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梅花题材在陶瓷装饰中应用.docx
4页浅议梅花题材在陶瓷装饰中应用“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源远流长的中 国绘画史中,梅花一直是各个历史时期艺术家喜欢创作的重 要题材,形成了梅花的文化艺术源流梅花的陶瓷装饰,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一梅花本是一种植物,从它出现在图案纹饰上,到陶瓷装 饰的运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说明梅花装饰适应了文 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梅花题材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进行 研究,对于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益处一、 梅花与梅花装饰梅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唐宋以来梅花以它斗雪迎春、坚贞不屈的形象大 量出现在艺术作品上,数量之多,影响之广,文化内涵之丰富 是任何其它花卉所无法企及的梅花是中国画的常见题材, 将中国画的这类传统题材应用到瓷器装饰中的图案,形象优 美,纹样内涵寓意丰富,不仅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装饰功能 和审美价值,而且能够反映文人追求人格完善的审美观念二、 梅花题材在古代陶瓷装饰中的运用1、历代陶瓷装饰中梅花题材的装饰工艺技法① 刻划工艺:在宋代的瓶、盘、碗等瓷器上就有很多的 梅花图案在坯胎上采用半刀泥技法刻划出梅花纹饰,盛开 的梅花花瓣与莹亮的釉色,细润的胎质,巧妙地组合成整体。
宋龙泉窑青瓷划花月影梅纹碗,胎体较薄,釉色淡青,内壁刻 划月影梅花,笔法生动洗练,具有较高的制瓷工艺水平和艺 术水平② 剪纸贴花装饰:宋代江西吉州窑典型装饰技法用剪 纸的梅花花纹,在坯胎上贴伏平整,施釉后把纸花剥去,然后 烧制而成富有民间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江西省博物馆收藏 的黑釉梅瓶是梅影贴花中的精品,梅花的造型构图非常生动, 大小布局错落有致,枝梢的伸展很有讲究③ 印花装饰:清代梅花纹碗,运用模印装饰技法,先在范 模上雕刻梅花纹样,压坯成型后稍作修饰,该器物便呈现出 相应图案,因为这样的装饰具有工整、规范的艺术效果,所以 另有一番风味④ 堆塑装饰:堆塑的装饰技法是将印出的立体状纹饰贴 附在陶瓷的坯胎上,然后罩釉烧制这种手法丰富了造型,装 饰效果如同浮雕,立体感强增添了艺术感染力清光绪景德 镇窑米色地堆塑梅花纹观音瓶,器型素净,周身堆塑一枝老 梅,苍劲有力,姿态生动⑤ 镂雕装饰:镂雕的工艺技法是将装饰的梅花纹镂雕成 浮雕状或将梅花纹饰外的坯胎镂通,成两面洞透的镂空花 纹在挺秀饱满的壶身上运用镂雕手法,形成了粗细、疏密 的对比,体现了层次的丰富性和立体感,刻画了梅花的英姿⑥ 釉下彩装饰:元、明、清的釉下彩绘梅花纹样中,以青 花梅花纹为主,也有釉里红梅花图案,以花卉纹为主。
梅是元 代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题材,常见与新月为伴或与松竹合 壁明嘉靖年间梅花作为瓷画装饰已大量出现清中期以后 梅花广泛地被用作瓷面装饰,多配喜鹊表达人们追求吉祥喜 庆的愿望清代青花“岁寒三友”纹瓶器物造型挺拔,在画 家笔下形象生动,其装饰与器物浑然一体,另有一种典雅清 新的韵味⑦ 釉上彩装饰:清代粉彩梅鹊盘,同治款黄地粉彩梅鹊盘主题鲜明突出,以物寓意,情、景、物融为一体梅花花 开,喜上眉梢”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清豆青 釉粉彩过墙梅花盘,构图疏朗,用笔灵活,形象生动三、历代陶瓷装饰上的梅花题材的表现形式①图案形式:在构图上,宋代刻花朵花是单朵,花瓣丰满构图饱满,图案性强清代多为百花满地装饰,在花瓶、 盘、碗中多见吉州窑剪纸贴花装饰的梅花很多一株梅枝 独占盏的内壁,黑色剪影的画面,一派宁静的月夜梅影景象清代青花、粉彩陈设瓷中多见,以数枝梅花对应的形式构思 在布局组合上,器型中间的梅花与旁边的梅花形成呼应关系, 多用写实手法描绘,构思严谨②绘画形式:这一时期梅花题材逐渐由图案画转为国画 形式,由明清时期的青花花卉图案,变成与祥瑞禽鸟、花卉相 结合,成为花鸟画的一个品种吉州窑黑釉彩绘中画梅的题 材最多,它表现出一种文人画的写意之风,既有绘画性逸气 之感也不乏工艺装饰中因器梅花的特性。
四、现代陶瓷装饰中梅花题材的运用与创新现代陶瓷装饰中的梅花题材,继承了传统梅花装饰中的 优良技艺,结合当代审美观念创作,创造出不少新的表现形 式不但有青花、粉彩、新彩梅花,而且运用高温颜色釉综 合装饰、指画、刷花等新技艺,采取把绘画、书法、雕刻等 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创作梅花为历代画家的一个 重要题材,梅花名家层出不穷,珠山八友名家田鹤仙以梅花 著称创立瓷画上的“梅花弄影”技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宁 勤征创作的亚光颜色釉梅花瓶采用形似珍珠般的器型,以黄 亚光釉为底色,以兰花釉装饰梅的枝干,以白釉堆画梅花、表 现了梅花凌寒傲雪的个性品质陆云山为了丰富梅花瓷画表 现力,创造了粉彩与新彩装饰相结合,创圆笔与扁笔及指画 技法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从历代的传统梅花题材陶瓷装饰瓷画中,可以发现不论 是表现手法还是表现形式都还需要改进和发展,所以现代陶 瓷装饰的创新是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综合体现,应追求更 多的表现手法丰富自己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增强和发展 自身的艺术表现力13507985883E-mail:xuguoming0798@sina. 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