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2009年11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893),批准开采4-10号煤层,开采深度为1040m-790m生产能力为1.2 Mt/a,井田面积为9.4301km22010年2月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为该矿编制了《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于2010年7月予以批复,批准文件为晋煤规发[2010]579号文。
二、编制兼并重组设计的依据、项目由来及矿井生产建设设计过程兼并重组方案批复后,为了尽快建设矿井并投产,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我院为其编制《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项目初步设计》,设计规模1.2Mt/a兼并重组前的山西晶鑫盛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井田面积为3.065km2,批准开采4、10号煤层,证载生产能力0.15Mt/a;兼并重组前的山西易航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井田面积为3.68km2,批准开采4、10号煤层,证载生产能力0.15Mt/a;兼并重组前的山西大土河永华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井田面积为1.0543km2,批准开采4、10号煤层,证载生产能力0.15Mt/a;兼并重组前的山西中阳昶昊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井田面积为1.6302km2,批准开采4、10号煤层,证载生产能力0.15Mt/a,2008年进行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后为0.3Mt/a兼并重组后矿井名称为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后井田面积为9.4301km2,批采4-10号煤层,证载生产能力1.2Mt/a, 生产能力由0.75Mt/a扩大到1.2Mt/a,净增能力0.45Mt/a。
根据[2009]45号文件精神,山西中阳昶昊煤业有限公司为兼并重组整合后的基建矿井,山西晶鑫盛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易航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大土河永华煤业有限公司为关闭矿井本次设计在考虑矿井已有生产系统的基础上,本着技术合理、工艺先进、生产安全、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的原则,经过充分的现场调查和技术交流,最终完成了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项目初步设计,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1、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项目初步设计委托书;2、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45号文《关于吕梁市中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3、2010年2月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关于《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4、2010年7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579号文:“关于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及评审意见书;5、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及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对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4、5上、6、10号煤的自燃倾向性及煤尘爆炸性检测报告;6、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编制《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7、晋煤瓦发[2011]964号文“关于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批复”;8、山西国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9、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10、采矿许可证、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
11、供电协议、供水协议、救护协议、村庄搬迁协议12、矿方提供的采掘现状、已有的设施、设备等资料13、编制该项目所遵循的煤炭工业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规定》等14、编制该项目所执行的煤炭工业规范、规定有:《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定》、《矿井电力设计规范》、《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矿井防灭火规范》、《煤矿救护规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规定》、《煤矿反风规定》、《煤矿安全通风装备标准》、《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巷道煤柱留设与带压开采规程》等三、设计的指导思想在贯彻执行国家和山西省政府有关能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及煤炭工业“规程”、“规范”的前提下,以矿井资源和开采条件为基础,科技进步为手段,安全生产为原则,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响应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政策,通过本次兼并重组变更初步设计,优化开拓方案、开采工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充分利用矿井现有井筒和地面设施等,提高矿井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保证矿井的安全装备水平,把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建设成为安全高效的标准化矿井。
四、兼并重组初步设计的主要特点1、兼并重组后矿井工业场地利用原山西中阳昶昊煤业有限公司的工业广场2、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布局规范化主斜井,净宽5.2m,装备带式输送机和检修道,担负全矿井提煤、运送大件任务,兼作进风井及安全出口副立井,净直径4.5m,装备一对标准罐笼,担负4、5上、6、10号煤层的提矸、材料设备、人员下放等辅助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回风立井,净直径5.0m,装备梯子间,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3、开拓系统简洁化分别沿4、6、10号煤层布置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运输系统、通风系统均清晰明确,为矿井生产和安全管理创造了条件并充分利用好已有工程,尽量减少工程量,缩短建井工期4、井下煤流运输连续化,运输巷装备了带式输送机,实现煤流运输连续化,用人少、效率高,为稳产、高产,持续生产创造了条件5、通风系统畅通化,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设置了完善通风系统构筑物,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分配、风速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反风措施齐全,避灾路线明确,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均为高效节能风机,并采用KJ83N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为安全生产创造条件五、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Mt/a。
2、矿井移交和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新增井巷工程总长度14179m,掘进总体积204025m3,万吨掘进率118m3、矿井总占地11.81ha,无新增占地,均为利用原有场地,其中工业场地10.55ha(包括风井场地占地0.3ha),矸石场地1.5 ha,爆破材料库占地0.2ha4、场区工业建筑物及构筑物总面积:21318m2,场区工业建筑物及构筑物总体积:86276m3,行政建筑总面积14811m2,总体积49496m3,矿井生产系统皮带走廊长度(水平长) 157m场区内工业建筑物均为新建,能够满足1.2Mt/a的要求5、矿井建设总工期为22个月,投产当年即可达产6、矿井在籍人数669人,矿井全员效率8.0t/工7、矿井现保有工业储量为97.6Mt,设计储量为93.9Mt,可采储量为74.6Mt8、全矿井服务年限44.4a,其中4号煤层服务年限约3.15a,5上号煤层服务年限约6.69a,6号煤层服务年限约30.38a,10号煤层服务年限约41.11a9、矿井投产时,全矿井共布置两个综采工作面,4号煤和6号煤各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配备4个掘进工作面(2综2炮)10、矿井需风量前期为110m3/s,中期为127m3/s,后期为81m3/s。
11、矿井建设总资金78620.50万元吨煤投资655.17元12、矿井生产吨煤成本205.95元,项目建设回收期(税后)2.23年;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28.5%,投资利润率为45%,投资利税率58%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1、4、5上、6、10号煤层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倾向为自燃,生产中一定要严格执行防尘、防自燃发火措施2、井田4号煤层已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在今后的施工和生产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矿井采空区积水情况,应本着“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方针,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1第一章 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第一节 井田自然概况一、交通位置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位于中阳县城东古家岭村附近,行政区划隶属于中阳县张子山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0′12″-111°12′12″,北纬37°25′18″-37°27′25″井田位于中阳县城东北约12km处,307国道和孝(义)—柳(林)铁路均从井田西部外围通过,井田内有简易公路与307国道和中阳县城相通,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1二、地形地貌该矿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属吕梁山西侧的中低山区,地貌类型以侵蚀的黄土梁、塬、峁为主,其次为冲沟,地面切割强烈,地形复杂。
区内最高点在井田西南部古家岭村西山梁上,海拔为1296.0m,最低点在井田西部水库沟谷中,海拔为1024.5m,最大相对高差为271.5m三、河流水系本区属黄河流域的三川河水系该矿内无常年性河流,仅在雨季有短暂流水从井田内各大沟谷流出,向西流入南川河,最后向北转西汇入黄河四、气象及地震情况该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其气候特点是冬春干旱少雪多风,夏秋温和多雨,全年夏短冬长据中阳县气象局多年观测资料,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多西风,夏季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1m/s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21.7℃,多年平均气温16.3℃全年无霜期132天,每年11月底冻结,翌年3月初解冻,最大冻土深度0.70m,降水量为326.90~811.50mm,大多集中在7~8月份,蒸发量为1482-1941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115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本区地处吕梁地隆区,根据记载只受邻区地震影响,如1829年4月离石(北纬37.5°,东经111.2°)发生的5.25级地震和1891年4月17日孝义、介休(北纬37.1°,东经111.9°)发生的5.75级地震时区内有感觉,表现为房响尘土落。
依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第二节 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概况山西中阳张子山煤业有限公司由原山西晶鑫盛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易航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大土河永华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中阳昶昊煤业有限公司整合而成,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为地方骨干企业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后批准开采4-10号煤层,生产能力为1.2Mt/a见四邻关系图1-2-1)一、参与兼并重组整合的各矿概况1、山西中阳昶昊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即原中阳县古家岭煤矿南侧生产坑口,始建于1997年,2001年11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经多年建设和采煤方法改革,2007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现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7年3月颁发的第1400000711838号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自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