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大学生参与养老机构老年痴呆老年人非药物志愿者服务问题及对策.docx
7页医学院大学生参与养老机构老年痴呆老年人非药物志愿者服务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我国老年痴呆老年人的照护成为养老机构照护难点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志愿服务积极性不高,需要切实发挥医学院大学生专业优势,促进其参与养老机构志愿者服务,能提高其自身实践水平,同时也能满足社会需求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养老服务目前我国老年痴呆老年人总人数约达 1 千万,占全球的 20%,是全球老年痴呆老年人数目最多的国家[1] 老年痴呆老年人有70%~90%在疾病进展中会出现精神行为症状,表现为具有攻击性、易激惹,表现为毁物、大喊大叫,打人,骂人等,其病程通常持续5 ~ 20 年,成为许多国家家庭和社会的主要卫生保健和社会问题早在2002 年,共青团中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活动”,体现了团中央对志愿者开展养老服务的重视,及希望更好地发挥志愿者作用、切实解决养老服务问题的愿望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政府教育部门的进一步重视,如何促进医学院大学生参与养老机构老年痴呆老年人志愿者服务,提高自身实践水平,满足社会需求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1 老年痴呆老年人照护现状目前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老年人的治疗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照顾者常常将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老人隔离并且给予过度的药物治疗另一方面,老年痴呆老人由于被隔离缺少社会联系和有意义的活动,其精神行为症状往往会加重因此,国内外社会各界对老年痴呆老人精神行为症状的非药物干预的关注越来越多国际上关于老年痴呆的非药物干预包括芳香疗法,音乐疗法,舞蹈疗法,动物辅助治疗、多感官刺激等其中以蒙台梭利教育原则为基础设计个性化活动方案的干预能更有效减少老年痴呆老人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促进其积极情感的增长[2]蒙台梭利型非药物干预对于老年痴呆老年人的干预效果较好,但是以蒙台梭利原则为基础的个性化一对一活动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来施行关于志愿者的研究表明,让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和可能被孤立的老年人一起活动是切实可行的,只要做好活动中的培训、监管和支持工作,对有痴呆和有复杂需求的老年人来说,志愿者能弥补养老机构及社区照护系统的不足国内对痴呆老人采用非药物干预的研究不少,其中很多研究值得临床与社区相关医疗机构的借鉴推广[3]这些非药物干预都需要照护者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需要相当的人力来执行,这对于我国养老机构目前养老护理员文化层次水平低、人力资源匮乏的现状来说是一大难题。
2 高校大学生参与养老机构志愿者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教育方针看,2015年教育部发布《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我国大学的志愿者活动近几年发展迅速, 正在向规范化、法制化迈进,高校大学生成为志愿服务的主要参与主体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研究表明,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而目前我国的志愿养老服务尚处于初级阶段[6]2.1 国内大学生参与养老机构志愿者服务存在的问题2.1.1 大学生志愿者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杨敏等[7]在江苏省便利抽样调查了120家养老机构,其中只有32 家(26.7%)养老机构偶尔(每月≤1 次)接受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显示养老机构已开展志愿服务项目排名前3的是院内陪同(读书、看报等静态活动)、志愿者文艺表演、打扫卫生,开展少的服务项目包括个性化服务、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另外,大学生往往因为和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地域语言、社会文化上的差异,缺乏沟通技能、心理护理知识、共情能力,难以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感同身受,不容易和老年人找到共同话题及产生共鸣,造成和老人沟通的障碍总的来说,大学生专业志愿者缺少专业技能、沟通技能和实践经验,在服务和照料方面的技能较差,不能很好地照顾老年人。
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没有心理、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老年人的服务范围有限,导致志愿者的服务质量不高[4]2.1.3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积极性缺乏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积极性缺乏,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志愿服务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准入机制[6],大学里面普遍缺乏志愿者服务相关组织管理和制度规范,学校与养老机构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在工作对接上存在许多问题,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时间安排欠缺合理;对志愿者的考核与管理也相对松散,志愿团队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性大,从而影响志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8]其次,大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即便建立起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在操作上仍面临经费问题和绩效评估等问题,使志愿者缺乏持续提供服务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志愿者的活动积极性和服务热情[5]2.2 国内医学院大学生参与养老机构志愿者服务的对策2.2.1 志愿养老服务宜充分发挥医学院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养老机构志愿服务有着特殊要求比如,要求在医疗、基本护理方面具备专业知识,能对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料、疾病照料以及有应对老人突发情况的能力医学院学生由于具备医疗护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够发挥医学专业优势,已成为老年服务志愿者的主要来源[6]在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重,养老机构老年痴呆老人人数众多,照护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医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如能在原有专业知识基础上经过相关培训后参与老年痴呆老年人非药物干预,将能填补老年痴呆老人照护资源不足的问题。
医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服务与保健、护理、康复等专业的学生有能力对老年痴呆老人进行蒙台梭利型非药物的综合干预2.2.2 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规范国际上志愿者服务呈蓬勃发展之势,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国外各大学都非常关注青年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要提高国内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就应当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课程或毕业的硬性条件,建立高校志愿服务的社团或是服务平台,完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相关制度、规范和激励机制医学院大学生参与养老机构志愿者服务,一方面能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能为老年人提供康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服务,控制或延缓老年性疾病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参考文献:1. 董晓欣,郭春燕,赵凌波.我国老年痴呆老年人照护服务现状及其优化策略.卫生经济研究,2017(1):47-49.2. 林晓莉,王君俏. 老年期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当代护士. 2014,(1):1-33. 何青玲,杨玉宇. 高校大学生参与养老机构志愿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研究. 改革与开放,2019,11:60-624. 杨敏,刘珂,鲁林,等. 养老机构接受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和需求调查. 护理研究,2019,33(23):4156-41605. 蒲海旭,张银华,陈杨,等. 护理本科生参与养老机构志愿服务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现代临床护理,2021.20 (1):58-636. 卢沛. 医学生志愿者团队对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9.[基 金 项 目] * 本课题是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康复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 2019XK021。
[ 学院医学院护理系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老年护理,护理教育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