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明代后期俺答汗对土默特地区的开发与建设.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2275527
  • 上传时间:2021-12-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7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土默特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范围东起蛮汗山,西至包头察汗脑包, 北沿大青山,南至晋边主要包括现在呼和浩特市四区、土默特左旗、清水河县、 和林县、托克托县和包头市的东河区、土默特右旗等地这一地区北屏阴山,南 临黄河,处于南北、东西交通的枢纽地带,自古以来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可 耕可牧的自然条件,成为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冲突、融汇的重要地区16世纪以后,经过明蒙之间长期的争夺战争,土默特成为俺答汗统领的蒙古土 默特万户的驻牧地俺答汗凭借自己的远见卓识,在政治、经济、思想以及城市 建设等方面采取了具体措施,不仅稳定土默特地区的政局,促进了这一地区农耕 经济的恢复,城市建设的发展,还留下了美岱召、大召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为土默特地区政治、经济发展和文化、城市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一、继续实行万户制,稳定土默特地区政局历史上,土默特地区是多民族活动的地方,在不同的时期各有其名,魏晋时 称敕勒川,隋唐时称白道川,辽金元时称丰州滩明朝初期,土默特地区成为明 军与北元蒙古势力争夺的重要地带,明代曾在这里设立东胜卫进行管理,后因蒙 古诸部势力不断向南扩展,放弃了长城以北的地区,土默特成为蒙古势力范围。

      16世纪初,达延汗统一蒙古,将业已形成的六万户(兀鲁斯),在军事、政治 组织上仍划为左右两翼,重新进行分封右翼三万户为鄂尔多斯万户、永谢布万 户和土默特万户其中,达延汗之孙俺答汗率土默特万户游牧于以丰洲滩(呼和 浩特平原)为中心的地区,土默特由此而得名达延汗去世后,大汗直属部众在大漠南北大规模迁徙游牧的历史结束土默 特等右翼三万户势力日益强大,驻牧于丰州滩的土默特万户俺答汗以阴山两侧为 根据地,北征南掠,并兀良哈,入青海,征瓦刺,掠明塞,威震长城内外随着 俺答汗势力的发展壮大,与蒙古大汉分庭抗争的条件也逐步成熟公元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投奔蒙古的白莲教首领赵全等人"尊俺答为帝〃,〃焚楮赞 呼万岁,如汉天子礼",俺答汗建立金国今美岱召正门(南门)即泰和门上方镶嵌有一块石〃大明金国丙午年戊戌月已巳日庚午时建〃(公元1606年刻)这是大明金国唯一有文字实物可考的城址土默特地区隶属于大明金国的 管辖之下俺答汗建立的金国基本上沿用了蒙古部传统的社会行政军事体制,皇帝称金 汗,之下设左、右二汗,分别统领土默特、鄂尔多斯部,即左汗统领十二土默特, 右汗统辖十二鄂尔多斯汗下设大成台吉、台吉、怡(协理)、宰牙气章京)、 明安兔(千户)、召兔(百户)其中,土默特万户由俺答汗的子孙分领,当时领 地位于〃大同边夕卜,大青山、昭君墓、丰州滩〃之地,西至黄河与鄂尔多斯万户 为邻z东至宣府洗马林边外一带。

      如俺答汗的长子辛爱黄台吉部,占有原察哈尔 万户的部分领地,驻牧于宣府边外兴和(今河北省张北县)之北的小白海、马肺 山一带,为土默特万户的最东边俺答汗第三子铁背台吉之子一大成台吉,驻牧 于山西偏关所边外的西北地区这是土默特万户驻牧地的最西端,隔黄河与鄂尔 多斯万户相望大明金国之下土默特部仍以土绵(万户)、鄂托克(千户)为地 方社会组织,大领地由汗统领,小领地由台吉管理这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的万 户制为基础的行政军事体制,万户领地由若干个鄂托克(干户)组成,而且万户 的首领与所辖各鄂托克的领主之间都有非常密切的血缘关系这种行政管理制度 巩固了达延汗时期〃画地驻牧〃的格局,稳定土默特地区的社会秩序,为土默特 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清代实施盟旗制度奠定基础清代 在此基础上,将土默特地区划分为土默特左、右两旗二、改变单一的游牧经济,恢复、发展土默特地区农业和多种经济自辽、金、元以来,在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土默特的农业、手工业等也逐渐 发展起来元代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路过丰州时,曾载〃(丰州)州人 并用驼毛制毡甚多,各式皆有并恃畜牧务农为生,亦微作工商〃可见,当时 的丰州是一个多种经济并存、较发达的地区。

      16世纪中叶,当俺答汗率土默特 部驻牧丰州滩时,长期的明蒙战争以及蒙古诸部之间的争战已将元代土默特地区 逐渐发展起来的农耕文明摧残殆尽,原有的手工业、商业也遭到严重破坏同时 明朝又用长城将传统农耕区屏障起来,断绝了与蒙古的通贡互市关系,使北方草 原失去了对农业的依赖为了保证蒙古族的继续发展,弥补单一游牧经济的不足, 俺答汗一方面遣使求贡,努力建立与中原地区正常的贸易关系,另一方面,开始 积极探索一条引进农耕、自给自足的道路16世纪中叶z大量汉族人口涌入土默特地区,其中有不堪负担明朝沉重赋役的贫苦农民,也有不满明朝腐败统治铤而走险的边民、士兵和白莲教教徒再 加上,蒙古军队攻略明边,"岁掠华人以千万计〃隆庆末年土默特地区汉民有 五万这些来到草原的汉人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劳动资源,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 术与文化,为丰州川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俺答汗是一位有远见的蒙 古族领袖,在多次求贡失败的情况下,决定发展丰州川农耕经济1546年(嘉 靖二十五年)四月z ”俺答、阿不孩及兀慎娘子(俺答汗夫人即三娘子)见砖塔 城,用牛二損耕城,约五六顷,所种皆谷、黍、薯、秫、康子,又治窑一座〃 为此,他有意识地改善被虏汉人的待遇,还〃择其狡者,与之妻室,生长男女, 以系其心。

      〃于是,许多汉人与蒙古族人民在黑河、灰河之间的土默川上,开辟 良田,种植粮食,使丰州川重又出现了 〃开云田丰州地万顷,连村数百〃的繁荣 景象至万历初,土默特地区〃一望平川,无山破溪涧之险,耕种市廛,花柳蔬,与中国无异",农业发展水平接近内地在农业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丰州 川的畜牧业和手工业也发展起来,畜牧业在品种上既有传统的牛羊马,还有鸡、 豚、鹅,兼具草原和内地的特点手工业在封贡以后,产品岀现镀银鞍辔,镀金 撒袋,也有了长足进步俺答汗发展丰州川的农业是蒙古社会发展史的一大盛举,是土默特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的大胆靠近它使丰州川再度半农半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困扰蒙古游牧部落的粮食问题,如明代萧大亨《北虏风俗•耕猎》载〃今观诸 夷耕种,与我塞下不甚相远,其耕具有牛有犁,其种子有麦有谷有黍,此等传来 已久,非始于今日惟瓜、瓠、茄、芥、葱、韭之类,则自款贡以来,种种具备 使土默特部〃仰食板升收获〃这就改变了土默特蒙古部单一的畜牧经济结构, 为蒙古游牧民族向先进的农耕文明迈进树立了典范 対蒙古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稳 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土默特地区处在典型的生态环境脆 弱带,自古以来就是以畜牧业为主、农牧业交错存在的地区。

      明代后期俺答汗对 土默特农业的开垦,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在组织上是无序的,耕作技术也是粗放 式的,虽然对当时土默特地区生态环境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是因为开发的规模 有限清以后,大规模的移民开垦甚至滥垦,使得土默特地区的草原、森林遭到 掠夺性的破坏,如大青山,于乾隆朝〃森林更为减少",至民国时〃多为荒山秃 岭,仅少数地方有疏密不等的灌木丛〃导致这一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地 沙化面积逐渐增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在这里,我们赞赏的是俺答汗创 新、发展蒙古族经济的勇气和胆识,并不是当时开垦农耕的方式,对于土默特地 区的开发还应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 三、兴建大板升、归化城,推进土默特地区城市建设的历程俺答汗登上蒙古政治舞台后,以丰州滩为根据地,大力振兴土默特部为使 之成为当时蒙古各部中最强盛的部落集团,称雄于全蒙古,俺答汗适应本民族发 展的需要,在开发土默特农业经济的同时,还积极吸取汉族先进的建筑文化,注 重城市建设”努力将土默特地区建成漠南蒙古政治中心当时来到蒙地汉族人,除农业劳动者外,还有一批富有才干与具有较高手工业技能的汉人如丘富:〃教为城堡宫室,布满丰州川"“(赵)全多略善谋,(李)自馨谙文字。

      〃俺答汗非常注重发挥这些人的管理能力与技术特长,先后提拔丘富、赵全、李自馨等 人为首领这些人一方面组织农耕,一方面带领汉族工匠"筑城建墩,构宫殿甚宏丽……,曰板升板升者,华言〃城"也〃由此可见,这些有才能的汉 族民众构成了丰州滩板升最早的一批经营者,也成为土默特地区城市建设的主力 军俺答汗是T立开明的蒙古族领袖,在保持最高领导权的条件下,把板升交给 富有农业生产与管理经验的汉人头目进行统治,是他成功开发丰州丿11一个重要的 决策在他正确领导下,板升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效,规模迅速扩大”由最初的上 千人至封贡前发展到〃大小板升汉人可五万余人,其间白莲教可一万人;夷二千 余人随着板升的规模扩大,俺答汗利用这些汉族能工巧匠,先后在土默特地 区创建了大板升城、归化城作为统治中心大板升城建于1565年(嘉靖四十四 年)汉人头目赵全、李自馨等又遣汉族工匠重“修大板升城,创起长朝殿九重…… 天会怒,大风从西南起,梁折,击主谋宋艮儿等八人俺)答畏,弗敢居" 翌年,大规模扩建,〃采大木十围以上,复起朝殿与寝殿,凡七重,东南建仓房 三重,城上起滴水楼五重,会画工绘龙凤五彩,艳甚〃规模宏伟大板升城位于 土默特西部今包头土右旗一带,是当时土默特政治中心,直到归化城建成。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随着与明朝封贡互市的实现,俺答汗下令选择 大青山以南、大小黑河之滨的”吉祥地面修建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池,作 为蒙汉贸易的中心为了确保新城的建设规模与水平,他召集土默特各部的首领 和蒙汉各族群众” 〃共议以无比精工修筑此城”” 〃仿照失陷之(元)大都修建 库库河屯〃万历三年(1575年)城池建成,明万历帝〃赐城名’归化’" 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又与三娘子再次扩建归化城,修筑了一座规模宏伟 的外城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一直居住在归化城,继续维护着与明朝的友好关 系,所以归化城在民间也被称为"三娘子城〃 o归化城的规模与华丽超过了土默 特部原政治、经济中心大板升,只可惜此城于清初已毁于战火康熙年间高其焯 曾作《青城怀古》:〃筑城绝塞跨冈陵,门启重关殿百重,宴罢白沉千丈月,猎 回红上六街灯"从中可知归化城的规模和繁华明代后期俺答汗在土默特地区营建城池,是当时蒙古地区的一件大事它标 志着俺答汗对土默特地区的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进一步推进了土默特地区城 市化的进程,为现代城市的建设奠走基础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王朝 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包围了原城东、南、西三面。

      在取得了对准鳴 尔部战争胜利后,又增建了一座防城即新城,清王朝命名此城为〃绥远城〃 o绥 远城建成后,清王朝移山西右卫之建威将军驻此,附近居住的蒙汉人民大量涌入 城中,商业贸易不断发展,绥远城很快成为漠南蒙古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 日的呼和浩特城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不仅如此,土默特地区城市 建设,也促进了蒙、汉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归化城建成后,不仅是土默 特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成为蒙、汉、藏各族以及蒙古各部之间交流的中心,这对 于土默特地区形成既有中原文化传统,又具有浓厚地方、民族特色的新型区域性 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四、引进喇嘛教,使土默特地区成为漠南蒙古重要的传教中心16世纪50年代,俺答汗已成为右翼三万户实际上的盟主他已不满足于〃土谢图彻辰汗〃意为〃全蒙古所倚恃的聪明大汗〃的尊称,而要统一蒙古诸都、 取代大汗,〃永长北方诸部〃但蒙古汗统嫡长继承制的传统观念却使他不能 嫗越,陈旧的以信奉天命为特征的萨满教也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因此,俺答汗希望有崭新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支持他的政治目的而黄教〃轮回转世"的 伦理学说,正好适应了蒙古封建领主建立并维护汗权的政治需要万历六年 (1578年)五月十五日,俺答汗与格鲁派宗教领袖索南嘉措在青海察卜恰勒庙 会晤,并在蒙、藏、维、汉等各族人众多达十万人参加的盛大法会,举行庄严的 入教仪式/开创了蒙藏关系史和蒙古佛教史的新时期。

      俺答坦汗是一位富有统治经验的统治者,为了利用喇嘛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