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块五人人通网络教研.ppt
33页模块五:模块五: ““人人通人人通””网络教研网络教研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介绍现阶段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主要面向基础教育,提供教育资源、教育信息等方面的内容将各类应用系统,例如试题组卷、理化生实验室、电子期刊等集成到统一的平台中,统一入口登录后使用网站各类系统以及网站的资源浏览下载•教育资源:提供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资源,资源版本包含了人教课标版、苏教课标版、北师大课标版等等资源类型包含视频、素材、课件、教案、题库、论文等包含教育部卫星资源、我省自制资源、引进资源、教师上传资源等第三方系统: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购买以下几个第三方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类型多样,有教师上课所用,考试所有,还有一些课外的读物等等•智能组卷:根据知识点、阶段考试、作业等丰富多样的考试需要,灵活地组成试卷试题内容覆盖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所有主要科目,版本覆盖人教课标教材和国内其他有代表性的教材版本,题库题量近70万道.教师通过系统选择相题库,通过选择教材、题型、难度等逐一挑选试题完成组卷工作给老师节省了时间,方便了老师的使用。
•理化生实验室:以动画的形式演示初高中理化生实验;基本覆盖了初高中理化生6门学科所有实验,仿真实验数量达到254个老师在上课不能直接现场实物操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个系统进行演示,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熟悉实验内容•电子期刊:提供2000种以上期刊,按发行周期与纸质期刊同步,除提供基础教育有刊物外,还应提供其他类别刊物,例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等等应用平台:•资源评审系统:以前一些评选活动需下面市县将作品刻成光盘递交上来,现在开通了资源评审系统,可以直接将作品上传到服务器,再组织专家在网上进行评审,这样就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远程培训:充分利用卫星网、互联网开展远程培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益提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农远应用、新课改等培训资源•交互式课堂教学系统:针对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的学校,可通过这个平台实现网络课堂直播,远程网络视频会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教学,网络课堂答疑,学术研讨等功能安徽教师工作室介绍工作室创建目的省教育厅于2012年9月创建“安徽教师工作室”,由教科院、电教馆、信息中心三家合作建立,由教科院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和名师等专家提供专业指导,电教馆、提供服务保障和经费保障,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撑。
安徽教师工作室是基于云技术网络,为全省所有教研员和教师乃至学生搭建一个教学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促进教研方式、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一个自主、互动学习的空间,以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补和有效互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水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工作室现有栏目功能介绍安徽教师工作室开办了教师主页、教研员主页、资源库、课件教案、教师培训等栏目,面向全省中小学教研员、教师实名注册使用教研员和教师实名注册后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上传教学资源,分享教学成果,提出自己的教学理念•资源库:教师上传与推荐的教育资源,并及时在网页跟新最新上传的资源,提供教学视频、课件、教案等资源•教研员空间: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实现教研工作的网络化与信息化包括:博客,新课改理念培训,教学指导,推荐资源,教育前沿,交流答疑•教师空间:分享教学成果,提出教学问题,参与教育科研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安徽基础教育云是对教育信息化工作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的“三通二平台”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作为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教育资源超市,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借助资源网获得学习空间,获取教育资源,寻得专业支持,实现资源的共享交流,使之成为“三通二平台”运行的资源与智力保障。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建设:资源服务工作区,课堂应用工作区,网络学习工作区•1、建设资源服务工作区全面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资源超市,丰富教育资源的种类与内容,调整资源聚合与呈现方式,建立教育资源的交易、管理与服务机制,全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全面建成满足一线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区课堂教学资源课程专题资源教学研究资源教师培训资源登陆注册资源订单推荐资源友情链接教育资源超市搜索栏服务区•课堂教学资源:分学科、版本、年级提供与各学科版本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素材与课件等资源•课程专题资源:提供生命安全、科学探究、读书推荐、经典影片、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等专题资源•教学研究资源:提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视频、评价资源等资源•教师培训资源:提供百家讲坛、教学成果、主题学习、信息素养、数字图书与电子期刊等资源•登陆注册:实现统一认证,为教师提供实名注册帮助,筛选资源,提供相对应的教学资源•资源服务:实现资源的浏览检索和积分管理,提供免费的公共资源服务和优质资源交易的订单服务•推荐资源:建立资源推荐、使用与反馈机制,与积分管理对接•搜索栏:通过文字和语音二种方式检索网站内任一资源。
•2、建设课堂应用工作区面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开设同步课堂,确保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开足开齐聚合优质师资力量,通过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形式,为学校提供特色同步课堂服务为紧缺学科制作专递课堂教学资源,借助网络平台供教师点播应用课堂应用工作区同步课堂专递课堂信息技术同步课堂音乐同步课堂美术同步课堂英语同步课堂特色同步课堂音乐专递课堂美术专递课堂英语专递课堂信息技术专递课堂同步课堂•采用中心校实时教学,同时向村小及教学点辐射的模式监控平台呈现全省同步课程安排表,随机实时呈现同步课堂播放现场,提供小学音乐、美术、英语和信息技术四个学科课程学习路径与导航,村小与教学点教室接收端能实时观看教学现场,并通过话筒与现场上课教师进行互动•特色同步课堂分公告区、视频播放区和交流区组织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学校,安排骨干及专家型教师开展特色同步课堂的教学教师通过交流区用文字进行互动专递课堂展示区将录制好的小学音乐、美术、英语和信息技术教学及时投放到平台上供学校教师点播推荐并播放相关教学视频提供学科导航与检索,方便教师找到相关的专递课堂资源交流区设师生交流板块,供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
•3、建设网络学习工作区针对我省基础教育工作实际,研发并应用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师网络工作与学习空间,实现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的信息化为学生提供网上自主学习、模拟考试和诊断、专家指导、学习互助等一站式服务,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方式限制,真正实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改造现有的教师工作室,设计并运行教师学习空间,做好教师工作室向教师学习空间的迁移与衔接重点建立教师工作团队,发挥骨干引领作用,通过教学答疑、主题研讨等活动实现教师学习与工作的网络化•建立学生学习空间,实现自助学习、资源调取、家校互动和作业与测试等学习功能建立家校互动微博工作平台,家长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自己孩子所在班教师进行交流,可以就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学专家或老师提问实现教师、学生、家长多主体互动网络学习工作区学科入口微博答疑区特级教师工作室教研员工作室主题研讨沙龙最新日志与评论集体备课室自助学习资源社区作业与测试教研订单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学习空间学生学习空间交流区服务区教师工作室家校互动学习资源教师学习空间•微博答疑区:及时发布答疑公告与实录,通过文字与视频二种方式现场答疑,同时做到文语双显,文字与视频片断无缝对接,实现集中答疑实时互动。
为课程专家、教研员、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设立四个答疑专区在各专区内进行非现场性的常态答疑实现答疑与各工作室的内部交互•特级教师工作室:各学科遴选特级教师建立并领衔工作室,在工作室内可以发起研讨活动,诊断教学问题,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室内分为资源工作区和教学管理区,资源工作区内呈现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资源,与“教育资源超市”实现互通提供资源筛选功能,可根据需要定制所需资源教学管理区设置微博答疑、主题研讨、日志、集体备课等栏目内容实时更新,并可直接参与相关内容的交流与互动建立备课工作台,实现文本、素材与课件等资源的整合•教研员工作室:各学科省级教研员建立工作室,与各级教研员及一线教师建立工作与专业发展共同体,在工作室内可以开展教研工作,发起研讨活动,诊断教学问题,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室内分为资源工作区和教研管理区,资源工作区内呈现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资源,与“教育资源超市”实现互通提供资源筛选功能,可根据需要定制所需资源教研管理区设置教研工作、微博答疑、话题、日志、等栏目各板块实时显示最新内容,并可直接参与相关内容的交流与互动建立教研工作台,实现教研工作的网络化与信息化。
•教师工作室:满足所有教师建立自己的工作空间,参与研讨活动,分享教学成果,提出教学问题,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室内分为资源工作区和教学管理区,资源工作区内呈现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资源,与“教育资源超市”实现互通提供资源筛选功能,可根据需要定制所需资源教学管理区设置微博答疑、话题、日志、集体备课、作业与测试等栏目各板块实时显示最新内容,并可直接参与相关内容的交流与互动建立备课工作台,实现文本、素材与课件等资源的整合•最新日志与评论:实时显示教师工作室内提交的最新话题与日志,可以直接就话题进行交流,就文章进行评论•主题研讨沙龙:由工作室老师牵头发起主题研讨活动,展示研讨的过程与成果,供老师们学习借鉴•集体备课室:分学段学科设入口,备课室由相关年级教师担任主持人,负责备课室内教学设计、素材等资源的共享及老师的互动交流的组织•资源社区:聚焦教师上传与推荐的教育资源,教师上传与推荐的最新资源及时更新•教研订单:呈现教师最新教研需求,通过“预约”,明确预约的时间,对象,内容,形式等工作室及时予以反馈学生学习空间•自助式学习:学生实名注册,可以获取学习资源,提交学习问题,获得学习帮助,发起和参与学习活动,参加网校学习,分享学习成果。
实现自助式学习服务•作业与测试区:设作业区和测试区,教师与本班学生建立网上教室,实现师生交流互动,作业提交与批阅,布置分层作业,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与测试内容,实现网上答卷•家校互动微博:家长在提问区可以就教育中的问题向教学专家或老师提问,同时可以与自己孩子所在班教师进行交流•学习资源:提供学生网络学习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源近三年规划工作室于9月18日上线,截至目前,注册教师10万多人,教研员340多人,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提高教师使用空间的积极性,争取今年约18万中小学教师都能拥有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2014年60%的教师能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2015年使90%的教师都能拥有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