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docx

3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5095184
  • 上传时间:2022-01-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8.86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调查操作细则江西省林业厅 二OO八年三月第一章总则今年1月初以来,我省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雨雪冰冻天气,造成森林资源 大面积受灾,部分地区损失惨重为切实落实关于“全面做好灾害评估工作,为灾 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的要求,统一、规范开展森林资源损失评估的调查工作,确 保调查成果准确、客观、翔实,根据国家林业局《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 评估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操作细则”第一条调查目的及时掌握全省森林资源雨雪冰冻受灾损失情况,客观评估灾害损失及影响,为 科学指导灾害木的清理与利用,加快全省森林植被恢复重建提供依据第二条主要任务1、 调查各受灾县(市、区)(以下简称为县)域内的森林、苗圃和未成林造林 地的受灾面积,重点调查分析雨雪冰冻灾害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情况2、 调查林木蓄积、竹子株数、苗木数量和经济林产量等灾害损失的实物量3、 分析评价雨雪冰冻灾害对森林质量、森林结构、林木长势和引发次生灾害的 影响4、 深入研究受灾区域森林类型和不同经营措施的林(竹、苗)木受灾害影响情 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森林资源恢复重建和科学经营建议5、 结合典型区域调查和剖析,对区域森林资源及其生长状况,以及灾害对森林 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章技术标准第三条受损类型1、 林木受损类型:I冻死;II腰折(树冠以下折断)、翻兖;III断梢(主梢 折断);IV折枝1 (折枝比例250%) ; V折枝2 (20%<折枝比例<50%)折枝的 不计算损失株数(蓄积);断梢的4株折算1株损失株数(蓄积)损失株数(蓄积)=I类株数(蓄积)+ II类株数(蓄积)+ III类株数(蓄积) x 1/42、 竹子受损类型:I冻死;II爆裂;III翻莞损失株数=I类株数+ II类株数+ III类株数3、 经济林木受损类型:I冻死;II翻莞;III劈裂;IV折枝(20%以上枝条折断); V冻伤冻伤的不计入损失株数;折枝的3株折算1株损失株数损失株数=I类株数+ II类株数+ III类株数+ IV类株数x 1/304、 未成林造林地林(苗)木受损类型:I冻死(苗木冻死);II冻伤(主梢 受损)冻伤的2株折算1株损失株数损失株数=I类株数+ II类株数x 1/25、 苗木受损类型:I冻死(苗木冻死);II冻伤(主梢受损)损失株数=I类株数+ II类株数第四条损失程度等级林木损失程度等级根据林木损失株数或蓄积比例确定,竹林、经济林、未成林 造林地、苗圃的损失程度等级根据损失株数比例确定。

      等级划分标准如下:•损失比例260%时,损失程度等级为“重”;•损失比例230%且损失比例<60%时,为“中”;•损失比例<30%且损失比例210%时,为“轻”;•损失比例<10%时,为“微”损失比例=损失株数(蓄积)/总株数(蓄积)第五条受灾面积指损失程度等级为重、中、轻的面积之和第六条 小班(调查地块)受损类型以受损类型株数(蓄积)比例最大的类型作为该调查小班(地块)的受损类型第七条可及度根据雨雪冰冻受灾小班所在位置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采集运条件分为可及、不可 及可及指具备采、集、运条件;不可及指因客观原因不具备采、集、运条件第八条清理建议根据调查小班(地块)损失程度、可及度,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近 后远、先松后杉、先人工林后天然林、先中龄林后成熟林”的原则,对清理提出建 议,按“急”、“缓”、“不清理”记载急”指需要立即清理;“缓”指可暂缓清理;“不清理”指不清理对已清理的,记载“已清理”第九条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指因雨雪冰冻灾害导致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以调查小班(地块)为单位,根 据调查小班(地块)受灾前后郁闭度变化和造林苗木保存情况确定例如原“有林 地”转变为“疏林地”或“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转变为“无林地”等。

      第十条经济林减产比例指经济林小班产品产量损失比例,用调查小班(地块)株数损失比例作为经济 林减产比例第十一条 地类、森林类别、起源、权属、林种、龄组、优势树种(组)、胸径、 地貌、坡度、坡向、坡位等因子的标准,执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 定》(国家林业局, 2003 )第三章调查内容第十二条灾区基本情况调查1、 受灾范围(调查范围)根据全省各县(市、区)的受灾情况,确定全省各 县(市、区)均为受灾范围2、 森林资源数据以县为单位提供包括:分起源、权属、龄组、林种各树种 森林面积、蓄积,经济林分经济树种的面积,竹林面积和株数,不同造林年度分重 点工程的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 林果和苗木产量以县为单位提供包括:分经济林树种(品种)的产量, 分树种的育苗面积和株数4、 林(副)产品价格分县按上年度平均价格提供包括:各树种规格(原条、 原木)木(竹)材价格,各品种林果价格,不同规格苗木价格5、 林业生产成本包括:营造林和木材生产、销售等定额资料以上调查内容与要求详见附件2第十三条灾情与损失情况调查在全县范围内抽取调查小班、区划受灾地块(即调查地块)、设置标准地,调查 受灾区域内马尾松、国外松、杉木、披树、杨树、针阔混等树种以及竹林、经济林、 未成林造林地和苗圃地的受灾面积,林(竹、苗)木的受损类型、程度、损失量(蓄 积、株数),以及不同权属、起源、林种和海拔、坡向、坡度的受灾情况。

      分类型拍 摄能反映该类型受损情况的现地照片1、乔木林分调查按龄组分别马尾松、国外松、杉木、桜树、杨树、针阔混等 树种调查林木的受灾面积、蓄积,分受损类型、程度的面积、蓄积和损失蓄积,因 受灾郁闭度下降至0.2以下而损失的面积分树种、径阶组损失的蓄积2、 竹林调查调查受灾面积、株数,分别受损类型、程度的面积、株数和损失 株数,因受灾株数下降而损失的竹林面积3、 经济林调查分别调查油茶、茶树、常绿果木、落叶果木和其它经济树的受 灾面积,分别受损类型、程度的面积、株数,损失面积和受灾害影响的减产比例4、 未成林造林地调查分别重点工程、造林树种、造林年度的受灾面积,分别 受损类型、程度的面积和苗木冻死率,因受灾林(苗)木保存株数下降而损失的造 林地面积5、 苗圃地调查调查苗木各受损类型、程度的面积、株数以及苗木损失株数6、 调查郁闭度、蓄积量、胸径和树种等内容,记载权属、起源、林种和海拔、 坡向、坡度等因子7、 恢复措施类型根据清理建议,提出对调查小班植被恢复措施的建议,具体 措施分重造、补植和封育等第十四条灾害影响典型类型调查及综合分析评价各调查县选取3个以上最具典型性的类型(如不同树种、经营措施、经营水平、 林分结构、自然条件等等情况)开展深入调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 应的技术和对策措施。

      各县依据各典型类型调查结果,汇总编制专题报告第四章外业调查第十五条调查方法在全县范围内,利用现有二类调查、资源档案、造林设计和检查验收等资料, 根据地类、树种、龄组等因子确定调查类型,按照调查类型抽取调查小班在调查 小班内,经全面踏查,区划调查小班内的受灾地块,作为调查地块在调查地块内, 典型选取有代表性区域设置标准地进行林(竹、苗)木受损类型和损失情况调查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出森林面积、森林蓄积、竹林株数、经济林产量、苗木株 数和未成林造林地等的面积受灾情况以及实物量损失情况同时,根据树种、经营 措施、经营水平、林分结构、自然条件等情况,选取灾害影响典型类型开展深入调 查,分析灾害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应对技术措施和建议第十六条资料收集1、气象资料通过县气象站收集本县灾期和常年同期气温和降水数据等资料2、 十五期间二类调查全县森林资源统计表,小班记录3、 全县范围的地形图、二类调查小班区划图、林相图等图面资料4、 全县近五年各重点工程营造林面积和有关设计验收图、表材料5、 全县2007年林果产量6、 全县2007年育苗面积和苗木产量7、 适用当地的一元立木材积表、林木生长率、材种出材率表。

      8、 2007年营造林和木材生产、销售等定额成本费用资料9、 2007年度各种规格的木材、林副产品市场价格,及其销售过程中税、费征收 标准10、 当地与调查评估有关的资料资料收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详见附件3第十七条准备工作为了统一技术标准和调查方法,各县在外业调查工作开展前,应组织外业调查 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操作细则》;同时做好仪器工具(包括GPS、数码相机、 罗盘仪、皮尺、测树钢围尺等)、调查用表和相关物资的准备第十八条调查类型确定在全县范围内,利用最近二类调查、资源档案和造林设计等最新资料划分出马 尾松、国外松、杉木、披树、杨树、针阔混、其它树种,并区分龄组(幼、中、成); 经济林分别油茶、茶树、常绿果木经济林、落叶果木经济林、其它经济林;竹林; 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等29个调查类型第十九条调查小班抽取根据各调查类型小班统计数据抽取调查小班1、 调查小班数量的确定⑴在全县范围内,按调查类型抽取调查小班,每个调查类型(竹林、未成林造 林地和苗圃除外)原则上抽取不少于20个小班,作为调查小班⑵竹林原则上抽取不少于30个小班,作为调查小班⑶全县未成林造林地总面积在5万亩以下的,按5%的面积比例抽取调查小班; 超出5万亩的,超出部分按2%的面积比例抽取调查小班。

      ⑷苗圃地调查数不小于该县苗圃地数量的50%2、 调查小班抽取方法以县为单位,按照机械抽样方法分别调查类型抽取调查小班调查小班的确定 充分考虑受灾范围内的地域平衡性和总体代表性将调查范围内的小班分别调查类 型按小班面积大小或小班号排序,按事先确定的起始号和各类型应抽取的小班数量 计算出的间隔号抽取调查小班,每个调查类型抽取不少于20个(竹林30个)调查 小班,调查类型小班总数少于20个(竹林30个)时抽取该类型50%的小班作为调查 小班第二十条小班调查在全面踏查调查小班森林资源受灾情况的基础上,区划出调查小班内的受灾地 块,作为调查地块调查小班局部受灾的,区划出的受灾地块作为调查地块,并计 算其面积;小班普遍受灾的,以整个调查小班作为调查地块在调查小班(地块) 内调查记载相关立地、林分因子,并设置标准地进行林木损失调查1、 调查小班(地块)的调查调查记载海拔、坡度、坡向、坡位,以及原地类、权属、林种、起源、工程类 别、优势树种(组)、龄组、灾前灾后郁闭度、可及度、经营措施等各项因子,并 在调查地块内设置标准地进行林木损失调查根据标准地调查结果,确定调查地块 林木受损类型、损失程度等级;计算调查地块林木蓄积、损失蓄积(株数)以及因 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等;在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提出清理建议和植被恢 复措施,估算调查小班经济林减产比例、可燃物增加比例、现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 等。

      2、 标准地设置按照调查地块面积确定设置标准地的数量,调查地块面积< 50亩的不少于1块、 50 - 100亩的不少于2块、〉100亩的不少于3块综合调查地块内林木受损情况, 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方设置标准地标准地面积为1亩,形状为圆形、方形或长方形, 林带可采用样线或样带采用GPS测定记载标准地(样带)的地理坐标,同时,方 形、长方形标准地四个角和圆形标准地中心应设置木桩作为固定标志在设置标准 地时,应根据小班的海拔高度,分别在上、中、下等不同区域内设置3、 标准地调查⑴乔木林分:在标准地内进行每木检尺,调查记载优势树种(组)以及林木径 阶、受损类型、林木质量等因子对已清理的林木,根据伐根地径推算胸径,确定 径阶,受损类型按冻死、林木质量按半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