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选修六: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案含答案.doc
12页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习目标定位] 1.举例(以石油为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3.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状况,说出煤炭资源在利用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对石油的消费量不断加大,很难寻找石油的替代品,石油短缺①阻碍经济增长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②资源利用率;开发替代能源,降低能源消费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加强石油资源的③勘探,增加可采④储量;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建立石油⑤储备体系思维活动1.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宣布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中国石化企业投巨资收购海外油气田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到海外投资开发油气田,不仅可以替代油气进口,补充国内油气工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国际油气资源和油气市场,保证我国油气的正常供应二、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1.地下开采(1)环境问题:开采后形成的地下空间使矿区周围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地下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被破坏,继而引起⑥断裂、⑦塌陷,甚至地表⑧整体下沉。
2)方法:沉陷问题处理最可靠的方法是用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采空区,但填充材料并非随处可得,填充采空区工程量浩大,填充矿井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⑩代价2.露天开采(1)环境问题:因大规模地挖掘,地表⑪覆地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剥离后的⑫土体或岩石占用了大量土地,并造成土地退化2)方法:开掘时尽量保护好⑬地表土层,或者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⑭复垦和再种植等复垦的土地短期内植物⑮生长困难,破坏的土地整理和恢复成本高,且难以恢复如初三、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1.煤炭资源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地区分布广泛煤炭资源作为能源,其利用也带来若干环境问题,如煤炭燃烧释放⑯CO2和⑰SO2,以及⑱热污染等2.改进煤炭资源利用方式,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1)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⑲直接燃烧的数量,增加煤炭用于发电、制气等⑳二次能源生产的数量2)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3)加快废弃矿石的利用,变废为宝思维活动2.面对数量如此巨大的煤矸石,如何将煤矸石变废为宝?答案 ①用于发电、烧砖、辅路、填充塌陷区;②从中提炼有用物质探究点一 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探究活动 经济发展能源先行。
人们把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地命名为“石油心脏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近的地区叫做“内需求月型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远的地区叫做“外需求月型地带”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下列各地区,位于图中“石油心脏地带”的是(多选)( )A.中东(主要是波斯湾沿岸国家)B.拉美(墨西哥、委内瑞拉等)C.北非(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D.俄罗斯E.亚洲(中国、印尼等)F.北美(美国、加拿大等)G.西欧(英国、挪威等)(2)“石油心脏地带”内的国家油气生产与消费的对比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美国国内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为什么还要将其列入“外需求月型地带”?(4)我国虽然位于油气地缘经济格局的________地带内,但随着经济向前发展,国内油气供应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今后,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个矛盾?答案 (1)ACD(2)生产大于消费(3)美国经济发达,石油需求量大,中东石油质优价廉,掠夺海外石油资源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战略方针4)“内需型”及石油心脏 ①加强勘探工作,开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②实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加强同中亚、非洲、俄罗斯等国家地区的合作,进口该地石油;③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④加大对替代性能源的开发力度;⑤将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反思归纳 石油资源耗竭(1)能源问题源于三个不平衡:①能源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②能源生产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③能源消费在地区上的不平衡这三种不平衡在世界主要能源——石油上表现最为突出2)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石油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并逐渐因消费而耗竭;二是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石油消费日益增加两者结合,将使石油供应出现短缺,价格上扬,冲击石化工业,甚至阻碍经济增长,这些均构成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迁移应用1 下列属于世界著名的产油国的是( )A.印尼、伊拉克 B.南非、委内瑞拉C.南非、巴西 D.俄罗斯、日本答案 A解析 世界主要的油田集中在两个地带:在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在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所以A项正确B项和C项中的南非石油资源贫乏,委内瑞拉盛产石油;D项中的俄罗斯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国,但日本石油资源缺乏,需大量进口石油探究点二 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探究活动 读“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很多矿区都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什么?(2)露天煤矿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有哪些?(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什么?(4)复垦对该区的环境有什么作用?答案 (1)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
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祼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4)通过复垦可以恢复因开矿破坏的植被,从而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反思归纳 煤炭开采、运输、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环境问题保护措施开采地下开采容易导致岩层变形、移动乃至被破坏,继而引起断裂、塌陷,甚至地表沉陷;地上建筑物毁损矿井回填(用碎石、沙、矸石等)露天开采容易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剥离后的土体或岩石堆放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土地退化;废石或尾砂堆放易造成水污染和粉煤灰污染矿区复垦;保护水资源运输粉尘污染利用燃烧释放的粉尘、CO2和SO2、热污染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并导致全球变暖建坑口电站;优化用煤结构,推广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迁移应用2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前后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列举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该地区会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2)简述解决该地区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答案 (1)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等2)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土地复垦,植树种草;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
解析 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当地新建了铁路,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破坏植被,进而引发水土流失问题;而煤矿的开挖会出现地下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以及地下水的污染等中国目前的石油产量已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另一方面,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只有30天,而美日等发达国家均为150天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当前我国原油进口主要来自( )A.东南亚 B.俄罗斯C.波斯湾地区 D.拉美地区2.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是( )①在海外大力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⑤答案 1.C 2.B解析 第1题,我国的原油进口主要来自于中东波斯湾地区第2题,③不属于“开源”的范畴煤炭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着时代及科技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下图,回答3~4题3.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利用的方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4.用煤发电(火电站)与水力发电(水电站)的主要不同是(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B.水电站污染空气,火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答案 3.B 4.C解析 煤炭现阶段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
用煤发电会污染空气,且成本高水电站虽然建设周期长、投资大,但运转时投资少、无污染,综合效益高5.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A国可能是( )A.印度 B.巴基斯坦C.以色列 D.伊朗(2)读图乙,2001年以来,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形成这种特点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少这种依赖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 (1)D(2)逐渐提高 本国石油资源不足,经济持续增长,石油需求量增大 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石油需求;②采用新技术,节能降耗;③积极开发利用石油的替代能源[基础过关]经过多年努力,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煤炭液化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今后5~10年,我国将以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山西等省区为基地,加快推进“煤变油”战略的实施据此回答1~2题1.我国将“煤变油”基地设在内蒙古、陕西、山西的原因是( )A.交通便利 B.科技发达C.劳动力丰富 D.接近原料产地2.我国启动“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①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煤变油”战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③减少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 ④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答案 1.D 2.B解析 以“煤变油”技术的应用为背景,结合我国的石油资源状况考查我国将“煤变油”技术列为国家重要课题的主要原因。
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是我国的产煤大省,煤炭资源丰富,但我国的煤炭资源并没有过剩目前,我国石油储备一期四个基地(浙江镇海、浙江舟山、青岛黄岛、辽宁大连)已基本建成正积极推进石油储备二期基地建设据此完成3~4题3.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①确保国家石油的不间断供给 ②平抑国内油价的异常波动 ③加快石油加工产业链的发展 ④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首批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海运条件优越 ②国防安全的需要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石油工业发达的城市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答案 3.A 4.D解析 第3题,石油储备主要是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售储备平抑油价第4题,首批储备基地主要建设在沿海港口和主要城市附近,主要是考虑海运和消费的需求5.下列由于煤炭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采煤导致地下采空区地面塌陷B.堆积如山的煤矸石自燃C.煤炭运输中的粉尘污染D.火电站造成的空气污染答案 A解析 B、C、D三项都会在煤的开发利用中造成大气污染B项中的煤矸石堆积会造成固体废弃物的污染,自燃会造成大气污染。
6.下列采矿过程中的哪一环节能造成水污染( )①采掘 ②运输 ③废矿石堆放 ④表土剥离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