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及细则.pdf
8页精选 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及细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建立体现素质教育宗旨,符合轻负担高质量要求的综合评价制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深入践行“名在减负、名在特长、名在名师、名在文化”的办学理念,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全区小学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二、评价内容 分办学行为、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学业水平、学生特长、办学特色等六大项,总分为 100 分 三、评价标准 1.办学行为(10 分) (1) 开齐规定课程, 开足规定课时, 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 课表、课外活动安排表上墙上网,没有弄虚作假现象 (2 分) (2)严格执行全市统一制定的学生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集中教学时间不超过 6 小时 (2 分) (3)有切实的课外作业总量监控机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 1 小时节假日、双休日没有违规补课的现象 (2 分) 精选 (4)规范考试科目和次数,学校组织的考试每学期不超过一次,科目不超过 3 门。
(2 分) (5)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 1 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近视率、肥胖率明显降低 (2 分) 2.德育工作(10 分) (1)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重视整合德育资源和开发优质德育课程,德育内容丰富 (2 分) (2)将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德育队伍健全,职责明确 (2 分) (3)德育活动形式多样,校园育人氛围浓郁 (2 分) (4)班主任工作扎实有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学校、社区、家庭沟通良好,形成合力 (2 分) (5)学生熟悉《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行为习惯良好,精神风貌积极向上,无随地吐痰、乱扔乱抛、乱涂乱画、大声喧哗等现象 (2 分) 3.师资队伍(20 分) (1)学校有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教师有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明确,措施实在达成度高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达100%,40 周岁以下的教师全部达专科以上学历 (4 分) 精选 (2) 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 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基本要求深入开展教师学习教育活动, 教师参加全区集中考试合格率达 100%。
积极组织在职教师新课程培训和转岗培训,大力实施“青蓝结对” 4 分) (3)加强师德行风建设,热情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无体罚、变相体罚或“心罚”学生的现象遵纪守法,无违法犯罪;廉洁从教,不搞有偿家教 (2 分) (4)全面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人人达标”活动,每年参加区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优质课竞赛有一定人次获奖,优课率达50%以上并逐年增加 (5 分) (5)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围绕“以生为本,减负增效”开展课题研究,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正常结题 (5 分) 4.学业水平(30 分) 牢固确立“让每一个学生成人,让众多的学生成才;让每一个学生合格,让更多的学生优秀”的办学理念,区直小学、中心小学全科及格率达 98%,优秀率达 50%以上;村小学全科及格率达 95%,优秀率达 35%以上学业水平评估由六年级语数外质量调研(15 分) 、二~五年级语数外随机抽测 (10 分) 和全区小学生常技科检测 (5 分)等三个部分组成 5.学生特长(20 分) 精选 所有的学生都会演奏一种乐器, 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 在美术、民间传统文艺特色项目方面有自己的长项。
全区小学生素质检测和学生参加区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获奖情况, 各占 10 分 6.办学特色(10 分) (1)各学校有 80%以上学生参与的特色项目,且 50%以上的学生能随时展示才艺 (3 分) (2)努力构建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全面加强“三风”建设,设计出校旗、校徽,确定好校训、校歌、校树、校花,编印校报、校刊,建好校史陈列室,雕塑、标语牌、画廊、展厅制作与布置精巧和谐 (3 分) (3)学校工作成绩显著,获区级以上表彰奖励 (4 分) 四、考评办法 1.分级考评区局负责对区直小学和中心小学进行考评,中心小学负责对村小学进行考评按“一校制”管理要求,村小教学质量纳入中心小学考评 2.分层考评根据各学校办学规模、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等实际情况,对全区 23 所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分基础性、发展性、示范性等三个层次进行考评,体现分类要求、分层推进的原则,使所有的学校都有比学赶超的动力学校考评层次的划分与确认,实行自我认标和区局定标相结合,每学年初由学校书面申请,区局确认后发文公布 精选 3.分块考评局相关职能科室对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六大项,分别确定具体的赋分标准,实行分块考核赋分、综合确定格次。
其中办学行为和德育工作由督导室、普教科负责,师资队伍由组织人事科、教研室负责,学业水平由教研室负责,学生特长和办学特色由普教科、体育科负责,最后由普教科汇总报局务会研究决定 五、考评奖惩 区局根据综合考评结果,每年表彰三分之一左右的区直小学、中心小学,并与校长绩效考核挂钩;对发生师生违法犯罪、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违背省“五严”规定被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批评或产生其它重大负面影响的学校,均实行“一票否决” ;对办学水平较差或退步较大的学校列为重点管理单位, 认真剖析原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予以整改,以促进全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精选 汤峪镇中心学校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落实蓝田县教育局提出的“创建和谐校园,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目标,为了积极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新课标和课堂教学改革,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教育创新,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及办学水平,制订本方案坚持刚性指标和柔性指标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群众评议和领导小组评定相结合,量化考核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二、评价指标体系 1、办学思想与方向。
坚持基础教育性质,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安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重视学生自主发展,着力落实素质教育,创建和谐校园 2、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管理制度系统齐全,实效性、操作性强有适应素质教育的常规管理基本要求,且能具体认真实施义务教育入学率100%,无辍学现象 3、执行课程计划学校开足课程,开齐课时,开实课程,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落实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教育教学工作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健全德育工作制度,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建立德育网络,德育工作效果明显学校有新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新课标执行情况良好学校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创建自主、合作、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师生互动,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学校重视体育艺术工作,落实《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和《艺术教育课程目标》,落实体育运动“阳光工程”积极落实现代技术教育,利用设备远程教育服务教学 5、校本培训学校有校本培训制度、校本培训计划,落实情况良好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阳光师训工程” 6、教育科研学校有校本教研制度,建立校本教研网络,教育科研有针对性、实效性、普及性 7、质量检测与分析每学期举行两次质量检测并从平均分数、及格率、优秀率、过差率四个方面进行质量分析。
三、考核评价方法 根据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设置赋分标准,划等赋分 精选 汤峪镇中心学校教学质量考核评价赋分表 评价学校: 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分值 得分 办学思想 (15) 面向全体学生 4 全面发展,自主发展 4 实施素质教育 4 创建和谐校园 3 教育教学管理 (12) 管理制度系统、齐全、有效、可行 4 落实素质教育常规管理要求 4 义务教育落实情况 4 执行课 程计划 (8) 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实课程 4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4 教育教学工作 (25) 德育工作 6 课堂教学改革 6 体育艺术工作 5 现代技术教育与远程教育 3 新课程、新课标执行情况 5 校本培训 (10) 校本培训制度、计划 4 校本培训实施情况 6 校本教研 (10) 教研制度、教研网络建设 4 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普及性 6 质量检测与分析 (20) 检测科目 5 “四率”总评情况 15 合计 100 考核组 考核组 精选 组 长: 成 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