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解剖学:8.腹壁.ppt
14页一、腹壁的层次一、腹壁的层次(一)皮肤(一)皮肤腹前外侧壁腹前外侧壁 薄,富有弹性,可作为薄,富有弹性,可作为皮瓣移植的供区皮瓣移植的供区特点:特点:1.1.感觉神经呈节段性分布感觉神经呈节段性分布2.2.靠近正中线为血管神经靠近正中线为血管神经 的末梢(二)浅筋膜(二)浅筋膜 肚脐平面以下的肚脐平面以下的浅筋膜分为两层:浅筋膜分为两层:浅层:浅层:CamperCamper筋膜筋膜 (富含脂肪)(富含脂肪)深层:深层:ScarpaScarpa筋膜筋膜 (富含弹性纤维)(富含弹性纤维)(三)肌层(三)肌层 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 腔隙韧带腔隙韧带 耻骨梳韧带耻骨梳韧带1 1、腹壁的肌肉、腹壁的肌肉((1 1)腹直肌)腹直肌((2 2)腹外斜肌)腹外斜肌((3 3)腹内斜肌)腹内斜肌((4 4)腹横肌)腹横肌 腹股沟镰(联合腱)腹股沟镰(联合腱)2 2、局部结构、局部结构((1 1)腹直肌鞘、弓状线)腹直肌鞘、弓状线((2 2)腹白线)腹白线((3 3)腹股沟管)腹股沟管位置:位置: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长约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长约4 4至至5cm5cm两口两口::腹股沟管内口(深环、腹环)腹股沟管内口(深环、腹环) 腹股沟管外口(浅环、皮下环)腹股沟管外口(浅环、皮下环)四壁四壁::前壁(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前壁(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 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下壁(腹股沟韧带) 内容物:内容物:男性男性——精索精索 女性女性——子宫圆韧带子宫圆韧带斜疝斜疝腹股沟三角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海氏三角)腹壁下动脉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构构成成腹前外侧壁最薄弱处腹前外侧壁最薄弱处“直疝直疝”(四)腹横筋膜(四)腹横筋膜 参与形成以下结构:参与形成以下结构: 腹股沟管后壁腹股沟管后壁 腹股沟管深环腹股沟管深环 (五)腹膜外组织(五)腹膜外组织 又称:腹膜外脂肪又称:腹膜外脂肪 腹膜后隙腹膜后隙(六)壁腹膜(六)壁腹膜(一)浅层的血管和神经(一)浅层的血管和神经二、腹壁的血管和神经二、腹壁的血管和神经1 1、肚脐平面以上、肚脐平面以上浅浅A A:肋间后动脉的分支:肋间后动脉的分支浅浅V V:脐周静脉网、胸腹壁静脉:脐周静脉网、胸腹壁静脉2 2、肚脐平面以下、肚脐平面以下浅浅A A:腹壁浅:腹壁浅A A、旋髂浅、旋髂浅A A浅浅V V:与浅动脉同名:与浅动脉同名(二)深层的血管和神经(二)深层的血管和神经1.1.腹壁上动脉腹壁上动脉2.2.腹壁下动脉腹壁下动脉3.3.旋髂深动脉旋髂深动脉4. 4. 髂腹下神经髂腹下神经肌支:支配腹壁三块扁肌。
肌支:支配腹壁三块扁肌皮支:分布于下腹部、腹股沟区及臀外侧区皮支:分布于下腹部、腹股沟区及臀外侧区肌支:支配腹壁三块扁肌肌支:支配腹壁三块扁肌皮支:皮支:穿经腹股沟管穿经腹股沟管,分布于腹股沟、阴囊或大阴唇的皮肤分布于腹股沟、阴囊或大阴唇的皮肤5. 5. 髂腹股沟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支:生殖支:穿经腹股沟管穿经腹股沟管,分布于阴囊或大阴唇的皮肤分布于阴囊或大阴唇的皮肤股股 支:经腹股沟韧带深面下行至股三角的皮肤支:经腹股沟韧带深面下行至股三角的皮肤生殖股神经生殖股神经6. 6. 生殖股神经生殖股神经学学 习习 要要 点点1.1. 腹壁的层次;腹壁的层次;2.2. 腹直肌鞘的构成及弓状线;腹直肌鞘的构成及弓状线;3.3. 腹股沟管的位置、两口四壁及内容物;腹股沟管的位置、两口四壁及内容物;4.4. 腹股沟三角腹股沟三角5.5. 直疝与斜疝直疝与斜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