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教案故宫博物院.docx
6页14、教案故宫博物院14故宫博物院教案”14、故宫博物院教材分析《故宫博物院》原是一篇导游的解说词,用来介绍故宫的,为此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很明显的空间顺序同时因为其实解说词,对于故宫的介绍是有详有略的,这样也形成了文章的一大特色:详略得当的文章布局学生分析就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基本上他们是没有到过故宫的,而这一篇作为解说词的说明文就能有详有略的带领学生领略故宫的风采配上多媒体的图画,我想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应该会挺高的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学生自己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做到能正确读写以及理解“磬、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这7个生字词2、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难点:说明文空间顺序立足点的确立以及具体空间顺序的方位词的把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图)同学们,知道这是中国哪个旅游景点吗?对了,这是故宫,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居住的地方它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听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很想到故宫一游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故宫,去深入了解故宫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作者)二、整体感知全文1、师:本文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来在《地理知识》杂志刊载,选入教材时作了部分删改,可以看作一篇解说词,属于说明文现在请同学们听一遍录音,边听边给不认识字词注上拼音2、师:听了全文录音,相信同学们对故宫也有了一定的印象想在再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按课文内容填写这张故宫布局图看谁填的又快又准3、师:填完这张故宫布局图,同学们又没有想过作者在介绍故宫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有关说明文说明顺序的知识明确: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4、师:现在回到刚才那个问题: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5、师: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明确: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 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三、重点分析太和殿,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1、老师提问:作者重点介绍了故宫的哪个宫殿?学生回答:太和殿。
2、老师提问:课文哪些段落是介绍太和殿的?学生回答:5、6、7、8段阅读太和殿部分,探究下列问题: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太和殿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详细介绍?3、太和殿的主要的装饰物是什么?为什么以它作主要的装饰物?(一)、学生阅读太和殿部分,探究: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太和殿的?说明顺序怎样?教师步步引导:1、第5自然段是介绍了太和殿的什么呢?明确:说明了太和殿的高、面积、屋顶、殿檐、额枋、梁柱、圆柱、窗、门、台基2、师:具体的说明顺序?(明确:从上到下3、师这些是介绍太和殿的什么呢?(明确:外观4、师:那么这里介绍太和殿外观的立足点在哪?(明确:太和殿前的台基上师归纳:阅读按空间顺序写的文章,要求:1)具体介绍了哪些事物;2)具体的说明顺序怎样;3)介绍了哪一方面的内容;4)立足点在哪里5、师:根据刚刚老师分析的这种方法,现在第6自然段同桌之间讨论,这一自然段:1)事物;2)具体顺序(要求在书上圈上方位词)3)内容;4)立足点 明确:⑴方台、宝座、龙屏、柱、蟠龙;⑵是按空间顺序说明的,先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再向两旁介绍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导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为中心点向周围展开,介绍上部装饰;⑶介绍的是内景;⑷立足点是大殿正中的朱漆方台。
6、师介绍那么多的事物,哪个介绍得最详细?明确:龙7、师:为什么对龙的描述有10次之多?明确: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是突出皇权的威严8、师:第七自然段,介绍了太和殿的什么?明确:位置9、师:太和殿的位置在哪里?明确:紫禁城的中轴线上10、师: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明确:为了突出皇权11、师:第八自然段,介绍了太和殿的什么?明确:作用12、师:太和殿有什么用呢?明确: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小结:可见,作者写故宫博物院着重写了太和殿,从文章的剪裁角度来看,属于详写板书(投影片出示): 太 和 殿第5段(外观) 高 屋顶 上 圆柱 外面积 殿檐 窗额枋 门梁柱 下 台基 第6 段(内景)(正中)方台(上面)宝座(背后)龙屏(两旁)柱(顶中)蟠龙 内第7 段(位置)中轴线第8 段(用途)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分析立足点具体空间顺序 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13、师: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详细介绍?明确: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四、课堂小结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五、板书设计14故宫博物院_教案14故宫博物院黄传惕教学目标1.了解故宫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2.学习本文按照空间顺序,详略有致的说明事物的写法 3.学习本文简......14 《故宫博物院》教案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掌握文中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3、方位词语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并......故宫博物院教案《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体会这类说明文的条理性。
2.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3.了解故宫博物院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故宫博物院》教案14、故宫博物院学习目标:一、了解故宫的相关知识二、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围绕特征来说明的三、理清本文所运用的空间顺序四、理解作者文章中所蕴涵的褒贬......《故宫博物院》教案《故宫博物院》教案一、导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就会有不同风格的建筑如藏族的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物,它将宫殿、寺庙与灵塔融于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