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临床药理1.ppt
159页家禽临床药理家禽临床药理主要学习内容•了解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了解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了解肉禽常用抗感染药物了解肉禽常用抗感染药物种类种类; ;•学会如何合理的选药、用药学会如何合理的选药、用药; ;•学会如何提高药效学会如何提高药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了解肉禽的一般用药程序了解肉禽的一般用药程序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临床药理学主要研究两个方面: 一、药效学:也就是说什么药对什么病起作用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药动学):家禽用药的特征•家禽用药除了要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正确诊断疾病、合理用药外,还要注意由于家禽本身的一些生理特点,如个体小、消化道短、药物通过较快、无汗腺、味觉不发达,支气管贯串全肺等,而引起的用药的一些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药物的防治效果,减少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获得好的治疗效果禽用药的特征•1、禽类支气管贯串全肺,且肺与气囊相连,气雾给药治疗呼吸道疾病可获得较好疗效 •2、禽类味觉不发达,如人的味蕾有9000个,而鸡的味蕾只有29个,因而家禽对味苦的药物不敏感再者,由于苦味不能刺激其味觉感受器,所以起不到反射性健胃作用,家禽消化不良时不宜使用苦味健胃药,而应选用芳香性健胃药如大蒜和助消化药如稀盐酸。
禽用药的特征•3、禽类的肾小球结构较哺乳动物简单,有效滤过面积小 ,药物易对其造成损伤•4、禽类缺乏充分的胆碱酯酶贮备,所以对有机磷类敏感,故家禽驱线虫时禁用敌百虫,最好选用左旋咪唑、阿苯达唑抗感染药物抗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抗G+ 菌、抗G- 菌和广谱抗菌药以及抗真菌药抗DNA病毒类、抗RNA病毒类以及广谱和其他抗病毒药等抗蠕虫药、抗原虫药和杀虫药等肉鸡、肉鸭常用的抗感染药物ü感染禽的常见病原微生物:细菌、支原体、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等ü抗感染药物:抗菌药、抗病毒药和抗寄生虫药等抗感染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的分类?•抗生素分类抗生素分类 1、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杆菌肽等 2、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等 3、广谱抗生素 即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均有作用的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等抗感染药物的分类?•化学合成抗菌药分类化学合成抗菌药分类 1、磺胺类 2、喹诺酮类 3、硝基呋喃类药 4、喹恶啉类药 5、硝基咪唑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青霉素类: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作用机理: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属于繁殖期杀菌剂抗生素- 青霉素类•青霉素 【理化性质】常用的钾盐和钠盐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或微有特异性臭水溶液在室温放置易失效20万IU/ml青霉素溶液于30℃放置24h,效价下降56%,故临床应用时要现用现配,饮水时2小时集中饮完抗生素- 青霉素类•青霉素 【药动学】内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仅少量吸收所以禽饮水给药时,需剂量大些(150ppm以上) 【药理作用】属窄谱杀菌性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例梭菌引起禽坏死性肠炎,鸡葡萄球菌,常作为首选药物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抗生素- 青霉素类•青霉素 【耐药性】因青霉素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抗生素,所以耐药情况比较普遍,尤其金色葡萄球菌 对耐药葡萄球菌感染,可采用苯唑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红霉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等进行治疗 ;耐药的肠道梭菌换用痢菌净抗生素- 青霉素类•青霉素 【用法和用量】肌内注射,禽5万IU(青霉素钠1IU等于0.6ug青霉素钾1IU等于0.625ug),2—3次/d,连用2—3d ;饮水150ppm以上抗生素- 青霉素类•【【青霉素联用青霉素联用】】 - 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理性配伍禁忌,两者合用药效明显降低。
- 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可使青霉素降效 + 链霉素联合应用协同作用明显,但不宜混合注射(浑浊) - 氨苄西林:因两者联用时会竞争同一结合点而产生拮抗,甚至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 丙磺舒:合用可使青霉素的血药浓度上升,半衰期延长抗生素- 青霉素类•【【青霉素联用青霉素联用】】 -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两药联用会影响青霉素的药效 + 保泰松:保泰松可明显延长青霉素的半衰期 - 氨茶碱:可使青霉素灭活失效 - 高锰酸钾、碘酊:与青霉素有配伍禁忌 - 碳酸氢钠:使青霉素极快分解、失效,禁止联用 - 维生素B1、维生素B2:对青霉素有灭活作用 - 维生素C:维生素C的强还原性可促使抗生素分解,效价降低,在0~6℃时96小时青霉素可完全失效 - 葡萄糖:对青霉素的水解有催化作用,且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分解加速,故最适宜与青霉素静脉滴注的溶媒是生理盐水抗生素- 青霉素类•氨苄西林(Ampicillin) 【理化性质】又名氨苄青霉素,常用钠盐,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
无臭或微臭,味微苦有吸湿性在水中易溶抗生素- 青霉素类•氨苄西林(Ampicillin) 【药动学】本品耐酸、不耐酶,内服或肌注均易吸收禽吸收的生物利用度为30%—50%(内服治疗坏死性肠炎效果好),肌注吸收接近完全(>80%).吸收后分布到各个组织,其中以胆汁、肾、子宫等浓度较高 抗生素- 青霉素类•氨苄西林(Ampicillin) 【药理作用】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嗜血杆菌和巴氏杆菌等均有较强的作用,与氯霉素、四环素相似或略强,但不如安普霉素、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和多黏菌素本品对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无效 抗生素- 青霉素类•氨苄西林(Ampicillin) 【临床应用】1、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2、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特效) 3、沙门氏菌引起的白痢(育雏期间)、伤寒、副伤寒 4、育雏期间的大肠杆菌抗生素- 青霉素类•氨苄西林(Ampicillin ) 【用法与用量】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禽10—20mg,2—3次/d,连续2—3d。
饮水50~100ppm,2小时集中饮完,连用3天• 【注意事项】 1、本品针剂应溶解后在室温下3小时内使用,冰箱保存24小时内使用,因溶解后放置致敏物质增多 2、食物可影响其吸收,宜空腹给药 3、对青霉素耐药的细菌感染不宜应用 4、对青霉素过敏的动物禁用; 抗生素- 青霉素类•【氨苄西林联用】 -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磺胺类:可降低氨苄西林的疗效 + 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获得较好的协同作用 + 苯唑西林钠:联合用药可相互增强对肠球菌的抗菌活性 ± 氨基糖苷类药物:有协同杀菌作用抗生素- 青霉素类•【氨苄西林联用】 + 丙磺舒:可提高氨苄西林的血药浓度并延长其半衰期 - 维生素C:维生素C的强还原性,可使氨苄西林失活或降效 - 维生素B族:对氨苄西林有灭活作用,故不宜混合注射 + 阿司匹林:可提高氨苄西林血药浓度并延长半衰期 - 食物:可降低氨苄西林的吸收 + 甲硝唑:联用治疗厌氧菌感染有协同作用,但不宜直接与氨苄西林钠溶液配伍(浑浊、变黄) - 葡萄糖:对氨苄西林钠水解有催化作用,葡萄糖液浓度越高越易使其失效,故两者不宜混合静滴。
+ 柴胡:柴胡皂甙可增加内服氨苄青霉素的吸收 抗生素- 青霉素类•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理化性质】又名羟氨苄青霉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在水中微溶,耐酸性较氨苄西林强 【动药学】本品在胃酸中较稳定,单胃动物内服后有74%—92%被吸收,食物只影响吸收速度,但不影响吸收总量内服相同剂量后,阿莫西林的血液浓度一般比氨苄西林高1.5~3倍抗生素- 青霉素类• 阿莫西林(阿莫西林(Amoxicillin) 【作用与应用】与氨苄西林基本相似,对肠球菌和沙门氏杆菌的作用较氨苄西林强2倍 1 、沙门氏菌引起的白痢(育雏期间)、伤寒、副伤寒 2、育雏期间的大肠杆菌良好的育雏药) 3、蛋鸡、种鸡的输卵管炎 4、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5、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抗生素- 青霉素类【用法与用量】同氨苄西林注意事项】食物对阿莫西林的影响不大,其它可参见氨苄西林抗生素- 青霉素类•【【阿莫西林联用阿莫西林联用】】 +克拉维酸( 棒酸)、舒巴坦钠:联用可大大增强其抗菌活性。
+ 美西林:与阿莫西林联用,抗菌范围扩大,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良好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药效增加5倍以上 - 大黄:与阿莫西林生成鞣酸盐沉淀物,降低生物利用度 其它可参见氨苄西林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第1代: 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和头孢拉定等 作用特点;内服吸收好,主要作用于G+ 菌,对G- 菌作用比2、3、4代差,且对肾脏有一定毒性 第2代: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和头孢西丁等 对G+ 菌作用与1代相当或稍弱,对G- 菌作用增强!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第3代:头孢噻呋、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 作用特点;对G+ 菌作用与1、2代相当或稍弱,对G- 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尤其对大肠杆菌对绿脓杆菌也有效,且对肾脏几乎无毒性•第4代: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噻利、头孢唑喃等 超广谱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血浆消除半衰期较长,无肾毒性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联用】】 + 青霉素类:有协同抗菌作用,如需联用剂量需小,不能在同一注射器中混用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协同作用,但与第一代联用肾毒性增加。
+ 克拉维酸钾、舒巴坦钠:可使头孢菌素类药效增效几倍或几十倍,并可使产酶菌株对药物恢复敏感性+ 喹诺酮类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联用有协同抗菌作用+ 丙磺舒:使半衰期延长,联用时可减少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量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联用】】 - 磺胺类:影响头孢菌素类药物排出,增加肾毒性 -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胺类:使头孢菌素药效降低 - 大环内酯类:其快速抑菌作用,可使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快速杀菌效能受到明显抑制如果确需这用两类药物,必须先用杀菌剂, 再用抑菌剂,且间隔时间要尽量长些.) + TMP等抗菌增效剂:增强疗效,并延缓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联用】 + 磷霉素: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 + 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 吗林胍等:有协同作用 -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可降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不能混合注射 + 甲硝唑: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增加疗效 - 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氨茶碱等:发生水解而降低效价 - 钙、镁离子等:产生沉淀。
+ 双黄连:联用有协同作用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噻肟【理化性质】为白色、类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无臭;易溶于水稀溶液无色或微黄色,高浓度时显灰黄色,若是深黄色或棕色则表示药物已变质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噻肟 【药理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绿脓杆菌杆菌和流感杆菌的抗菌作用明显高于第一、二、其他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尤其对大肠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临床应用】1、禽顽固性大肠杆菌病,是目前治疗大肠杆菌最好的药物之一 2、对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病、绿脓杆菌也有效 3、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噻肟 【注意事项】 1、对青霉素耐药的细菌感染不宜应用 2、对青霉素过敏的动物禁用 3、饮水给药时2小时集中用完 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等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它们具有一下的共同特征:(1) 常用制剂为硫酸盐,易溶于水,性质稳定,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增强。
2) 内服吸收很少,可作为肠道感染用药全身感染时常注射给药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出,用于泌尿道感染3) 抗菌谱较广,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结核杆菌作用较强,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较弱4) 主要不良反应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和肾脏,以及对神经肌肉的阻断作用5) 细菌对本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且各药间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 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 【理化性质】硫酸盐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无味;有吸湿性易溶于水,性质极稳定,水溶液在23℃时存贮24个月,效价无损失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 在氨基糖苷类药物中,毒性最大,一般禁用于注射给药内服给药很少吸收,适于治疗肠炎肠黏膜发炎有溃疡时可吸收相当量局部用药可治疗子宫炎、眼、耳及皮肤感染 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由革兰氏阴性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等所引起的动物胃肠道感染 【用法与用量】混饮:每100公斤水,5~10克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的联用新霉素的联用】 + 杆菌肽、多粘菌素:治疗绿脓杆菌、大肠 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有协同作用。
+ 呋喃唑酮:有协同作用 - 维生素:新霉素可干扰维生素吸收 -维生素C :酸性,可抑制新霉素的抗菌活性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的联用新霉素的联用】 - 大环内酯类:联合应用耳毒性加强 ± β-内酰胺类:可产生协同作用 - 氯霉素类:增加耳毒性且拮抗 + 喹诺酮类:有协同抗菌作用,但肾毒性增加,需减少剂量或间隔给药 + 磷霉素:有协同抗菌作用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的联用新霉素的联用】 - 氨基糖苷类药物之间:联用可增加毒性 + 四环素类:治疗阴性菌感染有协同作用 + TMP:有增效作用 + 利福平:治疗大肠杆菌、肠炎有协同作用 - 双黄连:配伍可产生浑浊或沉淀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 【理化性质】其硫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于水,几乎无臭、无味阿米卡星性质稳定,在室温下至少保效2年,水溶液120℃条件下60分钟不减损效价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大肠杆菌 病(敏感)、肠道感染等 【用法与用量】 饮水,100公斤水4~8克。
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硫酸安普霉素 【理化性质】微黄色或黄褐色粉末;有引湿性在水中易溶 【药动学 】本品内服可部分被吸收(10%),新生动物尤易吸收,所以常用于雏禽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硫酸安普霉素 【临床应用】对鸡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部分支原体感染也有效本品是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良好药物 【用法与用量】混饮:每100公斤水,鸡15~50克,连用3天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硫酸安普霉素 【注意事项】 1、本品遇铁锈易失效,饮水器具应注意防锈 2、饮水给药宜现用现兑 3 、微量元素能使安普霉素失效,禁止混合使用 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多西环素、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 天然的四环素类药物存在完全交叉耐药性,而与半合成的四环素类药物存在部分交叉耐药性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由于四环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细菌对其耐药状况较严重,一些常见的病原菌耐药率很高,因此限制了本类药物的应用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脱氧土霉素) 【理化性质】其盐酸盐为淡黄色或黄色晶粉;无臭,味苦易溶于水,水溶液较四环素、土霉素稳定。
内服易吸收且不受食物影响,生物利用度高为90%~95% 【临床应用】临床多用于禽类的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和鹦鹉热等,对禽的细菌与支原体混合感染亦有较好疗效 【用法与用量】混饮:每100公斤水,5~10克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强力霉素联用】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可促进细胞壁合成,两者联用有拮抗作用 + 呋喃唑酮:治疗肠道感染有协同作用 + 链霉素:治疗阴性菌感染有协同作用 + 磷霉素:与四环素联用有协同作用 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强力霉素联用】 + TMP等抗菌增效剂:但不明显 - 维生素C:对强力霉素有灭活作用,强力霉素又可使维生素C在尿中排泄变快,故不宜配伍 - 利福平:联用时可降低强力霉素的抗菌作用抗生素-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广谱抑菌药物,对G+ 、 G- 菌以及支原体都有作用•内服和肌注吸收迅速、良好,分布广泛,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抗生素-氯霉素类抗生素•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 【理化性质】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极易溶解,在甲醇中溶解,在水和氯仿中极微溶解 加热溶解度增加。
抗生素-氯霉素类抗生素•氟苯尼考 【药动学 】 本品内服和肌内注射吸收迅速,分布广泛,半衰期长,血药浓度高,能较长时间地维持血药浓度且有较高内服生物利用度(猪109%、犊牛88%、肉仔鸡55%)本品主要经肾排泄,大多数药物以原形(50%~65%)从尿中排出 抗生素-氯霉素类抗生素•氟苯尼考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鸡的大肠杆菌病,鸭浆膜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对沙门氏菌引起的白痢、伤寒、副伤寒有特效不引起骨髓抑制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但对胚胎有一定毒性,故妊娠动物禁用用法与用量】饮水,每100公斤水10克,连用3~5天抗生素-氯霉素类抗生素•【【氟苯尼考联用氟苯尼考联用】】 —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拮抗,由于两者合用时竞争结合位置 - 利福平:由于利福平对肝酶有诱导作用,可使氟苯尼考的血药浓度减低 - 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呈拮抗效应且增加耳肾毒性 + 磷霉素: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 - 林可胺类:与氯霉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同,均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合用时可产生拮抗作用抗生素-氯霉素类抗生素•【氟苯尼考联用】 -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拮抗作用 。
- 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类药物是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作用位点在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位点的后部,二者联用,药效降低甚至可增加副作用 +多西环素、TMP:协同明显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对G+ 、 少数G- 菌及支原体有良好作用•大部分药物内服吸收良好•应用注意:1、弱碱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不稳定;2、可干扰青霉素类、头孢类的作用;3、对支原体感染效果较好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联用】】 -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降低 - 四环素类:可增加对肝脏的毒性,因二者在肝内代谢途径相似,主要都经胆汁排泄,另外,还影响蛋白质形成的不同环节 - 氯霉素类:二者联用会因竟争结合位置而出现拮抗作用,并加重肝损害,若必须联用需间隔3~4小时 - 喹诺酮类:药效降低,副作用增加,应避免联用 + 新霉素:与大环内酯类药物联用,可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所致的乳房炎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联用】 - 茶碱:大环内脂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两者联用可致茶碱的血药浓度异常升高而引起中毒,必须联用时,应减少茶碱的用量(50PPm)。
- 酸性介质:与酸性药物混合,可降低其抗菌作用. - 聚醚类如盐霉素、海南霉素:造成聚醚类毒性增加 - 双黄连:与大环内酯类药物配伍可产生浑浊或沉淀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乐菌素 畜禽专用的抗生素临床常将泰乐菌素制成酒石酸盐、盐酸盐和磷酸盐 【理化性质】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可盐易溶于水,盐水溶液在弱碱与弱酸性溶液中稳定 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乐菌素泰乐菌素 【【 药动学】】 内服泰乐菌素以酒石酸盐吸收为好,磷酸盐吸收为差. 给猪内服后1小时即达血药峰浓度,给予等量泰乐菌素,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的血药浓度比内服高2~3倍 【【 药效学】】 泰乐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阴性菌有效,但作用较弱,但是对支原体有更为显著的疗效,是大环内酯类中对支原体作用较强的药物之一与红霉素等本类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性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乐菌素泰乐菌素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泰乐菌素临床主要用于防治禽和其它动物的支原体的泰乐菌素临床主要用于防治禽和其它动物的支原体的感染,感染, 对猪的支原体仅有预防作用而无治疗效果。
泰乐菌素还可对猪的支原体仅有预防作用而无治疗效果泰乐菌素还可用于禽浸泡种蛋,以防止鸡支原体传播另外,泰乐菌素用于禽浸泡种蛋,以防止鸡支原体传播另外,泰乐菌素还多用作禽的饲料添加剂还多用作禽的饲料添加剂 【【用法与用量用法与用量】】皮下、肌内注射:一次量,以酒石酸泰皮下、肌内注射:一次量,以酒石酸泰乐菌素计,禽乐菌素计,禽5~~13毫克,毫克,1日日2次,连用次,连用5天 混饮:每混饮:每100公斤水,禽公斤水,禽10~40克克,连用连用3~~5天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乐菌素泰乐菌素 -- 泰妙菌素:与泰乐菌素配伍联用,会因泰妙菌素:与泰乐菌素配伍联用,会因竞争作用部位而减效竞争作用部位而减效 ++ 土霉素等四环素类:合用呈协同作用土霉素等四环素类:合用呈协同作用 其它可参见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联用其它可参见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联用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替米考星 本品为泰乐菌素的高科技替代产品,是国内最新的动物专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常用磷酸盐,磷酸盐易溶于水药动学】 本品内服和皮下注射吸收迅速,本品特殊的药动学特点尤其适合畜禽肺炎和乳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效学 抗菌作用与泰乐菌素相似,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等有抑制作用,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禽支原体具有比泰乐菌素更强的抗菌活性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禽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用法与用量】混饮:每100公斤水,鸡10~20克,连用5天抗生素-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林可霉素(洁霉素)【理化性质】常用其盐酸盐,盐酸林可霉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易溶于水 .抗生素-林可霉素类抗生素•药动学 林可霉素内服吸收不完全,且受食物和饲料影响林可霉素主要在肝内代谢,经胆汁和粪便排泄,少量从尿排泄•药效学 抗菌谱与红霉素或青霉素相似,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抗菌作用,特别对厌氧菌、金葡菌及肺炎球菌有高效,对支原体也有效对链球菌、破伤风杆菌、魏氏梭菌及少数放线菌也有良好的疗效与红霉素常显示交叉耐药性抗生素-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林可霉素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耐青霉素、红霉素的革兰氏阳性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支原体引起的家禽慢性呼吸道病、厌氧菌感染如鸡的坏死性肠炎等 【用法与用量】混饮:每100公斤水,禽5~10克。
抗生素-林可霉素类抗生素•【【联用联用】】 - 氯霉素类:因竞争结合位置而拮抗 + 大观霉素:与林可霉素配伍联用有协同作用 + 氟喹诺酮类药物: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并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但不可混合应用 - 红霉素:配伍联用有拮抗作用,因作用部位相同且红霉素对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亲和力比本品强 - 卡那霉素、新生霉素:与林可霉素混合静注,发生配伍禁忌 - 氨茶碱:林可霉素可增强氨茶碱作用,联用时应减少氨茶碱用量抗生素-林可霉素类抗生素•【【联用联用】】 -- 氨苄西林钠、青霉素钠(钾):可产生沉淀或失效氨苄西林钠、青霉素钠(钾):可产生沉淀或失效 -- 卡那霉素、新生霉素:与林可霉素混合静注,发生配伍禁忌卡那霉素、新生霉素:与林可霉素混合静注,发生配伍禁忌 -- 氨茶碱:可增强氨茶碱作用,联用时应减少氨茶碱用量氨茶碱:可增强氨茶碱作用,联用时应减少氨茶碱用量可与林可霉素生成鞣酸盐沉淀物,降低生物利用度可与林可霉素生成鞣酸盐沉淀物,降低生物利用度 -- 复合维生素复合维生素B:对林可霉素有灭活作用,故不宜混合注射对林可霉素有灭活作用,故不宜混合注射。
++ 头孢氨苄:可联用治疗厌氧及需氧或兼性菌混合感染头孢氨苄:可联用治疗厌氧及需氧或兼性菌混合感染例如联用治例如联用治疗肉鸡坏死性肠炎疗肉鸡坏死性肠炎.) -- 食物:因食物影响本品的吸收,空腹给药为佳食物:因食物影响本品的吸收,空腹给药为佳 .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杆菌肽(锌)、硫酸黏菌素、硫酸多黏菌素B等 应用注意:本类药物具有严重的肾脏毒性,导致肾功能衰竭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 多粘菌素B与E的硫酸盐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易溶于水,水溶液在PH值5.7~7.5时稳定,但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 多粘菌素内服很少吸收,主要经肾排泄,而不经胆汁排泄,肾功能不良动物药物在体内蓄积 【【药效学】】 本品属窄谱杀菌剂多粘菌素B和多粘菌素E的抗菌谱相似,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呈高度敏感,沙门氏菌 、巴氏杆菌、也较敏感,多粘菌素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应用,作饲料药物添加剂,有促生长作用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多粘菌素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肠道感染,也用于绿脓杆菌感染。
【用法与用量】 多粘菌素B:饮水,每100公斤水5~10克. 多粘菌素E(粘菌素、抗菌素) 混饲:每1000公斤饲料,鸡2~20克,促生长.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联用多粘菌素联用】】 + 磺胺药、利福平:会增强多粘菌素对大肠杆菌、肠杆菌、肺炎杆炎、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对原来耐本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呈协同抗菌作用 - 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新霉素、杆菌肽:与多粘菌素交替或联用治疗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有协同作用,但肾毒性增加并产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故一般不联用 - 对神经系统有一定毒性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联用有导致肌无力和呼吸暂停的危险,因后者干扰神经肌肉接头的神经传递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联用多粘菌素联用】】 ++ TMP:对多粘菌素增效:对多粘菌素增效2~~32倍,且对绿脓倍,且对绿脓杆菌有协同作用杆菌有协同作用 ++ 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与多粘菌素联用,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与多粘菌素联用,由于增强细菌对前者的吸收而呈协同作用由于增强细菌对前者的吸收而呈协同作用 ++ 左氟沙星:二者联用的治疗效果比单用效果左氟沙星:二者联用的治疗效果比单用效果好,且内毒素水平有所降低。
好,且内毒素水平有所降低抗生素-其他类抗生素•泰妙菌素:支原净,泰妙灵•利福霉素类:抗结核杆菌•磷霉素:钠、钙盐广谱杀菌.抗生素-其他类抗生素•磷霉素磷霉素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其钙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其钙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味微溶于水钠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溶于水钠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潮解,可溶于水易潮解,可溶于水 抗生素-其他类抗生素•磷霉素磷霉素 【【药动学药动学】】 内服磷霉素钙盐后约内服磷霉素钙盐后约30%~~40%的给药量可由胃肠道的给药量可由胃肠道吸收,且不受食物影响内服后在尿、粪中均有相当量排吸收,且不受食物影响内服后在尿、粪中均有相当量排泄肾功能不良动物应用本品时剂量不需调整肾功能不良动物应用本品时剂量不需调整 【【药效学药效学】】 本品为广谱、快速杀菌抗生素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本品为广谱、快速杀菌抗生素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链球菌、绿和阴性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以及部分肺炎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本品与其它抗脓杆菌、以及部分肺炎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本品与其它抗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抗生素-其他类抗生素•磷霉素磷霉素 【用法与用量】饮水:100公斤水,磷霉素钙(40%)5~15克, 每日2次磷霉素钙盐性质较稳定,可用于内服,易吸收,食物对其无影响抗生素-其他类抗生素•【【联用联用】】 + 万古霉素:联用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有效,且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 β-内酰胺类、氯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使其药效加强,但不宜混合,需分别给药 + 喹诺酮类:联用治疗大肠杆菌病有协同作用 - 钙、镁盐:本品与金属盐可生成不溶性沉淀,故不宜配伍 + TMP等抗菌增效剂:能增强磷霉素的药效合成抗菌药-磺胺药•SN、ST、SD、SM2、SMZ、SMM、SMD、SQ•广谱抑菌•应用注意:1、首次应用加倍量;2、局部应用要清创排脓,局部应用普鲁卡因可降低疗效;3、对泌尿系统、肾脏的影响4、可致幼畜和雏禽免疫抑制、免疫器官出血萎缩合成抗菌药-磺胺药•磺胺药(Sulfonamides)是一类化学合成的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吸收迅速,体内分布广泛等优点但也存在缺点,如肾毒性此外单独应用本类药物,抗菌作用较弱,细菌易产生抗药性,需用量大,疗程偏长等。
但与TMP合用,使其抗菌活性增强数倍,本类药物在兽医临床曾广泛应用,但在近几年,某些出口的食品动物已禁用合成抗菌药-磺胺药• 磺胺药抗菌范围广,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为广谱抑菌剂磺胺药对某些放线菌、衣原体和某些原虫,如球虫、弓形虫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合成抗菌药-磺胺药•耐药性 易产生耐药的细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巴氏杆菌等一旦产生耐药性,即使增加剂量也难奏效,对其它磺胺药也无效,即存在完全交叉耐药性合成抗菌药-磺胺药•【注意事项】 1、禽使用时,给予等量的碳酸氢钠使尿液呈碱性,以促进磺胺药的排出 2、充分饮水、增加尿量、促进排出 3、肝、肾功能受损时,应慎用 4、磺胺药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维生素B和K的合成和吸收减少,此时宜补充相应的维生素 5、使用磺胺药时,不可任意加大剂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以防蓄积中毒 6、磺胺药之间有交叉耐药性和过敏性,对一种磺胺药耐药或过敏后,不宜换用其他磺胺药 7、除治疗传染性鼻炎外,禁用于产蛋鸡群,因磺胺药可使产蛋率下降 8、首次加倍合成抗菌药-磺胺药•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防治鸡传染性鼻炎、住白细胞原虫病、鸡、兔球虫病、猪弓形虫病、萎缩性鼻炎、及敏感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感染。
【用法与用量】混饲:每100公斤饲料,家禽治疗100~200克, 混饮:每100公斤水,家禽25~100克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第一代药物为1962年合成的萘啶酸和吡咯酸等,其抗菌谱窄,目前已趋淘汰•第二代的主要有吡哌酸于1974年制成内服后可少量吸收, 多用于肠道和泌尿道感染•现国内主要应用第三代(又名氟喹诺酮类):如1979年合成的诺氟沙星、1988年的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内服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广,抗菌谱扩大,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菌、衣原体属、支原体相当活性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耐药性】 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也迅速增长,且在各品种间呈交叉耐药性,最显著者为大肠杆菌 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喹诺酮类药物的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联用】】 - 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增加喹诺酮类药物的神经(兴奋)毒性如消炎痛与喹诺酮类合用,可引起痉挛、惊厥和癫痫等仅各药程度不同而已,除阿司匹林外,避免联用 - 氨茶碱:除司帕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外,喹诺酮类药物均能抑制茶碱代谢,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出现毒副作用。
故必须联用时应减少茶碱的剂量 + 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并可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 含阳离子的药物(A13+、Mg2+、Ca2+、Fe2+、Zn2+)、饲料添加剂:喹诺酮类药物可与后者发生螯合反应,影响吸收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喹诺酮类药物的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联用】】 ++ 甲硝唑:两者联用时有协同作用甲硝唑:两者联用时有协同作用 -- 利福平:利福平是利福平:利福平是RNA合成抑制药,阻断了细菌合成抑制药,阻断了细菌RNA转录成转录成DNA模板的可能性,使喹诺酮类药物丧失作用位点模板的可能性,使喹诺酮类药物丧失作用位点而失去抗菌作用,有的甚至完全消失(如萘啶酸、诺氟沙而失去抗菌作用,有的甚至完全消失(如萘啶酸、诺氟沙星),故不宜联用星),故不宜联用 ++ 磷霉素: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用治疗大肠杆菌有协同作磷霉素: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用治疗大肠杆菌有协同作用 ± 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并可减少耐药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并可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但肾毒性增加,必须联用时需调整剂量或间菌株的出现,但肾毒性增加,必须联用时需调整剂量或间隔给药。
隔给药 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喹诺酮类药物的联用】 -- 红霉素、替米考星、氯霉素、四环素、林可胺类红霉素、替米考星、氯霉素、四环素、林可胺类 :是蛋白质合:是蛋白质合 成抑制剂,作用位点在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位点后部,两者联成抑制剂,作用位点在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位点后部,两者联 用,药效降低,甚至可增加副作用用,药效降低,甚至可增加副作用 -- 丙磺舒:降低肾清除率,使喹喏酮类药物血药浓度升高丙磺舒:降低肾清除率,使喹喏酮类药物血药浓度升高 ++ TMP等抗菌增效剂:可使喹抗菌活性增强,且减少耐药性等抗菌增效剂:可使喹抗菌活性增强,且减少耐药性 -- 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如磺胺类:肾毒性增强,不宜联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如磺胺类:肾毒性增强,不宜联用 -- 硝基呋喃类如呋喃唑酮: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活性降低硝基呋喃类如呋喃唑酮: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活性降低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氧氟沙星氧氟沙星 【理化性质】为黄色或灰黄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 【药动学】 内服吸收良好,通常吸收率可达60%,食物对其吸收稍有影响与诺氟沙星相比,本品吸收快而多 。
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氧氟沙星药理作用氧氟沙星药理作用】】 抗菌活性除较环丙沙星略低外,高于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本品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不仅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而且对革兰氏阳性菌(金葡菌、链球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氧氟沙星临床应用氧氟沙星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敏感菌及支原体所致的禽类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如鸡的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禽伤寒、葡萄球菌病等•【用法与用量】混饮:每100公斤水,5~10克,每日2次合成抗菌药-喹恶啉类•痢菌净(乙酰甲喹)痢菌净(乙酰甲喹) 【理化性质】本品为黄色或鲜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苦;遇光色渐变深在水中可溶 【【药动学】】内服和肌注给药均易吸收,体内消除快,在体内破坏少,约75%以原形从经肾排出合成抗菌药-喹恶啉类•痢菌净(乙酰甲喹)痢菌净(乙酰甲喹) 【临床应用】禽细菌性肠炎、禽霍乱均有良好的疗效,雏鸡白痢也有效 【用法与用量】饮水:每100公斤水15~20克,用6小时以上饮完,其余时间饮清水,连用3天合成抗菌药-喹恶啉类•痢菌净(乙酰甲喹)痢菌净(乙酰甲喹) 防止中毒的措施 1、严格控制剂量,不能随意加大剂量。
2、防止重复用药 3、用药时间不能太集中 4、雏禽敏感,易中毒,慎用合成抗菌药-硝基咪唑类•甲硝唑甲硝唑 【理化性质】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在水中可溶 【作用与应用】对大多数专性厌氧菌具有较强的作用,还有抗滴虫和阿米巴原虫的作用用于肠道和全身的厌氧菌感染 合成抗菌药-硝基咪唑类•【用法与用量】饮水,每100公斤水10~20克,连用3天合成抗菌药-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痢特灵)02、6禁用 【理化性质】为黄色粉末或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极苦难溶于水,遇强光颜色变深,应避光密闭保存 【应用】 内服吸收少,肠内浓度高适用于肠道细菌感染(如细菌性肠炎、痢疾、鸡伤寒、大肠杆菌性腹泻和沙门氏菌病等)及原虫病(如鸡的球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等) 合成抗菌药-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呋喃唑酮【用法与用量】混饲:每100公斤饲料,鸡、治疗用20~40克,预防用10~20克合成抗菌药-其他•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素)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素) 小檗碱为植物黄连根茎中所含的一种主要小檗碱为植物黄连根茎中所含的一种主要生物碱,可由黄连、黄柏或三棵针提取,生物碱,可由黄连、黄柏或三棵针提取,也可人工合成。
也可人工合成•【【理化性质理化性质】】本品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无本品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极苦在热水中溶解臭、味极苦在热水中溶解 合成抗菌药-其他•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素)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素) 【临床应用】具广谱抗菌作用,内服吸收差,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动物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 【用法与用量】饮水,每100公斤水5~10克,连用3天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 抗病毒药抗病毒药 病毒是最小的病原微生物,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其核心是DNA或RNA,外包以蛋白质外壳按核酸组成的不同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自身缺乏酶系统,需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才能增殖抗病毒药 目前应用的抗病毒药可通过干扰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抑制病毒核酸复制、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等多途径发挥效应常用的抗病毒药有金刚烷胺、吗啉胍、利巴韦林与干扰素等许多中草药如穿心莲、板蓝根、大青叶、黄芩等也可用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抗病毒药•金刚烷胺金刚烷胺 06、10禁用 【理化性质】本品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无臭、无味 。
【临床应用】 其抗病毒作用是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而其本身无杀灭病毒作用本品对禽流感有防治效应对已发病动物本品有退热作用,与抗生素配伍对禽流感比单独应用抗生素疗效好与解热止痛药并用时可能会增强疗效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金刚烷胺 【【用法与用量用法与用量】】混饮:每混饮:每100公斤水,禽(鸡、鸭、公斤水,禽(鸡、鸭、鹅、鸽),鹅、鸽),8克克 【不良反应】 本品短期内用药,反应较少,大剂量、长时间用药可致下列不良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运动失调等 2、致畸胎作用 3、产蛋鸡禁用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金刚烷胺 一旦机体出现病毒感染的症状,体内V繁殖已达很高程度(如流感V),感染细胞内病毒已大量繁殖和释放,此时用药可抑制病毒繁殖,但不起决定性治疗作用所以很多专家不建议使用它抗病毒细胞因子 •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聚肌胞、植物血凝素等•干扰素:干扰素有α、β、γ三类 作用机制:一方面可产生抗病毒蛋白另一方面干扰素也可作用于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功能,产生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 干扰素具有种属特异性。
•白细胞介素2 :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介质,特异性诱导机体细胞免疫;非特异性诱导机体体液免疫,增强家禽机体抗病和抗感染的能力•应用:(1)与冻干苗及灭活苗一起使用,提前产生免疫,缓解疫苗反应,抗体整齐度好,维持时间长2)提高机体抗应激的能力•聚肌胞:聚肌苷酸-聚胞苷酸,为干扰素诱生剂,广谱抗病毒,临床上用于防治传染性犬肝炎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疤疹性角膜炎、病毒性肝炎等 •抗体:免疫球蛋白,IgY具中和病毒,抑杀细菌和毒素等抗病毒作用IBD、鸭肝、 ND、IB、小鹅瘟、EDS-76等用量:0.5mL~2mL•金刚烷胺:阻止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或脱壳过程 临床上常用于禽流感、牛副流感3型、牛病毒腹泻及猪流感的防治 用量:饮水0.005%~0.01%(50~100ppm)•利巴韦林:广谱抗病毒药 应用于AI、IB、ILT、禽痘和猪的传染性胃肠炎等禽饮水50~100ppm化学合成抗病毒药•磷甲酸钠:兽医临床上用于防治鸡马立克氏病毒、猪伪狂犬病、牛乳房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等•吗啉胍:病毒灵抑制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广谱抗病毒药用于AI、IB、ILT、IBD等用量:饮水250PPM。
•阿昔洛韦:主要抑制DNA病毒临床上主要用于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牛的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禽痘等•拉呋妥啶:新型广谱抗病毒药物•抗病毒中药功能:清热解毒、抗病毒、增强免疫能力、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等如:•黄芪多糖:用于鸡IBD、AI的治疗•香菇多糖:能降低鸡马立克氏病发病率•板蓝根、穿心连、大青叶、鱼腥草、黄连、金银花、龙胆草等对IBD、IB、ND、ILT、 AI、鸭肝、牛流感、猪流感等有防治的作用中药抗病毒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正确诊断•合理选药•合理配伍•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耐药性、残留、肝肾毒性等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具肝脏毒性药物 四环素类、利福平、红霉素酯化合物及部分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等•具肾毒性药物 多粘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免疫抑制的药物 氯霉素、甲砜霉素、磺胺药另外,地米附 件抗菌药作用机制一、干扰病原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1.干扰细胞壁合成的第一步:磷霉素2.干扰细胞壁合成的第二步:万古霉素3.干扰细胞壁合成的第三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二、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细胞膜为一半透性膜,具有选择性屏障作用,膜上存在多种酶系统,具有催化细胞生化代谢过程的作用,核糖体也有部分在细胞膜上。
1.影响细胞膜的表面活性:硫酸粘杆菌素2.影响、抑制细菌细胞脂质的生物合成,干扰细胞膜的形成:甲硝唑等三、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氯霉素类1.作用于核糖体30s亚基: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2.作用于核糖体50s亚基: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氯霉素类等四、抑制核酸的合成:1.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喹诺酮类2.作用于RNA聚合酶:利福霉素类3.破坏DNA链:呋喃类五、抑制细菌叶酸代谢1.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磺胺药2.作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TMP、DVD(敌菌净)抗菌药物的分类•第Ⅰ类:繁殖期杀菌剂(快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类、磷霉素、粘杆菌素、喹诺酮类•第Ⅱ类:静止期杀菌剂(慢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第Ⅲ类:繁殖期抑菌剂(快速抑菌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类•第Ⅳ类:慢速抑菌剂-磺胺药药物的配伍作用•第1类与第2类配伍,表现协同作用;•第1类与第3类配伍,表现拮抗作用;•第1类与第4类配伍,表现无关作用;•第2类与第3类配伍,表现相加、协同作用;•第2类与第4类配伍,表现相加、无关作用;•第3类与第4类配伍,表现相加作用。
浓度依赖型药物与时间依赖型药物•时间依赖型、短PAE:青霉素类、头孢类、氨曲南、大环内酯类、林可类、复方新诺明等•时间依赖型、长PAE:四环素类、万古霉素、阿齐霉素、氟康唑等•浓度依赖型: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甲硝唑等肉鸡保健用药程序肉鸡保健用药程序 1~5日龄:菌速清、禽旺 用药目的:清理净化母源性病原体,预防各种途径引起的大肠杆菌、雏鸡白痢和霉素形体病;提高抗应激力,预防脱水,有利于卵黄吸收和胎粪排出 用药原则:广谱抗菌药+抗霉形体药+电解多维,饮水 推荐药品:青霉素类、沙星类、大环内酯类等•8~10天龄 球宝、杆立克•用药目的:预防因免疫接种应激诱发霉形体和大肠杆菌病因为ND和IB活毒苗对气管和肠道粘膜有轻度损伤,易感染霉形体和大肠杆菌病及有效的预防球虫病的发生•用药原则:抗霉形体药+抗大肠杆菌药+电解多维混饮投服•方法:用治疗量将全天用药量一次集中混饮,饮前控水,3个小时喝完以后混饮投药均依此法,不再说明 呼吸道药可以提到用用完疫苗三个小后使用饮用,如在球虫常发的地区可8小时后加入球虫药物最好是中药) •15~17日龄:囊疫清配合咳必治 抗霉形体药+抗大肠杆菌药+电解多维混饮投服。
用药的品种不能以前相同•18~19日龄:小肠球虫净 杆菌痢绝 注意预防球虫防止球虫病和肠炎的发生,推荐用药•21日龄防新城疫 22~23日龄菌速清配合淸瘟败毒散加病毒灵•26--30天龄:混感清 杆菌特号 禽立克•抗霉形体药+抗大肠杆菌药+电解多维混饮投服用药的品种不能以前相同•34~40天龄:根据鸡群疫情,间歇投服抗大肠杆菌或加抗病毒药物•34~40天龄:根据鸡群疫情,间歇投服抗大肠杆菌或加抗病毒药物呋舒安•氨苄西林、甘露糖、头孢噻呋钠、磷霉素钙、氧氟沙星、增效剂等 抗生素一般抗生素一般作用作用顺序顺序•第一:用甘露糖,破坏大肠杆菌鞭毛与细胞的结合 •第二:破坏第一层细胞壁:磷霉素钙+6-磷酸葡萄糖(G-6-P) •第三:繁殖期杀菌剂,包括第三代头孢类 •第四:破坏细胞质的药物,包括丁卡、强力霉素 •第五:具有双重性的喹诺 【组方分析】•1、甘露糖——阻隔大肠杆菌细胞、沙门氏菌的菌毛与宿主上皮细胞的结合,使细菌处于游离状态,附着不到靶器官,有利于抗生素作用!•2、头孢噻呋钠、磷霉素钙、氨苄西林——为头孢类抗生素,完全无耐药性,打破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鸭疫里氏杆菌细胞壁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破壁),可以在胸腔高浓度聚积,所以对胸腔感染具有特定的疗效(主要作用于胸腔的感染:包心、包肝、肺炎等症状)!•3、氧氟沙星——直达细菌细胞核,杀死细菌;和头孢噻呋钠配合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有效预防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治愈后的耐过作用,能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
•4、增效剂——猛击大肠杆菌细胞、沙门氏菌细胞,打散其结构,以利于其他抗生素杀灭细菌;并对头孢噻呋钠和氧氟沙星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产品特点】•1、本品是针对当前顽固性鸭浆膜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开发的特效制剂•2、本品添加进口原料,能有效分解心、肝、气囊部位的纤维素性包膜,彻底治疗“包心包肝”•3、本品可迅速修复损伤粘膜,防止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鸭浆膜炎等重复感染,降低了复发率【适 应 症】•1、有效防治一周内雏禽常发病,对禽白痢、伤寒、引起的拉白色糊状稀便精神不振,饮食少,死亡率高或弱雏率高等病症,大肠杆菌病引起的心包炎、肝周炎、脐炎、腹泻等症均有显著治疗作用•2、促进卵黄吸收,提高疫苗效价,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道功能健全,帮助消化吸收,防治雏禽过料•3、用于鸭传染性浆膜炎,临床症状为:咳嗽、打喷嚏,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腿软无力、不愿走动,并常伴有共济失调、摇头、昏迷、抽搐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症状•【用法用量】混饮:本品100g兑水200kg,一天1次,连用3天,或3000只鸡每天1袋•【包 装】100g/袋×5袋/桶×12桶/箱氟美欣•【主要成份】氧氟沙星、粘杆菌素、甲溴酸东莨菪碱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 :禽耐药性60-70%,恩诺单用150PPM。
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钠、左旋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钠、左旋氧氟沙星 与头孢哌酮合用外,其他喹诺酮类无意义 •水针上: 左旋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 :肺部感染,肠道 • 甲磺酸培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 :产后病,肠道 • 乳酸环丙沙星乳酸环丙沙星 :全身感染 • 恩诺沙星恩诺沙星 :乳腺炎,肠道感染 •美国在研究第四代 多肽类 :多黏菌素E•配伍:配合阿莫西林、配合利福平是经典组合配合头孢菌素类、配合喹诺酮类 【产品特点】•1、本品以进口聚四氢呋喃醚为溶剂配制,含特殊离子缓冲剂,其稳定性极高,可使药物耐受胃肠道的酸碱环境,保证有效成份不被破坏,同时本品添加的辅助因子,可增加动物食欲,促进消化•2、本品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霉形体和某些厌氧菌有较强杀灭作用,是禽类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首选药物,也可作为幼畜、雏禽的开口药产品特点•3、口服易于吸收,体内分布广,分布容积大,口服生物利用度高40分钟即能达到血中浓度,48小时即可代谢90%,无药物残留•4、甲溴酸东莨菪碱能迅速消炎止血,改变禽畜动物的血管壁的柔韧性和通透性,减少因血管壁太脆引起的血管爆裂性出血,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的浓稠度,利于淤血时的重新吸收及肾伤害引发之腹水或尿酸沉积引发之肿胀症状的解除。
【作用用途】•主要用于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感染如鸭传染性浆膜炎、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支原体、传染性鼻炎等疾病引的起精神沉郁、乏力、厌食、眼鼻分泌物增多、排黄绿色或黄白色稀便、共济失调、头颈震颤等剖检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等症状•【用法用量】混饮:本品100ml兑水250kg,连用3-5天•【包 装】100ml/瓶×30瓶/箱奥尔美•【主要成份】拉夫妥因、胸腺肽【产品特点】•1、本品可以和疫苗同时使用,提高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2、本品抗病毒范围广,对家禽的各种病毒病都有显著的效果•3、本品对蛋鸡使用不影响产蛋率和受精率•4、本品无配伍禁忌,可以和任何抗菌药配伍【产品定位】•预防和治疗鸡的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鸭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疾病【用法用量】•使用方法:雏禽1000羽/瓶,中禽700羽/瓶,成禽500/瓶,预防:按正常量使用连用3天,2小时饮完;治疗:把2天量集中1天饮用,2小时用完,间隔1天再用第3天的量【实际应用】•1、用于35日龄左右肉鸡,用来预防后期常发的病毒性疾病,可以产生内源性•干扰素保护机体10-15天免受病毒侵袭,单独用本品即可。
•2、用于两次疫苗免疫之间的免疫空白期或疫苗的应答期,单用本品即可 实际应用•3、非典型新城疫的治疗 实用配方:奥尔美+抗菌药(达氟尼或呋舒安)+金维• 配方分析:奥尔美——抗病毒抗菌药——控制继发感染金维——增强 •体质,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4、用于蛋鸡的温和型流感、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脑脊髓炎引起的产蛋下降 实用配方:奥尔美+利特康+金维;奥尔美——抗病毒,利特康——抗菌消 •炎,修复受损的输卵管,金维 ——增强体质,有利于机体的恢复【包装规格】•【包装规格】 50g/瓶×10瓶/盒•【注意事项】每次饮水不得超过3小时,以2小时效果最佳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