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学案四(无答案)北师大版 (2).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3901589
  • 上传时间:2017-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8.8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用心 爱心 专心 1八年级单元复习学案四第四单元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No.[复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①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②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③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④知道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史实;⑤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⑥知道重庆谈判的史实;⑦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理解层次:①了解西安事变的史实,认识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②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考点导学]1、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a.时间:1931 年 9 月 18 日b.借口:柳条湖事件c.结果:东北沦陷d.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开展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2、西安事变a.时间:1936 年 12 月 12 日,b.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c.目的:为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d.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e.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3、七七事变用心 爱心 专心 2a.时间:1937 年 7 月 7 日,又称卢沟桥事变b.标志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4、南京大屠杀1937 年 12 月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内,屠杀中国居民达 30 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5、台儿庄战役1938 年春,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歼敌 1 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6、百团大战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 年 8 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其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它的辉煌战绩,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7、抗日战争的胜利①日本的无条件投降: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取得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8、重庆谈判①原因:a.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b.美国支持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但为赢得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假意和谈c.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②时间:1945 年 8 月——10 月③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等④结果:签订“双十协定”9、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 年夏,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威胁国民党用心 爱心 专心 3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10、三大战役名称 指挥员 参战部队 影响 意义辽沈战役 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战役中,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1、渡江战役①时间:1949 年 4 月②战线: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渡江作战③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12、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违背民意,坚持独裁,发动内战,失去民心;而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与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与支持。

      ②人民解放战争中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③人民解放军作战英勇顽强,有正确的战略战术[目标测评]用心 爱心 专心 4一、选择1、05 的 9 月 18 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但它又是极不寻常的日子下图是一位同学在这天画的一幅画,你认为它反映的主题应是(  )A.月映华夏魂 腾飞中国龙B.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C.雄鸡舞蝉娟 两岸一家亲D.奋臂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2、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粉碎亲日派企图C、实现全民族抗日      D、寻找发展时机3、张学良的传记公布于世后,引起海内外华人极大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他曾经是(  ) A.九一八事变的见证者 B.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 C.重庆谈判的参与者 D.西安事变的发动者 4、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中国开始转人局部抗战 B.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C.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一次大胜利D.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开始5、“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请判断这是什么战役(  )A.卢沟桥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6、 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战役时间 指挥者 组织兵力 破坏交通线 摧毁日伪军据点1940 年 8—12 月 彭德怀 100 多个团 2000 多公里 近 3000 个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淞沪会战用心 爱心 专心 57、1937 年 12 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的砍杀百人比赛,这件事发生在(  )A、九一八事变中        B、旅顺大屠杀中C、七七事变中         D、南京大屠杀中8、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间,中国抵御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三元里抗英 B.甲午战争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9、下列有关重庆谈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蒋介石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B、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谈判C、通过谈判,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D、通过谈判,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10、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三江……”毛泽东这首诗描绘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2、1949 年 4 月,宣告国民党在大陆 22 年统治覆灭的历史事件是人民解放军解放( )A、北平     B、天津    C、南京    D、广州二、材料解析13、阅读下列材料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人先后拜了三位老师,即:欧美、日本和苏俄。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 1861 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摘自深圳商报 2000 年 1 月 2 日《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回答:(1)作者认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 1861 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请分别说明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用心 爱心 专心 6(2)概述中国以欧美、日本和苏俄为师的主要内容和成就参考答案:(1)自强——洋务运动;变法——戊戌变法;革命——辛亥革命2)以欧美为师——是指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政治制度,倡导民主和科学(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主要成就: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或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3)以日本为师---是指实行维新变法,在不触动封建根基的前提下走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4)以苏俄为师——是指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或社会主义道路)其主要成就是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简答题14.举出历史上国共关系的两个典型事例说明“合则两利”再举出国共关系史上两个典型事例说明“分而两伤”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合则两利:⑴1924 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⑵1937 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分而两伤:⑴1927 年,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形成了十年内战的局面;⑵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给全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形成海峡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⑦坚决拥护和积极宣传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热爱祖国,努力学习;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的言行作斗争15.初三年级同学以“国共关系及其历史启示”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次分裂这两次分裂造成了什么相同的恶果?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2 月 16 日,国民政府颁布讨伐令:“张学良背叛党国,劫持统帅,业经褫(剥夺)本兼各职,……乃犹不自悔悟,……反将所部集中西安,负隅抗命,……本国人民,国深愤慨。

      政府……不得不命令讨伐,着讨逆军司令何应钦迅速指挥国民,扫荡叛逆,以靖凶氛,而维国本——1936 年 12 月 17 日南京《中央日报》请回答:用心 爱心 专心 7⑴“张学良背叛党国,劫持统帅”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发生于什么时候?原因有哪些? ⑵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各派态度如何?中共主张怎样解决此事件?为什么? ⑶该事件最终解决的历史意义如何?16、阅读下列材料: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回答:(1)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真实目的是什么?(2)毛泽东去重庆的意图是什么?(3)文中的“陪都”是什么地方?(4)谈判的结果如何?17.阅读下列材料: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共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回答:(1)这是谁下达的命令?(2)哪一事件为这一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3)进军令下达后,人民解放军有何军事行动?结果如何?18.阅读下列材料:陈毅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

      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回答:(1)结合课本内容判断一下,陈毅这首诗记述的是哪一次战役?(2)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情景?(3)这一战役的意义是什么?四、简答题1.请比较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和渡江战役在战役目标和作用上有什么不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