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辞职数据分析.doc
7页公务员辞职数据分析导读导读:本文通过分析2015-2017年部委辞职公务员的原因,希望可以 对国家公务员干部任用机制、干部选拔机制、公务员报考和公务员职 业规划有一定的借鉴一、部委公务员辞职数量分析近几年随着职业选择的多元化和纪检监察的深入推进,部委公务员曾经被贴的“高学历”“高地位”“高人脉”被取而代之,“当官 就别想发财”“当公务员就别想过富日子”的意识已经深入每一位 部委公务员的心中高风险”“高压力”“透明身”已经成为当今 部委公务员的新标签近三年从部委辞职的公务员已经逐渐见诸报 端,从厅级官员梅永红辞职加入民企华大基因,到处级干部、北大才 子刘仕君辞职加入中民投,到普通科级干部辞职的新闻已经越来越备 大家接受下面笔者分析下近几年部委公务员辞职的分布、原因和相 关建议,希望可以为部委公务员和新入职的公务员提供理性思考:部委辞职的特点分布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了解,仅国务院某部委去年上半年辞职的公务员就多达20余人,其中大多数为副处级以上官员这一数 字超过了该部委前年全年辞职人数的总和商务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现公布2016年商务部机关辞职和取消录用人员名单(共25人),正式宣布商务部与下列人员终止任用关系。
通过媒体数据可以发现:部 委公务员辞职较之前增长很多,业务类部委基本每个部委都有公务员 辞职二)现实数据笔者接触过几个部委辞职,科技部、外交部、发改委、财政部辞职的几个兄弟年龄一般都在四十岁左右,大部分都是处级岗位(含 非领导职务),辞职后多数从事投资、管理类的岗位共青团中央厅 级干部褚峰辞职加入华图教育集团,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辞职加 入网络公司党群辞职的数量相对业务类部委要较少提拔年限与收入是影响公务员安心工作的主要原因因为中央部委的年轻公务员都是近几年毕业的硕士博士(当然 有些岗位是否需要硕士博士,这个有争论但部分部委很多岗位,博 士入职都需要带两年才能胜任工作,那些简单岗位都是外聘的行政秘 书),比较的参照系应该是他们作企业(国企、民企、外企)和经商 的同学,而不应该泛泛的比较全社会正处是兵头将尾,副处以下没有决策权,副厅以上提 拔几乎凭运气,因此以止处为基点谈按照中组部干部管理规定,硕 士研究生毕业7年为提拔副处最低年限,副处2年为提拔正处最低年 限,也就是说硕士毕业后理论上至少9年才能提正处,按硕士毕业 25岁算,提到止处至少34岁;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两个级别各延 迟1年就算非常非常快了,即硕士毕业11年,36岁(大家想想在企 业工作的对应收入)。
有些最年轻的正处是北大本科、美国名校博士、国际机构 工作数年,作为特聘引进的也35 了; 土鳖硕士博士中最快的也差不 太多,但70年代末的这波多数还是正科、少数副处、极少数正处正处税后实得到手10000左右,公积金口己和单位各交1000左 右,季度奖年终奖加班费统统没有(公务员体系中根本没有这个说法, 这个是绝对的,只要提到上述有三项的,肯定为误传;事业单位和企 业单位可能有,大家不要搞混了),年终多发一个月工资(但是比平 吋的月工资少一些,不知道是怎么算的)原來节假日有点福利劳保 (都是不值钱的东西,全年大概1000多吧不到1200),目前已取 消据笔者所知,这些人在业务部门的正处几乎没有,因为这些部 几乎也没有微观审批权、正处没有最终决策权、业务部门不管人事和 财务二)生计问题是困扰公务员最大困难单位宿舍根本不够,再说了谁愿意30多了还和其他人挤集体宿舍,好像有北京市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但没人要,因为位置偏、价格贵(和市场价几乎相当)、质量差(缺少必要家具电器灶具)、无服务、 不稳定(好像只能用2年)分房子遥遥无期,有些部上上次分是99年,上次分是11年11年某部分了 15套在通州,整个部大排名 350多名(据说还有部分人因为知道没有希望就未报名),分到房子 的好像都是复转军人(因为排名打分中工龄最重要,复转军人工龄从 初高中毕业参军算起,普通公招人员至少差了高中大学硕士博士 12 年工龄、每年2分、共24分,博士比高中毕业多加3分,正处比无 级别多加3分,哈哈哈哈哈哈),那几个最快的37岁土鳖博士正处 排名都在80名到100名。
根据目前趋势,中央部委福利分房估计更 难了吧,哈哈中央部委收入大概副科6500、正科7500、副处9000、正 处10000,大家想想北京的生活成本,房租(根本别提房价了)、交 通、吃饭、服装、子女入托上学、父母养老医疗,如果夫妻都是公务 员就彻底悲催了现在部委公务员生计情况可分几种:一是年龄大、工作早、分到房子了,甚至夫妻分到了几套 房子,因此生活还算小康;二是家世很好,家里买房买车和补贴家用,因此生活无忧;三是夫妻另-方在企业或经商,那就靠老婆了(部委公务员工 资是老婆的1/10是很正常的,一般大学同学、同时参加工作都是这 种情况;而且工作时间越长、级别越高,差距就越大);四是悲催硬撑着,试算两个35岁副处公务员夫妻,月 收入12000,房租5000 (差不多的二居恐怕都不够,生小孩、接父母, 你敢吗?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中央部委一名年轻副厅不敢生小孩,因 为房子问题,真心同感),小孩吃穿1500 学1500,夫妻吃1000? 穿1000?交通500?通讯费500?水电气暖费1000?,已经用完,真心不够啊上述第一类比例较大(40%?),但多数知识结构落后、 已经无法承担重要业务工作(这点也不怪他们自己,很多都是很好的 人、当年也很优秀、也为国家奉献了青春;但是我们不注意培养员工 能力而只讲奉献,他们知识结构落后的原因不在他们自身,把他们当 作冗余人员全开掉也不合适啊);后三类各约20%,但第四类流失率 较高,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大进大出特点。
第四类在新聘任员工中比例较大,但辞职比例也较高,因 此存量中比例并不高这点和政治、道德无关,你个人作公务员可以 安贫乐道,但是你忍心父母养老医疗只能最差、家乡还是老房子没有 暖气、北京没有房子而远离子女吗?你忍心自己女朋友老婆(她学历 才识气质容貌又不比她的女同学差)跟着租房居无定所、吃饭只能路 边摊、买衣只能淘宝、上班只能挤公交吗?你忍心口己子女吃国产的 三聚氧胺奶粉、穿淘宝没有质检的服装、上不入流的托儿所小学中学 吗?经常有人说,公务员待遇不好可以走人啊,每年这么多 人报考呢,这反证了公务员待遇还是好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任何单 位招聘报考人数都非常多,因为现在毕业生都是双向选择吗,报个名 就是一份简历成本1元;同时,大家对部委公务员情况存在普遍的严 重的错误预期(网上流传着种种荒谬到无逻辑的传说),进入部委后 又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部委工作会有很多沉淀成本),但实际上目 前业务类部辞职是比较多的如果家世不是特别好,建议毕业后不要到部委工作,至少不要双 方都到部委工作部委里有几个时点(按硕士毕业参加工作算)辞职 人数较集中一是工作刚三年左右,发现不对立即走人,成本就是三年 时间,主要收获是北京户口和少许部委经验;二是丁作七八年刚提了副处,成本是七八年时间及对应 收入(量化为300万?),主耍收获是政府办事流程熟悉、较多专业 政策知识、级别可作为谈判筹码;三是工作十二三年刚提了正处,成本是十二三年时间及对 应收入(量化为800万?),主要收获是人脉较广、政府办事流程熟 悉、专业知识和政策趋势了解、级别可作为谈判筹码;四是工作二十年以上、向上提拔无望、正处或副处(副 处以下没有出去的资本,只能在部委养老了,这构成了上述第一类人 主体)、年龄四十五以上。
到了副厅以上基本上就是组织安排了,很 少自己辞职跳槽的(当然也有例外,有一个是我很佩服的师兄,专业 知识、管理能力、为人做事都很突出)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在北京从国家部委辞职 的官员,进入企业后,收入基木上都可以翻上五六倍一位刚辞职去 外企的正科级官员告诉记者,他现在的年薪是30万,是他原来的十 倍备注:本文有些文字来源网络,仅供参考题外话其实挺为人才队伍担心的,部委要求的工作能力和提供 的薪酬水平之间严重不匹配,长期必然影响部委工作质量我们是业 务处室,除了怀孕的女同志之外,真的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 用春节前有一个多月,我天天八九点离开办公室七点到办公室,有 一个星期天天十二点离开办公室、冋家洗个澡换换衣服睡两三个小 时、六点回到办公室;任务不停地来,每个人手上都三四个活,我要 不停分辨各个任务的重要程度,然后告诉经办人哪个重点办(其实任 务都挺重要的,但我也没办法)而且春节前后同学聚会,很伤部委 公务员的士气,其他同学都是奥迪Q5、Amani (我们有钱也可能不会 去买,但问题是我们没钱啊)、全家澳洲旅游(当然夏天他们就会带 来全家欧美游的消息,我父母还没出过国呢!! !)、小孩每年15 万的国际小学(我们一年工资都不够)、换了大房子(我们连小房子 都没有呢)、给父母在郊区买了别墅等等。
压力大、收入低导致了人员流失,而且大多是那些能力强、业 务熟、能干肯干的业务骨干;这两年我们局辞职的各个级别都有,科 级基本上收入涨5倍左右、副处10倍左右、止处15倍左右大家开玩笑“一年脱贫,三年致富;两年买房,五年置业;奥拓出去,奥迪回来;宝来出去,宝马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