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生理论看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docx
4页从共生理论看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 内容Reference:作为生态科学的重要理论,共生理论强调种群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本文尝试运用共生理论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相关原理对教师、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思考共生理论对师生协调发展的启示Keys:共生理论 教师 学生 师生关系共生理论是研究复杂种群之间信息传递、合作共生的模式,其合作与协调机理与师生协调发展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因此,共生理论可以作为师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一.共生理论的内涵共生概念是指生活在一起不同种属的一个或多个动植物之间相互利用对方特性和自己的特性一同生活的现象,是相互性的活体营养关系随着对共生理论研究的深入,20世纪50年代,共生思想已不为生物学家所独享,其逐步引起了人类学家、生态学家、甚至政治学家的关注,一些源于生物界的共生概念和方法在诸多领域内得到运用和实施共生理论包括三个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关系);共生环境二.师生之间的共生理论分析(一)共生单元分析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生物共生的物质条件师生活动是两个共生单元由于长期受“以教师为中心”的影响,师生之间比较紧张,两者之间信息、能量交流并没有处于最佳状态。
这阻碍了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如果在师生共生系统中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两者的协调发展,否则就会干扰师生协调发展二)共生模式分析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共生模式可以分为寄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寄生是共生系统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特点在于共生单元之间一般不产生新能量,能量由寄主向寄生者单向流动与寄生相似的是在“教师主体”的影响下,学生对教师表现出明显的寄生偏利共生是寄生向互惠共生转化的中间类[来自Www.lW]型,其特点是对一方无害而对另一方有利互惠共生的特点在于共生单元之间产生新能量,且新能量在共生[来自www.LW]单元之间分配,存在双方利益交流机制,这些生态因子良好的流通促进了双方的均衡发展互惠共生是共生系统最优的发展模式,而这也正是师生协调发展所需要的模式三)共生环境分析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师生之间的共生环境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共生环境对师生之间的协调发展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类:正向、中性和反向环境中性和反向环境都不能给师生之间协调发展带来益处,反向环境甚至还会阻碍、破坏师生之间协调发展。
三,共生理论对师生关系协调发展的启示(一)提高共生单元相关度师生在教育内容方面要结成授受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要注意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尊重学生,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样师生在教学中形成朋友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影响下,师生关系和谐,学习效率提高二)构建互惠共生模式寄生及偏利共生模式只能使一方获得利益而另一方不能,不存在能量及信息的交流,所以共生系统很难实现师生要协调发展,互惠共生模式是最好的选择教师要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和研究学生存在于教师教育生活的每一个空间三)优化共生环境共生理论认为,正向环境是推动共生单元形成共生系统的环境但在师生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反向环境,因此要优化师生发展的共生环境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角色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对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运用新教学方式推动角色的顺利转变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要是聆听与记录这带来的后果是师生处于对立的位置,其相互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不良关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真正来到学生中间,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步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