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谈《赤壁赋》中的细节描写.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1392045
  • 上传时间:2022-05-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1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谈《赤壁赋》中的细节描写    张杨苏轼是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仅擅长以凝练的语言描绘宏大的景象,还十分擅长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事物最典型的特征下面,笔者就谈谈《赤壁赋》中的细节描写,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文章的美一、关于水的细节描写水是文章中非常动人的景色苏子不仅从宏观上充分表现出了水之浩荡,还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水之柔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波不兴”四个字写出了月下江面的静谧美正值初秋,苏子与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风清月明,极目望去,只见清冷的月晖遍洒江面微风自江面拂过,水面上漾起一层层涟漪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雾气缓缓从江中升起,横亘于江面之上,在月光的映照之下,江面一片波光粼粼,仿佛已经与浩瀚无垠的夜空连为一体寥寥数语,写出了水之态、水之势,尽显水之神韵,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赤壁月下的图景固然别有一番意韵,但若无苏子的妙笔,我们又如何能见到这样一幅景象呢?苏子笔下的水静到极致,浩渺无边,令人想要捕捉却又无处着手写水的词句看似粗犷,细细品就能感受到其中的细腻温润之美白露”虽常见,但“白露横江”的景象却不是人人都见过的;“水光”本来就美,但“水光接天”的景象更美苏子以一组四言短句充分写出了水之意韵。

      在《赤壁赋》中,直接写水的词句并不多,但每一处都非常细腻,使人读来仿佛置身于秋月之下,置身于氤氲的水雾之中,极目望去,水色与夜色全然融合,难分彼此……二、关于箫声的细节描写“客有吹洞箫者,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箫声呜咽,似幽怨,又似倾慕,仿佛有谁在低声哭泣耳听苍凉的箫声,眼看浩渺的烟波,众人不禁心荡神摇一曲终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箫声原本无形,苏子却用“缕”来形容,让人顿觉那凄迷的箫声似乎从未消散,一直在众人耳边回荡接着,他描绘箫声带给众人的独特感受:“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两句与箫声并无直接关联,主要是描绘箫声带给人的感受潜蛟原本伏于深渊,听到这样的箫声便开始起舞;嫠妇原本居于孤舟之中,听到这样的箫声也会自伤身世,潸然泪下可见,这箫声是非常感人的,从侧面展现了客人技艺之高超箫声不像水那般可触可见,苏子却赋予箫声以独特的形体,借箫声给人带来的听觉感受来加深读者的印象,非常巧妙三、关于人的细节描写在《赤壁賦》中,“客”与苏子同样重要,苏子在写水、箫的同时,也细致地描写了“客”和“己”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客人的箫声让苏子格外惆怅,不由得收敛了笑意,端正坐姿,十分严肃地询问客人:“何为其然也?”面对苏子的询问,客人并未隐瞒,而是实言相告。

      客人以三国时期的曹操作比,叹息天地万物之无穷,而自己有如沧海之一栗,转瞬便会消逝听完客人的话,苏子也坦然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皆已有主,若不是自己的,不当取唯有这天上的明月与江上的清风,是我们应该尽情享受的苏子的话令客人心中豁然开朗,“客喜而笑,洗盏更酌”目睹清风明月之景,客人不禁想起当年曹孟德横槊赋诗,率领百万大军与蜀吴在赤壁一带大战的情景,因此唏嘘感慨,并通过箫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惆怅苏子却通过自己的警言妙语,解开了客人的心结,让客人转忧为喜,“相与枕籍乎舟中”苏子写人,重在写情,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反映其悲、愁、喜总之,《赤壁赋》的细节描写有其独到之处作者正是通过细节描写再现了赤壁一带的秀美风光,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客”与“己”之间的对答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打动了无数的读者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中学)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