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民族音乐中的美学特质.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190090750
  • 上传时间:2021-08-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2.7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民族音乐中的美学特质   一、中国民族音乐中传统文化的体现   中国民族音乐来源于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建立在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之上,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统一的体现,更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每一个民族均具有自身独特的音乐与文化,作为人类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其所具有的民族音乐形式更是承载着其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具有一定的美学品质中国民族音乐中更是体现着传统思维模式与道德理念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会左右着民族人民看待事物所应产生的一种思维习惯与审美趋向,这种思维模式是在长期的文化背景的熏陶下产生的,体现出文化现象的一种深层特质,作用于民族科学、伦理、哲学等等多个领域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讲究“天道”与“人道”,注重“天人合一”这种哲学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民族音乐的构成与演化在古代,民族音乐成为统治者安定社会,为其歌功颂德的工具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年代,孔子所提倡的“礼”与“乐”,以及在政治上所提倡的“封土建邦”和在文化上所倡导的“制礼作乐”,其实质是在维护宗法血缘制度,安定社会秩序   中国民族音乐中极大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同时也是音乐美学领域中极具美学内涵的范畴。

      传统文化中的“和”是指一种哲学思想,讲究的是一种长短互补且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模式,在辩证思想中具备一定的和谐统一精神这一独具特色的美学范畴极大提升了中国民族音乐中所具备的思想与人文内涵,也使中国民族音乐具备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音乐的美学品质中国民族音乐中所具备的音声之和是指相互矛盾的事物中总会有相互统一的一面,中和是指各个组成部分均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各种声响均呈现出一种和谐之感民族音乐中所体现出的这种和谐的审美思想是对民族音乐中所体现的思想与人文内涵的一种和谐表现我们所熟知的音乐由多种元素构成,不同的声响,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思想情感中都会呈现出一种“和”的审美观   从音乐美学的角度看,中国民族音乐中所展现的是一种极具哲学的和谐美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多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文本进行体现,更多表现的是一种具有思想内涵的传统内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内容便是一种具有描述性的内容以及由音响来进行展现的具有逻辑性的内容两种不同的展现方式体现在音乐中却是相一致的,均体现出一种具有幻化思想的多元内容中国民族音乐同时具备一种体现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艺术审美意境这种基于感性的审美体验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凝结出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

      中国民族音乐产生于民间,并广泛流传于社会中,其中凝结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与风俗人情,记载着民族历史在我国民族音乐中总能展现人民大众对于传统音乐文化情怀的归属感,对于民族价值观念的一种审美认同感   此外,在民族音乐中能够感受到民族情感始终与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相互融合,重礼教、以乐从礼的观念在中国民族音乐美学中所展现的则是情感的表达与伦理道德,甚至是社会、政治合二为一,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民族音乐的社会功能民族音乐除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经验之外,还能够产生一种民族情感的体验与反应这样的反应过程所产生的民族感具有一定的民族独特规律,这样的规律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形成,通过民族音乐本体形态所反应出的一种民族精神能引发人们一定的民族意识,并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总之,在中国民族音乐中所具备的社会性使得民族音乐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意境美   中国民族音乐讲究一种意境美,正是这种独特的意境之美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具有一种虚实相生、阴阳相辅的意境,最为典型的便是二胡作品《二泉映月》,如泣如诉的旋律,时而静谧时而刚劲,在情景交融中赋予独特的美感《二泉映月》中的主题音乐运用较简单的旋律音型将创作者在经历漫长人生之后所产生的人生感怀给予详细描述,其中既有凄凉、孤独又有一种符合大自然无形韵律的水乳交融,使得听众在聆听到如此悲凉的旋律后对于自己的人生开始反思。

      此时表现出的便是中国民族音乐所独具的深刻的哲学涵义民族音乐在独具一种美感时还会产生一种空灵之美,听众在对声音有着独特审美感受之时,会悟出一种深刻的哲理,并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内涵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空灵之美是对老子“大音希声”审美观的正确诠释,老子在此处所指出的声音,并不只是一种无声之音,更是在讲音乐会创造一种悠远朦胧的意境,“虚”的意境之美中有“道”的存在,只有得“道”才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正如琵琶曲《霸王卸甲》作品取材于楚汉垓下之战,将楚霸王项羽在交战中的失利以及别姬自刎的悲剧故事淋漓尽致的展现,运用中国民族音乐中特定的定音方式及定音技巧将作品中速度与力度及音响的更替变化进行重新创编,以期产生一种强烈的戏剧性效果《霸王卸甲》一曲可看做是一种武曲,具有较强的写实性与叙事性,其中侧重表达了内在的情意,从全曲不同的段落中可看出不同的情绪,从多角度揭示了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在将该作品的音乐本体特征进行详细剖析之后,会对其创作特点及创作意图有更为全面的理解,从而曲子的文化内涵能够跃然纸上,当演奏者运用中国民族乐器将该作品展现时,作品中不同寻常的故事便会变得更具一种美感,听众所能感受到的不仅是琵琶艺术的魅力更是民族音乐的美。

         中国传统音乐中所具备的意境美,其中带有一定的思想性意境的本质特征便是生命的律动,在律动中展示生命的美中国民族音乐虽然有别于西乐,不像西乐能够运用和声、复调等将音乐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中国民族音乐运用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将独具内涵的带有生命律动感的音乐展现在听众面前如果说西方音乐是相对稳定的,那么中国民族音乐便是流动的,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从一种律动中感受到社会、人生中的真谛在民族审美心理中会将对艺术意境的感知转化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从《乐记》中“音由心生”的观点中可窥探一斑在民族音乐的审美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内心的感受,注重自身的审美取向,并对音乐本质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在心中产生一种心灵律动,真切感受民族音乐所带来的动人的生命旋律民族音乐被广泛运用于多种场合,如庆祝典礼、宗教活动、祭祀活动等等,无论在何种场合中均能够召唤我们的情绪,引导人们去崇敬、去哀悼它会使人兴奋,亦会使人悲伤,能够使人在斗志昂扬的状态中奋勇向前,同样会使人在悲伤中潸然泪下人们在聆听过程中会产生对于此种音乐相应的情绪,能够将这种情绪转化为一种生命的韵律  三、中国民族音乐中音乐本体的美学体现   中国民族音乐中具有一种审美体验,其中包含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当中国人在聆听过程中往往会将民族音乐当做是一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对象来进行聆听,在欣赏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忘我的审美意境。

      许多传世的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其原因就在于作品中所产生的一种神韵与情态与生命息息相关正如无数人在听到略带悲壮的国乐时会泪流满面,进而引发对生命的多重思考,这正是中国民族音乐本体形态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乐曲讲述了公元前2世纪楚汉在垓下之战中,汉军用十面埋伏的战争方法击败楚军的战争场面该作品运用中国民族乐器将对战争情节的模仿做到了丝丝入扣乐曲辉煌与雄伟的风格向听众还原了两军对峙的场面,向听众传达了啼泣无从的悲壮情感   该作品的第一部分将汉军在大战前所进行的演习进行详细描述,展现了汉军雄浑威武的阵容曲子的开始部分通过模拟战鼓声及号角声将紧张的战争气氛进行描述,给人一种即将拉开战争序幕的紧张感随着乐曲的进行战争的持续升温,最后到战争的结束,项王败阵,乌江自刎,此时的曲调令人肝肠寸断,将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予以细腻的刻画,并将项羽诀别虞姬时的悲泣心情深入刻画,在乐曲最终结束之时留下满地悲凉从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及旋律调性的分析中可看出音乐中所富含的美学元素及情感价值,调式调性的转变在音乐中会始终与作品的情绪相关,在创作中旋律总是贴近生活,力图还原当时的战争场面,并能够在音乐的描绘中使人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与情绪转化,进而给听众呈现一种对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整体感受。

      当作品在试图还原历史场景时,人们会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重温这段经典的历史,进而会产生对于历史人物的全新认识   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美学特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也经历着无数变迁,在中国艺术史这一大的范畴中不断更新变迭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学本质在于情志的表达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使得西方艺术观念与美学思想开始传入,与我国艺术美学观念相互碰撞,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美学特质开始逐一发生改变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转折变化后,中国艺术的美学特质从强调主观情志转变为强调对客观对象一种摹写与再现在这样一种大的艺术氛围的改变状况下,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美学特征同样发生着改变,其本体音乐特征亦产生一些相应的变化在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后,中国民族音乐越来越多的以自身传统文化为创作基础,中国民族音乐中多容纳多元音乐元素,较多的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立体化的美学特质   四、结语   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审美内涵具有丰富的文化思想与哲学涵义,对于其中美学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在时代变迁中弘扬我国民族音乐中所具备的文化思想弘扬民族音乐中美学特质实际上是在弘扬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更是在剖析美学元素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详细梳理,并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美学价值进行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民族音乐的本体音乐形态中在注重感受一种意境之美的基础上,在追求淡泊含蓄美的同时,将音乐思维中所展现出的对于生命的体验与领悟传递给听者其音乐形态中既体现出的“和”的艺术境界又体现出一种带有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价值充分彰显总而言之,在聆听中国民族音乐时,总能带给人一种震慑心灵的感受,使人在产生一种强烈的审美体验之时能够产生一些思想上的升华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这样审美体验来源于民族音乐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更来自于民族音乐中所独具的美学价值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