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年级经典诵读.doc
16页低年级经典诵读《弟子规》东兴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弟子规》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全书共 360 句(1080 字)二、教学目的: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三、教学内容:《弟子规》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流利背诵难点: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五、学习时间:每周安排两节诵读时间,平均每次课学习 12 句六、方法措施: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第二至三周:学习朝起对第四至五周学习“对饮食”第六至八周学习“事勿忙”第九至十二周学习“凡出言”第十三至十五周学习“见人善”第十六至十八周学习“凡是人”第十九周学习“人不闲”课 题 第 13 课 “谨”之“朝起早”学习目标1、复习“出则弟”。
2、会背“谨”之“朝起早”,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3、懂得珍惜时间重点 会读、会背难点 理解意义,懂得珍惜时间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背诵“尊长前” 2、复习“出则弟”3、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4、说说你是怎样与朋友相处的二、学习“谨”之“朝起早”1、听泛读“谨”之“朝起早”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2、教师领读3、学生试读4、指名读5、齐读6、同桌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7、小组竞赛背诵三、了解意思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应早起晚睡,光阴易逝,应及时把握,珍惜青春四、讲故事:中国古代有许多珍惜时间的故事,像“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等,都是古人抓紧时间发奋苦读的典范《囊萤读书》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夏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他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照明灯」车胤不断苦读,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后来还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员;那时候,每逢举行甚么集会或庆祝活动,如果车胤没有到场,大家就觉得扫兴五、作 业1、复习“出则弟”2、背诵“朝早起”课 题 第 14 课 “谨”之“晨必盥”学习目标1、背诵“朝早起”2、学习“谨”之“晨必盥”,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3、养成勤盥洗,衣冠整洁的好习惯重点 会读、会背难点 养成勤盥洗,衣冠整洁的好习惯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二、学习“谨”之“晨必盥”1、听泛读“谨”之“晨必盥”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2、教师领读3、学生试读4、指名读5、齐读6、同桌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7、小组竞赛背诵三、了解意思1、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漱口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2、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平整,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回家后,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3、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穿衣服注重的是整洁,不必讲究衣服的昂贵华丽穿着应考虑自己的身分及场合,更要衡量家庭的经济状况四、联系实际:1、讲讲自己的生活习惯早上你是怎样起床的?谁给你穿衣服?刷牙、洗脸吗?衣服是否整洁?2、讨论:怎样养成勤盥洗、穿着整洁的习惯?3、教师小结五、作 业课 题 第 15 课 “谨”之“对饮食”学习目标1、复习“晨必盥”2、学习“谨”之“对饮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3、养成不挑食,不饮酒的饮食习惯重点 会读、会背难点 养成不挑食,不饮酒的饮食习惯教具准备 播放器教学一、检查作业1、齐声背诵“晨必盥” 2、说说自己洗的什么衣服,是怎样洗的二、学习“谨”之“对饮食”1、听泛读“谨”之“对饮食”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1、背诵“晨必盥”2、练习洗自己的小衣服 过程教学过程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4、指名读5、齐读6、同桌练习背诵7、小组竞赛背诵三、了解意思1、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日常饮食不挑剔偏食,适可而止,不要过量年少时不可饮酒,喝醉了丑态毕露,最是丑事2、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走路时脚步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行礼问候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脚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不要斜着身子靠在墙上,坐着时不可以伸长双腿, 腿更不可以抖动四、联系实际:1、说说自己的饮食:喜欢吃哪些东西?挑食吗?应该怎样做?2、说说饮酒带来的危害?3、走路、坐的姿态理解“坐有坐相,站有站相”4、教师小结五、练习背诵1、自由背 2、同桌背 3、检查六、作 业1、背诵“对饮食” 2、回家练习走路的姿态、端坐课 题 第 16 课 “谨”之“缓揭帘”学习目标1、复习“对饮食”2、学习“谨”之“缓揭帘”,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3、在生活中养成文明言行的习惯重点 会读、会背难点 在生活中养成文明言行的习惯教具准备 播放器教学一、检查作业1、齐声背诵“对饮食” 2、是否为父母捶背二、学习“谨”之“缓揭帘 ”1、听泛读“谨”之“缓揭帘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过程教学过程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4、指名读 5、齐读6、同桌练习背诵7、小组竞赛背诵三、了解意思1、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进门时揭帘子的动作要轻缓,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与物品的边角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东西的一样小心谨慎进到没人的房间里,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随便2、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做事不要急忙慌张,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应付了事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是非之地,坚决不接近对于邪恶怪僻、荒诞不经的事情决不过问四、联系实际:1、说说自己是怎样开门、关门的?2、说说应该怎样端菜、盛饭?3、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应该怎样做?课 题 第 17 课 “谨”之“将入门”学习目标1、复习“缓揭帘”2、学习“谨”之“将入门”,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3、养成敲门的习惯,用人东西要有借有还重点 会读、会背难点 养成敲门的习惯,用人东西要有借有还教具准备 播放器教一、检查作业1、齐声背诵“缓揭帘” 2、说说自己是怎样端菜、盛饭的?二、学习“谨”之“将入门”1、听泛读“谨”之“将入门”4、看见有人打架闹事应该怎样做?5、教师小结。
五、背诵1、自由背 2、同桌背 3、检查六、作 业1、背诵“缓揭帘”2、回家练习端菜、盛饭 学过程教学过程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6、同桌练习背诵7、小组竞赛背诵三、了解意思1、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屋内是否有人,不要冒失闯入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提高声音,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 假使屋里的人问你是谁,应说出名字,不要只说“吾”或是“我”,让人无法知道到底是谁2、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勿悭借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先请求允许如果没有征得人家的同意 ,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别人借用你的东西,如果有,一定不要吝啬四、联系实际:1、到别人家时应怎样做?进门时应先敲门,进他人房间也应打招呼2、用别人东西应怎样做?征求别人意见,同意了才能用,借了要及时还3、教师小结五、背诵1、自由背 2、同桌背 3、检查六、作 业背诵“将入门”。
课 题 第 18 课 “信”之“凡出言”学习目标1、复习“将入门”2、学习“信”之“凡出言”,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3、养成讲信用、不撒谎、不传谣言的习惯重点 会读、会背难点 养成讲信用、不撒谎、不传谣言的习惯教具准备 播放器教一、检查作业齐声背诵“将入门” 二、学习“信”之“凡出言”1、听泛读“信”之“凡出言”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学过程教学过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刻薄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4、指名读 5、齐读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三、了解意思1、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遵守承诺欺骗或花言巧语之类的伎俩,绝不能去做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应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2、刻薄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刻薄的言语,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还未了解真相之前 ,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任意传播四、讲故事:一 天 , 爸 爸 把 全 家 人 在 一 起 , 他 严 肃 的 把 每 一 个 人 都 看 了 一 眼 说 :“谁 砍 了 我 的 苹 果 树 ? 你 们 可 知 我 用 多 少 钱 买 的 。
”大 家 你 看 看 我 ,我 看 看 你 , 有 的 小 声 议 论 , 有 的 说 : “不 是 我 ”只 有 华 盛 顿 在 那 里不 说 话 原 来 , 他 吓 坏 了 , 没 想 到 自 己 闯 了 大 祸 , 前 几 天 , 父 亲 买 了 一 把新 斧 头 , 他 想 看 这 把 斧 头 结 不 结 实 他 就 来 到 花 园 里 , 花 园 里 种 了 许 多 苹果 树 , 他 就 向 一 棵 苹 果 树 砍 去 , 上 面 马 上 有 了 几 个 深 深 的 口 子 这 时 , 华程 盛 顿 想 : “我 要 不 要 说 实 话 呢 ? ”他 非 常 害 怕 , 真 想 不 说 实 话 突然,华盛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