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者tspt使用方法介绍.doc
35页Tspt使用方法和常用功能Tspt的主要功能是快速出结构施工图、帮助工程师节省画图时间,自动处理PKSATWE、迈达斯、盈建科等软件完成的计算配筋结果,进行竖向与平面内的归并,然后程序根据设置参数进行选筋,最后把初步生成的平法施工图绘制在CAD平台上,在画出施工图之后可以针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用钢量的统计,以及进行图纸与数据结果实时关联的辅助校审下面就把画图的过程和常用工具介绍给大家梁平法第2页、板平法第17页、剪力墙第25页)一、画模板图在“ts模板”菜单下用“数据画平面”命令指定计算模型之后画出模板图,这时程序会调用这个工程的数据并将所有楼层平面都画出来,画出模板图之后再用“ts模板”菜单下的“标构件截面”命令完成出初步设计所需要的梁、墙、柱与板的截面尺寸标示(如下面右侧图)模板图也可以自己画,或由建筑条件图修改后得到,只要注意构件线性闭合双线墙梁平行,图层与探索者初始设制中的图层名称定义一直就可以当做模板底图使用 二、梁平法功能介绍在“梁平法”菜单下选“埋入计算标梁”选好层号过后点确定(画梁施工图可以选择画同一标准层之内的一层或几层,在选层号是填入即可,这样可以把数据进行竖向归并),点确定之后会得到计算模型内的SATWE计算结果,输入T改插入基点,然后把数据埋入模板图中(注意定位要准确),然后程序自动画出施工图。
还有一种成图方式—数据自动画梁,这个可以一次性把所有标准层的梁施工图都画出来,每个标准层无论有多少个自然层都按照最大面积只画一个平面,这个画法比较浪费钢筋,如果标准层里面只有很少的两层,用数据自动画梁就很方便了画出梁施工图之后还有一些好用的修改工具1、校审功能必须要用的,它可以保证施工图的正确性和安全性,点击“梁平法”菜单下“校审”命令,弹出菜单在第一项“设置”中设置检查内容,每一项构造要求在“详细条文”中都把规范相应规定列给大家,检查时候就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检查然后点击“检查”再点中要校审的平面图,如果图纸不满足要求就会出现如下提示:根据图中显示可以看到程序可以检查出来520的实际配筋1571(粉红色)小于计算面积1659(绿色),这就可以修改配筋以保证图面的正确与安全性,这时可以把计算面积和实配钢筋同时显示在图面上,很方便进行对配筋,省去工程师把计算结果粘贴到施工图上对配筋的麻烦,也省得工程师再对实配钢筋进行计算了,双击修改配筋再重新检查可以按照新的配筋检查并且显示新配筋的实配面筋,如果这时候把鼠标放在计算面积上就会有一个即时显示,显示出已经归并的梁计算面积(如上图)2、如果梁图修改了很多快出图的时候模型做了少量修改,重新计算之后可以用校审中的“重新插入计算”把新模型数据替换原来的数据(操作方式和埋入计算时一样),替换之后图面上修改过的标注不变,然后再检查一下看原来的标注有没有不满足新计算的,如果有再针对这里进行修改,如果梁的计算面积变小了不让原来的配筋大于新的计算太多的话,可以在“设置”里面设置下这个数值,如果原来配筋超出新计算太多,程序也可以提示出来3、如果工程师觉得哪根梁的配筋不合适,想按照新的选筋参数重新配筋,那就可以重新设置参数,再用“梁重新配筋”点那根梁,这根梁就可以按照新的参数配置钢筋了,如果那根梁是设置的架立筋,要把架立筋去掉的话用梁特性修改不了,可以在“梁设置”里面把框架梁架立筋选项关掉,再点“梁重新配筋”就可以改掉了。
4、“梁特性”是对连续梁做联动修改的工具,比如修改集中标注的通长钢筋,支座钢筋也会联动修改,并且可以显示出这根梁的配筋率等信息改筋工具条”和“梁特性”一样是数据联动修改的工具,点击之后会在上面显示一栏菜单,就省得每次点梁特性了 5、编号编辑和顺序编号可以有效编辑梁编号,比如清除漏号、改序号和梁类别的设置(KL→WKL),或者按照上下左右的规则重新排序,这样图上有很多根梁梁号也能很快编辑完成,梁集中标注里的编号和截面尺寸不能双击修改6、在“图面整理”里面有几个调整图面的工具比较好加入单跨梁配筋表”可以把图中的单跨梁集中标注提出来单独列个表,对于住宅工程梁很多的时候这个功能可以有效简化图面标注,比如把连梁单独列表: “行数转换”可以把梁集中标注由三行转换成四行或者反过来,这样看图面拥挤程度来调整集中标注的行数 “加入说明”可以把所有集中标注中相同的内容提取出来放到说明里去,以使图面更清晰,如下图: 如果是一组梁,用“梁特性”修改的时候,点带尺寸、通筋和箍筋的集中标注(繁标)时,修改的是一组梁,如果点只有编号的集中标注(简标)时,则这个简标梁单独变化形成一个新的梁号,如果想单独修改繁标梁时,就用“简繁转换”把繁标梁转换成简标梁就可以了。
“出图前处理” 可以把集中标注中出现的(-3.900~-0.300)这种标高隐藏掉,如果支座钢筋和通筋相同时,也可以用“隐藏支座筋”把支座钢筋隐藏掉不标,也可以隐藏梁的种类梁简图”可以把梁平法图简化成只有编号和尺寸的简图,但是处理之后不能返回,只能撤销,或者提前做个备份7、2012版tspt可以画出连梁,在梁设置最后一页,这个方块内打勾就能画出来了,方案2是单独对连梁设置的选筋库,这样画出来的连梁配筋比较合理8、如果想把两根相连的梁连成多跨梁,可以用“修改支座”改一下,点击“修改支座”后会在图面上显示代表每个梁段的粗线段,选中线段之后会有如图显示,然后再点中三角形,这样就可以把支座关系修改了(三角代表简支、圆圈代表连接、两个对着的三角代表断开、箭头代表悬挑),修改支座可以用做悬挑梁判断、主次梁搭接关系、梁跨数判断等9、用“手工指定”点中梁线,就可以把梁集中标注移动到这个位置,这样框架结构同方向的梁集中标注就可以指定在同一跨内,这样就可以使图面编号清晰(这个工具会把双击修改过的位置刷新,尽量先用这个工具再该配筋)10、如果剪力墙结构中连梁没有判断对或者悬挑梁类型不对的话,可以用“类型转换”转换一下梁的类型,最新版tspt可以进行连梁框梁、次梁框梁和挑梁框梁的转换。
11、“附加钢筋”可以把主次梁相交的位置画上附加箍筋或吊筋,可以选择每边箍筋根数,或者勾上下面方块只画吊筋,附加箍筋在说明里表示一下,这些都是根据模型中此处剪力计算的12、修改之后可以点击一下“配筋归并”这个命令,这样可以把改过之后没有注意到的配筋、截面和跨度一样的梁归并成一个号13、“快捷梁标注”可以对没有标注的梁线进行标注,这里可以自己填入梁的参数,如果这根梁后台有数据则直接根据这个数据自动配筋14、“计算次梁”是针对后加的次梁(一般不影响整体计算),这里可以自己输入次梁的荷载等信息,算完之后用“快捷梁标注”根据算完的数据进行配筋三、梁平法画施工图使用方法上面是介绍梁平法每个工具、命令的使用方法,下面介绍一套画梁施工图的操作过程和方法,包括怎样修改比较方便、哪些工具对画图、改图帮助较大,和这些工具的配合使用1、得到模版之后然后用“埋入计算标梁”方式把平法图画出来,画出图之后首先大致看图面上配筋选筋直径、组合方式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可以找一根梁换一下选筋方案(比如“纵筋参数2”中的“选筋方案1”和“选筋方案2”互换一下、或者调整一下选筋库中的直径),然后在用“梁重新配筋”对这根梁重新配钢筋,找到一个合适的参数后再对整个平面重新埋入计算或者用“梁重新配筋”对不合适的梁都点一下,这样调整之后大部分梁的配筋都不需要修改了。
2、然后看生成的梁图悬挑梁、连梁、次梁和梁跨数的判断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话可以先用“修改支座”修改悬挑梁和梁跨数的情况、然后用“类型转换”转换一下连梁和次梁的类型3、梁类型调整好之后开始修改配筋,修改配筋用“校审”检查一下把SATWE计算结果显示在图面上,这样可以把计算面积和实配面积都显示在同一个位置,对配筋方便,也可以把挠度、裂缝的图层关掉来对配筋,然后把“编号编辑”打开对每个种类、每根梁挨个看一下,只要“梁设置”设置的好大部分的梁是不用修改的,然后个别对配筋直径特别小根数多、配筋直径特别大的梁进行修改,先用“梁特性”或者“改筋工具条”对梁的通筋进行修改,然后再双击修改下支座钢筋就可以了,如果是单跨梁也可以用双击修改梁通筋、箍筋和支座筋,然后再检查的时候程序也可以识别,这时要注意双击修改过的梁标注再用特性修改的话双击修改过的位置会还原,所以修改的原则是先特性修改、再双击修改4、修改之后还要用校审检查下修改之后的标注有没有错误,如果有再针对修改,修改之后再用“配筋归并”把修改之后标注、跨度和界面相同的梁统一成一个号5、配筋修改之后可以用“附加钢筋”把附加箍筋和吊筋画在图面上6、修改好配筋之后可以对图面进行修改,先用“平法拖动”(探索者界面内有个快捷菜单这之中的这个按钮就是平法拖动)和“手工指定”调整集中标注的位置,然后用“编号编辑”和“顺序编号”来整理编号,如果集中标注里有标高或者有支座筋和通筋相同的话就可以用“出图前处理”把标高和支座筋隐藏掉,也可以用“加入单跨梁配筋表”把连梁提取出来单独做个表。
7、平法图都修改完之后也可以用“统计用钢量”对用钢量做下概预算,只要图面上标注有的都可以统计出来,搭接、弯钩和锚固都统计在里面,一般和专业统计用钢量的软件差距5%左右8、如果修改完图纸之后模型有了少量修改,可以用“重新插入计算”替换一下原有数据,再检查下图面,有不满足计算的地方程序会提示出来,也可以设置这个数值让原来配筋大于新计算太多的地方提示出来,然后再进行修改四、梁设置参数1、基本参数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有三个内容:1)“标注允许向左”指的是梁集中标注文字在标注线的左边或者右边,如果勾选就可以放在左边,不勾就全都在右边2)是梁集中标注行间距的设置,如果是住宅,图面比较拥挤的情况下可以把这一项选小点3)“梁编号前缀”可以把梁编号KL-7中间横线去掉,选中空白就去掉,也可以在K前面加前缀,比如AKL或BKL2、计算参数这里的参数就是程序自动配筋的时候是否遵循这几个规范限制1)高规第6.3.2条中第一项的规定是:2)“放大系数”中可以对SATWE计算结果进行放大,配钢筋的时候留一些安全储备,点击后面方块可以按照跨度多少进行放大如上面右侧对话框3)挠度和裂缝限值勾选上会生效,可以自己输入限值大小3、纵筋参数1这个参数比较重要对程序选筋影响比较大1)左边钢筋等级和抗震等级只是针对架立筋和腰筋设置的,“框架梁上筋不设拉通筋”如果勾上则框架梁全部设置架立筋没有拉通筋,“框架梁上筋不设架立筋,全部为通筋”勾上就与上个选项相反。
2)右边选筋库非常重要,选择合适程序自动配筋就可以满足大部分梁,需要修改的就很少了粗选方案”主筋用户库里面选择好框架梁和次梁常用的钢筋直径,比如选择18、20和22三个直径能满足大部分梁选筋就好,选得太多反而不好,比如计算特别小的梁需要用到直径14的钢筋程序也会选出来(计算面积小的梁,程序自动配筋直径容易选),但是要勾上“只选用户库中的直径”那么就要把工程中用到的直径全都选进去,一般不需要勾选这个点中“细选方案”后变成右侧对话框的选筋库,这里设置的更加细致,对一些特殊要求的梁比较适用,比如通长钢筋就用直径20的,就可以在上通筋—最优后面选择20,并且把可选直径选成空白,这样只要不是特别小的梁通筋就是20的了,还可以把用不到的直径选到非选直径里,也可以对下通筋、上下筋非通长钢筋和箍筋进行设置,也可以对次梁和框支梁进行设置4、纵筋参数21)如果需要程序自动配筋时选出220+218这种组合钢筋形式的配筋,就必须要勾选“选用组合钢筋直径”,也可以设置每种直径的根数2)“选筋方案1”是指程序自动选筋优先用大直径钢筋、根数少、施工方便,“选筋方案2”优先用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