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联盟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秦都模式”.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育联盟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秦都模式” “三年的‘捆绑式发展’摸索之路,使我们农村小学布满了新鲜的血液,也使我们农村学校既保存着固有的‘乡村敦厚’,又增加了现代的‘都市高雅’〞咸阳市秦都区双照中心小学校长魏喜乐说,“通过联盟发展,我们学校的办学视野开阔了,老师的专业化成长步伐加快了,学生更自信了,校园也更漂亮了〞 双照中心小学的变化得益于秦都区推行的“中小学教育发展联盟〞2022年10月,在借鉴北京、浙江、辽宁等地区“教育集团化〞先进阅历的基础上,秦都区结合区域实际,创新均衡教育发展模式,组建并推行“中小学教育发展联盟〞几年来,以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秦都区实行行政推动和城区学校带动“双轮驱动〞策略,教育发展联盟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层面,实现了学校全覆盖,区域教育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突破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瓶颈 秦都区是咸阳市中心城区,近年来,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物质资源与教师人力资源分化严重,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现象显现 “全区6万多名中小学生,其中外县籍、外学区学生人数就达2万多,占到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秦都区教育局副局长雷瑛说,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很迫切,近年来“择校热〞升温,“随着教育改革摸索的不断深入,我区将目标定位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 为实现区域内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秦都区教育局在借鉴北京、浙江、辽宁等地区“教育集团化〞先进阅历和西安市“大学区〞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区组建中小学教育发展联盟在地情上,我区既有城区又有农村;在教情上,城区既有优质学校又有薄弱学校所以,我们经过专心研究决定,以‘联盟体’格局架构,这样更符合实际〞秦都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城乡教育发展联盟的总体目标是:依托名优学校的资源优势,提升、推进和发展农村学校、优化城市薄弱学校,通过3~5年的实践摸索,实现教育理念、资源、方法、成果和利益共享,使80%学校成为标准化学校,逐步实现“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优质量〞的秦都教育发展目标 为此,秦都区主要采取“城区学校+农村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的方式,组建中小学教育发展联盟优质学校为联盟总校,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为联盟分校联盟内各成员学校法人、校名和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原则上保持人、财、物独立联盟总校要起主导引领和指导作用,各成员分校要依照联盟总校《中小学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及工作目标和计划,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参与实践、总结阅历、共享成果总校与分校要相互输出理念、阅历、师资、成果和校园文化等。
2022年10月,结合区域实际状况,秦都区教育局在全区共组建中小学教育发展联盟总校29所,联盟分校46所其中高中教育发展联盟总校4个、初中教育发展联盟总校12个、小学教育发展联盟总校13个 据介绍,教育发展联盟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管理资源双向交流联盟总校在尊重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自主权基础上,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在学校日常管理、制度建设、师资优化配置、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已有的优势和阅历,移植辐射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通过校长沙龙、联盟论坛、现场观摩等形式,交流学校管理策略,使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品位不断提升联盟内成员学校的校长、中层干部可根据工作需要相互列席成员校的校务会议,参与成员校际之间开展的重大活动区局要求联盟总校和分校管理层每学年至少要有一名人员举行双向交流联盟总校每学年至少派出一名具有一定管理阅历的班子成员到分校指导学校管理工作,分校每学年派一名班子成员到总校挂职锻炼联盟总校班子成员到分校管理业绩要作为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据 二是师资队伍双向交流中小学发展联盟建立教师互派交流机制:联盟总校每学年按不低于5%的比例分派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开展为期一年以上的支教活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每学年按不低于5%的比例分派教师到优质学校顶岗锻炼;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要按一定比例带头交流。
通过教研协作、校本研修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一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学骨干,合理解决联盟内各校教师结构性矛盾,促进师资力气均衡分布和发展建立优质学校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支教档案,区教育局把教师支教业绩作为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凡城区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假如没有一年以上农村工作或支教经历,不能申报和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 三是统筹部署相关活动联盟校实施“捆绑式〞发展机制,逐步在联盟内学校实施和推行“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安排教师、统一课程资源、统一教学活动、统一组织备课、统一校本研修、统一教师培训、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鼓舞〞(简称“十统一〞)联盟总校负责统一安排大型教育教学等重大活动,要切实整合资源,充分表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努力提高校际活动的实效性联盟总校要制订联盟教科研总体计划,分校共同参与教科研活动,实现联动互通联盟内学校每两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或教研活动,每学期要组织两次以上的校际大型活动,营造校际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促进联盟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细化措施,构建合作共活力制 秦都区实行行政推动和城区学校带动的“双轮驱动〞策略,教育联盟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层面。
结合教育发展联盟实施过程中的实际状况,2022年初,该区将联盟总校调整到24所,分校扩增到72所,实现了全区学校全覆盖 为了充分发挥联盟发展的优势,秦都区采取比较式发展、捆绑式评价,使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十统一〞的基础上,各联盟以“七个一体化〞为手段,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监测一体化:在实施联盟教学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保持统一的教学进度,实行统一的教学监测,建立统一的教学管理档案,保证联盟内学校教学工作的协调一致要求每学期在联盟校内至少在两个年级两科中开展学科竞赛活动,促进优等生培养及综合素质提高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