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皇甫冉《送魏十六还苏州》诗词赏析.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3518560
  • 上传时间:2022-0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3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皇甫冉《送魏十六还苏州》诗词赏析 送魏十六还苏州 唐代:皇甫冉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译文 秋天沉沉的夜色下送君归去,蟋蟀鸣声切切不堪入耳 明日你将乘船回毗陵,到那时,回首姑苏,所见将唯有一片白云 解释 苏州: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苏州,以姑苏山得名大业初复为吴州,又改吴郡,唐武德四年(621)又改苏州 沉沉:形容夜色浓重 阴虫:秋季鸣虫,指蟋蟀 切切:形容虫的鸣声凄切 毗(pí)陵: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曾改常州为毗陵郡 姑苏:苏州的别称 白云:意为友人去后只剩下一片空虚感觉 赏析 这首送别短章,写得明白晓畅而又感情深挚,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伤感,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这两句写诗人在秋夜沉沉的晚上,听着蟋蟀(即“阴虫”。

      南朝宋颜延年《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夜蝉当夏急,阴虫先秋闻切切的鸣叫声,想到自己明天就要与友人分别,心情特别沉重 在写法上,这两句真实地写出了送别时那种黯然神伤的环境,通过环境的烘染,把马上离别的愁绪表达得动听有致秋夜”,点出送别的时间秋天气氛肃杀,特殊是在秋天的晚上,原来就简单勾起对朋友的思念,而偏偏在此时,自己却要送好友离去此送君”三字,字字透出送别时的凄苦之情沉沉”二字,一方面从视觉着笔,写在船上观察四野茫茫,黑夜深深,无边无际,什么也看不清;另一方面写出了的心情相当沉重,可谓一箭双雕同时,又从听觉着笔,写两岸草丛中蟋蟀的鸣叫,“切切”的叫声似在相互倾诉,又似在低低饮泣,这哀痛的秋声,使马上离别的人不忍卒闻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选取了最能代表秋夜伤怀的景物,穿插描写,虽没有明说送别的愁苦,然而经过环境的渲染,这种愁苦详细形象,伸手可触,真正做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这两句以想象中的明天,与此时的秋夜作比照,进一步表达了离情别绪想:今夜,虽然有离别的愁苦,但究竟还没有分手,还可以在一起倾心叙谈。

      而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到明天,当我再在这只船中回望你所在的苏州时,那就见不到你了,唯见到满天的白云到那时,凄然孤独之情,肯定比今晚更深更浓 这两句看似在写明日的白天,其实仍是在写今晚的秋夜,通过这样别出心裁的安排,更为深刻地表达出秋夜送别的难分难舍 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的“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虚”是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留恋、孤寂和感伤) 全诗构造奇妙,语虽平淡而意味深长叠字的运用使诗读来琅琅上口,富于声情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