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微观经济学课件ppt课件.ppt

189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88147336
  • 上传时间:2024-09-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62.52KB
  • / 18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微观经济学 1 第一章 引论 2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含义n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3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n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n宏观经济学:以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n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4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 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5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6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7 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n“经济人”假设n完全信息假设8 第二节 需求曲线 9 一、需求函数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若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则需求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d =f(P),线性需求函数为:Qd =α-βP。

      10 二、需求表11 三、需求曲线12 第三节 供给曲线 13 一、供给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若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则供给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s =f(P)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s = -δ+γP14 二、供给表15 三、供给曲线16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7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形成也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它是由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当实际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化的力量,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或市场出清18 二、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二、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n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曲线上点的变动)n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曲线位置移动)19 三、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n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n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20 四、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21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2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其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价格变动百分之一)23 二、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ed= -(ΔQ/ΔP)(P/Q)24 三、需求的价格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ed= -(dQ/dP)(P/Q)25 四、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26 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n商品的可替代性n商品用途的广泛性n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n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的比重等27 六、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28 七、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公式为: exy=(ΔQx/ΔPy)(Py/Qx)29 七、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替代 正值;互补 负值;无关系 030 八、需求的收入弹性八、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em=(ΔQ/ΔM)(M/Q),或为:em=(dQ/dM)(M/Q)31 八、需求的收入弹性八、需求的收入弹性正常品 大于0:小于1 必需品 大于1 奢侈品劣等品 小于032 九、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为: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33 第三章 效用论需求曲线——消费者行为供给曲线——生产者行为效用论也称消费者行为理论34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1.基数效用论者——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序数效用论者——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2.基数 加总、效用单位 序数 不可加总,顺序、等级3.现代微观经济学通常使用序数效用的概念35 n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概述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总效用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2) 边际效用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36 n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概述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总效用 TU=f(Q) (2) 边际效用 MU=△TU(Q)/∆Q ∆Q—>0 MU=dTU/dQ (3)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内容:P74 (5)规律成立的原因:a.生理、心理 b.用途37 2.消费者均衡(1)消费者均衡:单个消费者收入既定,实现效用最大化(2)均衡条件: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P1X1+P2X2+···+PnXn=I(3)在购买两种商品情况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P1X1+P2X2=I(4)均衡条件的经济含义:a.b.38 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对每一单位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等于他所支付的实际价格(1)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2)p P0 0 Q0 Q消费者剩余:39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需求曲线一、关于偏好的假定1.偏好:爱好或喜欢的意思2.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①偏好的完全性②偏好的可传递性③偏好的非饱和性(好品)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1.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所有组合的曲线 X2 0 X140 41 42 43 44 45 46 2.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U=f ( X1, X2)U=f ( X1, X2)=U03.无差异曲线特征:①无数条,距离原点越远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一般)②同一平面内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③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P8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U=f ( X1, X2)=U047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①内容: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 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 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②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既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1.完全替代品: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两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RS12是一个常数,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2.完全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相应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牛奶 眼镜架的数量 3 2 2 1 1 0 1 2 3 咖啡 0 1 2 3 4 眼镜片的数量48 第三节 预算线一、预算线的含义1.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2.I=120 X1 X2 P1=4 P2=3 X2 横截距 40 纵截距 0 30 X1斜率预算等式:P1X1+P2X2=I预算线方程: 49 二、预算线的变动—( P1 /P2 )1.P1 , P2不变, I变化,预算线平移 I增加,预算线向右平移 I减少,预算线向左平移2.I不变, P1 , P2同比例变化,预算线平移 P1 , P2同比例上升,预算线向左平移 P1 , P2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平移•I不变, P1变化, P2不变,预算线纵截距不变,横截距变化 A P1 上升,预算线以A为支点向左移动 P1 下降,预算线以A为支点向右移动4. I, P1 , P2同比例变化,预算线不发生变化。

      50 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一、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该商品组合能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2. 该商品组合位于预算线上二、消费者均衡条件: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X2 X2* 0 X1* X1 设P1和P2均为151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 1. 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 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2.其他条件不变,商品X1的价格发生变化 X2 P1 A E3 P11 E2 p12 E1 P13 0 X11 X12 X13 X1 0 X11 X12 X13 X1 价格——消费曲线 消费者对商品X1的需求曲线 52 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由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所推导出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

      需求曲线上每一价格水平所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三、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1.收入——消费曲线: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量的轨迹2.X2 X2 A´´ A´´ A´ A´ E3 A E2 A E3 E1 E1 E2 B B´ B´´ B B´ B´´ 0 X11 X12 X13 X1 0 X11 X13 X12 X1 (a) 正常品 ( b)劣等品 53 3.图(a)中,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随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表明这两种商品都是正常品。

      图(b)中,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量开始时增加的,当收入上升到一定水平之后,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量反而减少了,这说明,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商品1由正常品变成了劣等品四、恩格尔曲线1.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2. 恩格尔曲线0X1I正常品I0X1恩格尔曲线X1=f( I )X1=f( I )劣等品正常品54 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1.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2.收入效应: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 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3.替代效应: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X20X1X1´X1´´X1´´´ABB´FGacbU1U255 1.先分析替代效应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如图中X1´X1´´2.在分析收入效应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如图中X1´´X1´´´3.因此正常物品的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三、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1.区别: 正常物品:需求量与收入同方向变动 低档物品:需求量与收入反方向变动2.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都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56 四、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图中X1´X1´´´ 收入效应:图中X1´´X1´´´ 一般说来,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所以总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五、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其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X20X1AFB GB´a bcU2U1X1´X1´´X1´´´57 替代效应:如图X1´´X1´´´收入效应:如图X1´X1´´´ 第七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一、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是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加总X20X1AFBB´GU2U1bacX1´X1´´X1´´´58 设市场上有n个消费者,个人需求函数为Qid=fi(P), i=1,2,…,n 则该商品市场的需求函数为:二、市场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市场需求曲线表示某商品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P0d=F(p)59 第四章 生产论 60 第一节 厂商n生产者: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厂商的组织形式:分为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n对于企业本质的认识,一般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本质n 厂商的目标一般假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61 第二节 生产函数n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n生产要素: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62 n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P125n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本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其一般形式为:Q=ALαKβ 63 第三节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数n生产的短期和长期: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64 n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平均产量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之比边际产量是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65 n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P13266 第四节第四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数n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以常数Q0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Q=f (L,K)=Q067 n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n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即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处两要素的数量组合满足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价格之比68 第五章 成本论 69 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成本的概念n机机会会成成本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n经经济济利利润润::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70 第二节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本n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系:在产量函数中产量与劳动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可以理解为厂商根据不同产量水平的要求,来确定劳动的投入量劳动量影响着可变成本,所以可由短期生产函数推导出短期成本函数 71 第三节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n短期成本:短期成本:在短期,厂商的成本有不变成本部分和可变成本部分之分具体讲,厂商的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 72 n固固定定成成本本::是指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n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n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量需要支出的成本是总成本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73 n边边际际成成本本::是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量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成本曲线成先下降后上升的形状边际成本是总成本曲线的斜率,所以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也是先下降后上升的74 第四节第四节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n边边际际产产量量和和边边际际成成本本存在反相关关系,所以,两者的变动方向相反,且二者极值点相对应;总产量和总成本曲线之间凹凸性相反,且拐点对应75 n平平均均产产量量和和平平均均可可变变成成本本存在反相关关系,所以,两者的变动方向相反,且二者极值点相对应;由于边际产出曲线交平均产出曲线于平均产出曲线的最高点,所以,边际成本曲线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76 第五节第五节 长期总成本长期总成本n长长期期成成本本::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根据产量的要求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甚至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因此,厂商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77 n长长期期总总成成本本曲曲线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LTC曲线与一条STC曲线的相切点,该ST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总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总成本78 n由由扩扩张张线线到到长长期期总总成成本本线线::扩张线是生产者均衡点的轨迹,均衡点处包含着产量与成本的最佳组合,所以由扩张线可推导出短期总成本线79 第六节第六节 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际成本n规规模模经经济济和和规规模模不不经经济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80 n外外在在经经济济和和外外在在不不经经济济::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领带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相反,如果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了,则是企业的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会使LAC曲线向下平移,外在不经济会使LAC曲线向上平移81 第六章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Ø厂商和市场的类型厂商和市场的类型Ø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Ø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Ø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Ø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Ø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Ø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82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厂商和市场的类型n一、市场、厂商和行业n市场:就是一组为买卖某种商品而相互发生联系的厂商和个人。

      n厂商:是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向市场提供商品和劳务的独立经营单位n行业:为同一市场提供商品的所有厂商的总和83 n二、市场结构n市场结构的类型:微观经济学从市场结构即市场或行业的组成方式上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等四种形式;n划分市场结构的依据:如厂商数量、产品差别程度、对价格的控制程度、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等84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n1.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个人都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n2.产品是同质的,即彼此可以完全替代n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有盈利可以自由的加入,有亏损可以及时退出n4.买卖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85 n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dd厂商厂商PQODDPQO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Qd=AR=MRPPTRQOOP0行业行业86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MR=MCTRTCTRTCQOQ2Q0Q1TFC87 BQPOSMCSACAVCd= MR=ARSACSMCd= MR=ARAVCPQOSACSMCPQOAVCd= MR=ARSMCSACAVCMR=AR=dPOQENGP1Q1A(a)经济利润(d)停止营业(b)正常利润(c)最小亏损p0p2Q0p2Q2E收支相抵点停止营业点Q288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n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n2.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n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

      •••E20E1SMC价格成本产量OQ2Q0Q1P2P1P0E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89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一、长期内的调整过程一、长期内的调整过程当P>AC,有盈利时,原有厂商扩大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规模、并有新厂新厂商加入该行业商加入该行业;导致产量增加,价格下降,利润消失当P

      n2)所生产商品没有替代品n3)其他任何厂商进入都很困难或不可能n4)独自定价并实行差别价格形成垄断的成因:n1.政府与法律规定n1)政府法律、法令规定,特许个别厂商在某种产品生产或经营上垄断n2)专利发明n2.自然垄断n1)对投入的控制;2)规模经济;n3)需要大量资金,投资巨大、不易经营,造成垄断96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PPQTRMRD=ARQOO97 三、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获取经济利润时的短期均衡获取正常利润时的短期均衡产量价格OMRMCACd(AR)PCQABMCACMR价格产量Od(AR) PAQ获得经济利润ABCP短期均衡条件:MR=SMC98 完全垄断条件下,价格和产量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同一产量下可以有不同的价格,因而完全垄断厂商没有自己的供给曲线价格产量MCOd1=AR1MR1MR2d2=AR2QP1P2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99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MR=SMC=LMC调整规模前的经济利润为:BP0AF;调整规模后的经济利润为:CP1 A1 F1;价格产量Dd(AR)LMCLACSAC0SAC1SMC0SMC1MROBCP0P1Q0Q1AFA1F1E100 n实行价格歧视的前提条件n定义:价格歧视或价格差别,是指厂商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

      n条件:1)必须在完全垄断市场上独家占据市场,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可以控制商品价格n2)厂商能够了解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愿望和能力,即知道不同消费者对商品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对需求弹性比较大的商品市场制定比较低的价格;而对需求弹性比较小的商品市场制定比较高的价格这样,可以使厂商得到更多的收益n3)厂商必须能够把消费者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的可鉴别的消费阶层或集团,并能有效地阻止商品在这些消费阶层之间的倒卖或转卖行为六、价格歧视101 §价格歧视的类别§一级价格歧视或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确切地知道每个消费者购买单位商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并据此为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这时所有消费者剩余都变为垄断厂商的收益,消费者剩余为零§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或消费量而分成两个以上的组别,并按组制定不同的价格如电力公司、煤气公司或自来水公司的定价§ 三级价格歧视或称局部价格差别,是指垄断厂商对不同性质的消费者或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此时,垄断厂 商将根据等边际原则来分配其产量实现最佳产量配置的条件是:从每个市场所得到的边际收益都相等102 七、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七、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MRPQACd=ARP1P0Q0Q1OMCp无管制时按MC=MR原则定价价格为P。

      在政府管制下按边际成本定价为P1 按平均成本定价法价格为P0Q103 n第二节第二节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n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一种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即竞争和垄断相结合的市场结构一、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104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n由于垄断竞争市场商品的差别性和替代性,使该市场中每个厂商都有两条斜率为负且相互交叉的需求曲线:即dd曲线和DD曲线如图:PQOdDDQ0d=ARQ1Q2Q3P1P2P0A105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SMCDDMRQPOAdQ0d=ARQ1Q2P0P1E1A点右E1点左MR>MC,因此厂商会降价、增产,按MR=MC原则调整价格为P1,产量为Q1,但实销Q2BMRBSMCd=ARdDDQPOCE2Q4Q3Q2P2下图中B点右和E2点左仍是MR>MC,厂商会按B点的价格产量组合继续调整价格为P2产量Q3,但实销Q4如此调整还会继续进行直到MR=MC106 如此继续调整的结果,即可如此继续调整的结果,即可实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实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SMCMRDDQPOd=ARdE5P5Q5均衡条件:MR=MC;dd=DDE107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D1D1LACdd=AR1QPOP1Q1A1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有盈利则有新厂商加入,DD曲线左移,dd曲线沿着D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均衡点也会发生变动SACSMCLMCEBF盈利为P1A1BF108 垄断竞争厂商的调整与长期均衡LACQOPLMCMRDDd=ARdP0Q0N均衡条件:MR=LMC=SMC;AR=LAC=SAC;dd=DD一直调整到每个厂商的利润为零为止109 n第三节 寡头n一、寡头市场的特征n1、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n2、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特性是厂商之间的相互依存因为相互依存,厂商在作出自己的决策时总是猜测竞争对手的反应;而对手的反应厂商总不能确切地知道,故他们将在存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厂商在猜测竞争对手的反应时,总是假定其价格或产量不变,并由此建立起不同的寡头垄断模型110 n3、寡头垄断的成因:n由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所引起n4、寡头行业的分类:、寡头行业的分类:n按产品特征分为按产品特征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n纯粹寡头行业: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别例如:钢铁、水泥等行业n差别寡头行业: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有差别例:汽车、冰箱等行业n按厂商的行动方式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和独立行动的111 寡头垄断厂商在决策时假定对手的反应方式一经确定就保持不变并重复出现。

      以此为假定前提的模型,称为非勾结性的寡头垄断模型如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二、古诺模型n假定:1)有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产品即矿泉水;n2)他们的生产成本为零;n3)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n4)每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112 A先进入市场,并确定产量为Q1=1/2OT;B又进入市场,确认A将维持产量Q1 ,他的产量为1/2(OT–OQ1) =1/4OT 第二轮A又一次进入市场,他的产量为3/8OT,依次类推,最后,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是市场容量的三分之一价格产量ZXDOTQ2Q1古诺模型113 三、斯威齐模型DDRRBPOQrrddP1Q1FG价格确定为P1后将不再变动MC3MC2MC1模型中垄断厂商敏锐地意识到它的竞争对手以及它们之间的价格与产量决策的相互依存关系斯威齐模型的出发点是一个价格已经确定了的寡头垄断行业,它假定一个厂商预计其竞争对手将其价格变动作出两种反应:或许与其进行价格竞争,或许对其价格变化成不予理睬于是,寡头垄断厂商面临两条需求曲线:DD和dd;相应有两条MR曲线:RR和rr;实际的需求曲线为dBD,边际收益曲线为rFGR。

      最大利润原则仍是MR=MC,价格一经确定就不轻易变动,只要边际成本MC的变动是在MR曲线上F—G之间,并且需求曲线的折断点仍保持在原有价格水平上,需求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也不会改变这一最有利的价格—产供销组合114 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第四节第四节 不同市场经济效率的比较不同市场经济效率的比较POQPOQPOQACACLACLMCMCMCQ0QNQCPNPCP0价格和产量的差别、效率上的差别、福利上的差别MR ARARMRAR=MR=DD115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第一节 分配论概述 生产要素、要素市场与要素价格 边际生产率分配论116 第二节 引致需求 引致需求: 要素需求与产品需求的不同 生产要素需求的“共同性”117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一、完全竞争厂商 完全竞争厂商的条件 不完全竞争厂商的类型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1.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VMP=MP·P 2.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dC(L)/dL=W 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VMP=W或MP·P=W118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若生产中只是用一种要素L,则单个完全竞争厂商关于该要素的需求曲线就是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W VMP W0 A O L0 L 119 第五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由单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线到行业调 整线 由行业调整线到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 求曲线120 第六节*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卖方垄断厂商的特点 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 MRP=MR·MP 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MRP=W或MR·MP=W121 第七节*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如果假定只使用一种要素,则无论是否考虑多个厂商的调整,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都等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MRP。

      若所有厂商均为买方垄断者,则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可由所有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水平相加得到 122 第八节* 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买方垄断:要素市场上的垄断者和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者买方垄断的要素供给函数与边际要素成本: W(L)=a+bL (a,b均为常数,且b>0) MFC=a+2bL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VMP=MFC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不存在123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的供给方面 124 第一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125 一、要素供给 要素供给要素供给要素供给指在各种价格水平下,生产要素所有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 126 二、要素供给者 要素供给者既包括生产者也包括消费者,生产者是中间要素的提供者,消费者是原始要素的提供者对中间要素的供给要根据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来讨论,对原始要素的供给要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来讨论127 三、要素供给原则n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得出的条件是: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公式为:W·dU/dY = dU/dし,即W=MUし/MUY; 在 非 完 全 竞 争 下 公 式 为 :dU/dY·dY/dL=dU/dし ,即MUし/MUY=dY/dL。

      n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得出的条件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即dY/dし= -W128 四、要素供给曲线 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反映的是要素供给量与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它是由价格扩展线推导而来的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也可以是垂直的或向右下方倾斜的,其形状究竟如何取决于消费者效用函数的特点129 第二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 工资率的决定 130 一、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问题是消费者如何决定其全部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两种用途上的分配问题劳动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劳动要素供给量与其价格(工资)之间的关系与一般供给曲线不同,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分131 二、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反方向变化;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同方向变化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导致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同,需求曲线向前上斜,于是劳动供给曲线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开始向后弯曲 132 三、均衡工资的决定三、均衡工资的决定 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即是劳动市场的均衡点,该均衡点决定了劳动的均衡工资和均衡数量。

      因此,均衡工资水平由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133 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土地的供给曲线 和地租的决定和地租的决定 134 一、土地供给曲线一、土地供给曲线 土地供给问题是土地所有者如何将既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在保留自用和供给市场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的的问题假定土地只有供给市场的一种用途,而没有自用用途,则土地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这个结论不仅适用于土地,而且也适用于任何其他要素135 二、地租的决定二、地租的决定 向右下方倾斜的土地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土地供给曲线结合起来,即可决定土地的均衡价格当土地的市场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时,它与土地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土地服务价格为地租136 三、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三、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租金指供给数量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准租金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如果从要素收入中减去一部分收入后并不影响要素供给,则这部分要素收入就是经济租金137 第四节第四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资本的供给曲线 和利息的决定和利息的决定 138 一、资本供给曲线一、资本供给曲线 资本供给问题同土地和劳动的供给问题一样,涉及的是既定资本资源如何在资本供给和自用两种用途之间的分配问题。

      如果假定资本的自用价值等于零,则既定资本资源的供给也是固定的,其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139 二、最优资本拥有二、最优资本拥有量(长期消费决策)(长期消费决策) 最优资本拥有量问题实际上就是确定最优储蓄量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也可以看成是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这就是消费者的长期消费决策问题140 三、利息的决定三、利息的决定 资本的市场需求曲线同商品的需求曲线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资本要素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把资本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综合起来,二者的交点处所决定的即为资本的服务价格利息141 第五节第五节 欧拉定理欧拉定理 142 欧拉定理(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欧拉定理(产量分配净尽定理)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假如社会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则Q = L·MPL+K·MPK欧拉定理只有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才是适用的143 第六节第六节 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 和基尼系数和基尼系数 144 一、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是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对应关系的几何图形,其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145 二、基尼系数 若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等线(450线)之间的面积为“不平等面积”A,洛伦兹曲线与绝对不平等线之间的面积为B,A+B为“完全不平等面积”,则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就是基尼系数,即G=A/(A+B)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146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 第一节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主要是分析研究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这样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二、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是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每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的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

      只有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是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才达到一般均衡147 第二节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在经济学说史上最先充分认识到一般均衡问题的重要性他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并试图解决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 假定整个经济中有H个家户、K个厂商、r个产品、n-r种要素,其价格分别为P1 …,Pr; Pr+1 …,Pn通过对任一家户h在其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过程,可求得它对每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和对每种要素的供给函数将所有H家户对每一种产品的需求和对每一种要素的供给加总起来即得到每一种商品市场需求和每一种要素的市场供给它们均是整个价格体系的函数同理,通过对任意厂商k在其生产函数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过程可求得每一种要素的市场需求和每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它们均是事例价格体系的函数经济体系的一般条件是:所有 r种产品和所有n-r 种要素的市场需求和供给都相等,即:Qid(P1,…Pn)=Qis(P1,…Pn) I=1,…,n在一般均衡条件中,由于可以令一个价格作为“一般等价物”,故只有n-1 个独立需要决定;另一方面,由于瓦尔拉斯定律,也只有 n-1个独立的方程。

      瓦尔拉斯认为,n-1 个独立方程可以唯一的决定 n-1 个未知数,亦即存在有一般均衡148 第三节 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和现状一、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错误瓦尔拉斯通过计算方程数目和未知数数目来证明一般均衡的存在是错误的因为在数学上未知数和方程数相等并不是一级方程有解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一般均衡论企图证明供求相等的均衡不但可以存在于单个的广场而且还可能同时存在于所有的市场它的证明要领带一些极为严峻的假设条件才能成立,因此论证的结果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 二、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的经济学家,用集合论和拓朴学等数学方法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只有在一系列极为严峻的假设条件才能成立 一般均衡论企图证明供求相等的均衡不但可以存在于单个的广场而且还可能同时存在于所有的市场它的证明要领带一些极为严峻的假设条件才能成立,因此论证的结果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 149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福福 利利 经经 济济 学学150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第一节第一节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第二节第二节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第三节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五节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第六节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七节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151 一、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简言之,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 第一节第一节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152 第一节第一节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二、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简言之,规范经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简言之,规范经济学回答济学回答““应当是什么应当是什么””的问题153 第一节第一节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三、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个人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即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福利经策问题即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154 第二节第二节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一、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 多人社会在多种资源配置状态中进行多人社会在多种资源配置状态中进行选择,其中选择,其中A A与与B B是任意两种状态,如果至是任意两种状态,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少有一人认为A A优于优于B B,,没有人认为没有人认为A A劣于劣于B 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 A优于优于B B这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155 第二节第二节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二、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状态的变化是““好好””的,这种以帕累托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标准来衡量为““好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累托改进156 第二节第二节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三、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157 第三节第三节 交换的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 两种既定数量的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两种既定数量的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问题,如图问题,如图11-111-1:: ⅠB ⅠB b bⅡB ⅡB ⅢB ⅢAⅢB ⅢAc c e e ⅠAⅠA ⅡAⅡAO OA AO OB BY YB BY YA AX XA AX XB B158 第三节第三节 交换的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MRSAXY=MRSBXY159 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的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 两种既定数量的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两种既定数量的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分配问题,如图分配问题,如图11-211-2:: ⅠD ⅠD b bⅡD ⅡD ⅢD ⅢCⅢD ⅢCc c e e ⅠCⅠC ⅡCⅡCo oc cL Lc cL LD DK KD Do oD DK Kc c160 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的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MRTSCLK=MRTSDLK161 第五节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一、、生产可能性曲线OXYPP/162 第五节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二、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二、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MRS=MRT163 第六节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MRSAXY = PX / PY MRSBXY = PX / PY消费者效用最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大化条件交换的帕累托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最优条件MRSAXY=MRSBXY164 第六节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MRTSCLK=PL/PK MRTSDLK=PL/PK生产者利润最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条件大化条件生产的帕累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最优条件MRTSCLK=MRTSDLK165 第六节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MRTXY = MCX / MCY MCX / MCY = PX / PY MRSXY = PX / PY消费者效用最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大化条件MRTXY =MRSXY交换和生产的帕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累托最优条件166 结论:结论: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消费者和生产在完全竞争经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优化行为可以使帕累托最优的者的最优化行为可以使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得到满足,整个经济可三个必要条件得到满足,整个经济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有效率的经济。

      必定是最有效率的经济第六节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167 第七节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一、、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 W=W((UA,,UB))168 第七节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 二、阿罗不可能性定理: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的社会福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的社会福利函数169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70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 第二节第二节 外部影响外部影响 第三节第三节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 第四节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171 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一、垄断与低效率、垄断与低效率P2 P F P1 O Q G I H D MR AC=MC Q2 Q1 172 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二、寻租理论二、寻租理论 寻租: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寻租: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获取超额经济利润的活动从而获取超额经济利润的活动。

      173 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递增成本类型递增成本类型MRPcPPmPzQmQcQzMCACD=AROQ图图12-2 对垄断的管制:递增成本对垄断的管制:递增成本174 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n递减成本类型递减成本类型PPmPcPzQmQcQzMCACD=ARMROQ175 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四、反托拉斯法四、反托拉斯法 政府反对垄断的法律规定反托拉斯法政府反对垄断的法律规定反托拉斯法规定,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规定,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的竞争或欺诈行为等,格歧视、不正当的竞争或欺诈行为等,都是违法的,对违法者可以由法院提出都是违法的,对违法者可以由法院提出警告、罚款、改组公司直至判刑警告、罚款、改组公司直至判刑 176 第二节第二节 外部影响外部影响一、外部影响、外部影响n外部影响外部影响是指某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是指某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该行为所产生的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该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不相等。

      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不相等n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称为利益称为外部经济外部经济n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称为成本称为外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 177 第二节第二节 外部影响外部影响 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n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水平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n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水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178 三、外部性的治理三、外部性的治理 1.1.使用税收和津贴使用税收和津贴 2.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3.3.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第二节第二节 外部影响外部影响179 四、科斯定理四、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都是有效率的 第二节第二节 外部影响外部影响180 第三节第三节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一、公共物品一、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增加一名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2.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不能避免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不能避免一些人不付费也可以同样消费公共一些人不付费也可以同样消费公共物品物品181 第三节第三节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二、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二、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如果由竞争市场上私人进行公共物品如果由竞争市场上私人进行生产,其结果只能是低于社会所要生产,其结果只能是低于社会所要求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求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182 第三节第三节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三、成本三、成本—收益分析收益分析 成本成本——收益分析是对某公共物收益分析是对某公共物品投资带来的现值给予估计,然品投资带来的现值给予估计,然后同它预期所需支出的成本相比后同它预期所需支出的成本相比较,以求出该项计划可能产生的较,以求出该项计划可能产生的全部收益与全部成本的比率,根全部收益与全部成本的比率,根据评估结果看该项目是否值得生据评估结果看该项目是否值得生产。

      产 183 第三节第三节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四、公共选择理论四、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方法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来分析、研究政府对公共物品的决策,特别注重研究那些与政府决策,特别注重研究那些与政府行为有关的集体选择问题行为有关的集体选择问题 184 一、信息的不完全性一、信息的不完全性 在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很不完全在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很不完全的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的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而且是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有效地配置它们 第四节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185 第四节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二、二、信息不完全与商品市场信息不完全与商品市场 商品市场上信息少的一方与信商品市场上信息少的一方与信息多的一方做交易时,信息少的一息多的一方做交易时,信息少的一方面对交易对手做逆向选择,逆向方面对交易对手做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可导致效率损失。

      选择可导致效率损失 186 第四节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三、三、信息不完全与保险市场信息不完全与保险市场 保险市场上表现为保险公司的保险市场上表现为保险公司的信息不完全,常发生道德风险,即信息不完全,常发生道德风险,即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采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采取的行动,由此发生的具有私人信取的行动,由此发生的具有私人信息或信息优势的一方故意不采取谨息或信息优势的一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动的情况慎行动的情况 187 第四节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四、四、信息不完全与劳动市场信息不完全与劳动市场 劳动市场上典型特点是招聘劳动市场上典型特点是招聘者的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经济的低者的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经济的低效率 188 第四节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五、五、信息不完全的对策信息不完全的对策 解决信息不完全的办法一是解决信息不完全的办法一是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二是通过某些制度设计使行为人二是通过某些制度设计使行为人约束自己的行动约束自己的行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