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牵引的操作规范.doc
2页骨牵引的操作规范一、穿针原则1、术前征得患者同意,签手术知情同意书;2、熟悉穿针部位的血管神经走行原则是在重要结构的一侧穿针,以避免损伤这些重要的结果3、遵循无菌操作的技术进行皮肤准备4、麻醉 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但要告知病人完全将骨膜阻滞是困难的,在操作中可能会有疼痛5、皮肤切口 穿针前,应用小尖刀片预先做一小切口,再行穿针,针眼处每日以酒精消毒,可减少针道的感染6、尽量用手摇钻而不用动力钻,以避免高温高热造成骨坏死7、穿刺针最好位于干骺端 避免损伤骺板,理想的穿刺针是只穿过皮肤、皮下和骨骼,避开肌肉和肌腱8、不要破坏骨折血肿 以免人为将闭合骨折变为开放状态9、不要穿入关节 否则会造成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10、其它 如在穿刺过程中针不要弯曲;要选择合适的牵引弓;牵引的力线要与骨折的纵轴一致;要注意牵引重量,不要过牵;随时给予X线检查二、常用部位骨牵引1、胫骨结节 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在其平面下部,由外向内穿针2、跟骨 外踝顶点下2㎝,再向后2㎝或内踝顶点下3㎝,由内向外穿针3、股骨下端 髌骨上缘2㎝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4、尺骨鹰嘴 由鹰嘴尖端向远端⒈5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
5、指骨 指骨远节基底远侧6、颅骨 双侧外耳道经顶部的连线与两眉弓外缘向枕部划线的交点皮牵引一、牵引机制将胶布和皮肤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浅筋膜、深筋膜及肌间隔等传导到骨骼上二、牵引方法胶布宽度为肢体最细周径的一半,上端在骨折部位,下端超过肢体远端10㎝也有特制的泡沫塑料带牵引三、注意事项1、适用于儿童、老人或作为一种最初的、暂时的治疗手段;2、仔细检查牵引处皮肤,祛除污物;3、保护骨突起部位,避免胶布粘贴骨突起;4、最大牵引重量一般为5㎏,具体因人而异;5、抬高患肢,防止水肿;6、每天检查肢体长度,调整牵引力度五、常用皮牵引1、上肢皮牵引;2、下肢皮牵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