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1·22”黄岛特大爆炸事故安全经验分享课件.ppt

19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605476843
  • 上传时间:2025-05-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4M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石油,“1122”黄岛特大爆炸事故,安全经验分享,大港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2019年3月31日,中国石油,导语2019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中国石油,山东省青岛开发区管线泄漏爆燃,11月22日2时许,发生管道破裂造成原油泄漏,济南,10时30分左右,东,青岛,在准备抢修过程中发生爆炸,爆炸波及到丽东化工厂部分设施,示意图中石化管道铺运分公司黄岛油库至随,爆燃事故初步原因分析:,管线漏油进入市政管网导致爆燃发生的地下输油管道,新华社记者王永卓编制,中国石油,事故调查处理意见,2019年1月9日,国务院对山东省青岛市2019年“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作岀批复,同意国务院事故调査组的调查处理,结果,认定是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同意对事故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建议,对48名责任人分别给予纪律处分,对涉嫌犯罪的15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迫究法律责任,对中石化管道分公司运销处处长裘冬平、安全环保监察处处长廖达伟、潍坊输油,处处长兼副书记靳春义,青岛市黄岛区委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管委办公室副,主任兼应急办主任汪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安监局副局长李宝三、石化区分局,局长任献文等15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瑪,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责成山东省安全监管局对中石化管道分公司处以规定上限的罚款,对中石,化管道分公司党委书记田以民、总经理钱建华各处以2019年度收入80%的罚款。

      中国石油,事故现场,HUANET,中国石油,事故管线基本情况介绍,(一)、东黄复线基本情况,胶州湾,东黄复线起于山东省东营市,止于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油库,于线管径711毫米,全长248公里,原设计输油能力2000万吨1986年7月投入运行,东,黄复线黄岛段建成初期,管道周边人员稀少,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周边居民区、学校、店铺等人员聚集,场所相继建成,管线被挤到了秦皇岛路绿化带下二)、爆炸排水暗渠基本情况,2019年,为解决黄岛区老城区排水问题,黄岛区规,划局委托设计修建排水暗渠,暗渠与东黄复线交叉,交叉方式未经正规设计,仅有潍坊处管道科绘制的草,图,管道橫穿通过受灾较重街区,中国石油,、事故经过,11月22日事故发生当天,2:12输油管道疑似漏油,出站压力由,456MPa降至452MPa,人函出图想理,确认管道泄漏点位于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街,3:40交叉口处,距黄岛油库15公里,潍坊处,启动应急预案,b10:25抢险现场发生爆炸,中国石油,这张照片,记录了中石化输油管线燃爆事故发生前漏油点的现场情,景摄于2019年11月22日7时32分此次事故共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2公里暗渠炸毁,波及范,围超过4公里;暗渠附近车辆、建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中国石油,、事故原因分析,(一)城市化建设不合理,东黄复线投产于1986年,距事发已接近27年,管道建设初期,黄岛还,只是一个小渔村,随着黄岛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本管线所处的郊区变为,城区,建筑物増多,人口増多,管道被城区包围,存在安全隐患,(二)管道与暗渠交叉,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附录“排水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的最小净,距”规定:与油管道的水平净距离为1.5米,垂直净距离为0.25米;而东黄,复线直接穿过黄岛区排水暗渠,没有防护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三)管道腐蚀导致泄漏,管壁减薄是本次管道破裂的主要原因海水倒灌使环境腐蚀加剧,由,于各种原因,东黄复线没有进行内检测,管体腐蚀情况不清楚,也无法针,对性展开维修经现场勘査和测试,泄漏点位于管道正下方,开口长度,0.6m,最小壁厚1.74m,壁厚减薄率为75.5%中国石油,事故原因分析,(四)道路建设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管道泄漏点位于斋堂岛街和秦皇岛路的交叉口,道路建设初期和后期,维修过程中都没有对管道釆取任何保护措施,重车碾压造成管道疲劳,是,管道破裂另一原因五)泄漏原油进入暗渠形成爆炸气体,管道破裂以后,大量原油进入暗渠,在长达400C米的暗渠内形成高浓,度油气、空气混合气体,遇火花,产生爆炸。

      六)可燃气体检测不到位,整个抢险过程中,没有持续性对抢险作业现场和排水暗渠的可燃气体,度进行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最终导致油气达到爆炸极限后,遇,明火爆炸七)机械作业引发爆炸,现场处置人员在对排水暗渠内部油气情况不明的条件下,使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水泥盖板上打孔,产生撞击火花,直接引发油气爆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