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位转换训练技术教案.doc
10页第二章 体位转换训练技术第一节基础知识一、 含义与意义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 包括翻身法,起床法,移向床头法,从卧位到坐位、从坐位到站位、轮椅与床、轮椅与坐便器之间的转移等二、 生物力学原理1. 支撑面及其调节支撑面也称为基面,是指支撑一件物体的底部平面,支撑面越大,物体就越稳定2. 重心与重心线物体的重心中心是物体的平衡点人体的重心位于第 2腰椎重心线垂直穿过重心点3. 搬移与重心线的关系当身体继续前屈时, 重心线向前移动,重心线落在基地面以外,会造成不稳定姿势,若以这种方法扶起患者对双方都有危险4. 应用躯体力学的原理转换患者的正确姿势(1)双脚分别向前后及外侧分开, 屈曲膝部,维持重心线于基面范围内, 以避免腰背损伤并可保持平衡,用这种姿势转换患者较为容易2) 被转换的患者与治疗者的身体一起转换时,利用股四头肌的伸膝力量而不是单纯的靠腰背肌力量站起来3) 在转换过程中保持腰背挺直而屈膝蹲下, 这种方法可避免治疗者扭伤腰背, 保护自己三、 分类1. 主动体位转移是指患者不需要任何外力帮助,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生活活动的需要,或者根据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的要求,通过自己的能力转换移动,使身体达到并保持一定的姿势和位置2. 助动体位转移是指患者在外力协助下,通过患者主动努力而完成体位转变的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3. 被动体位转移是指患者依赖外力搬运变换体位,并利用支撑物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四、 注意事项1根据需要,选择适当体位及转移的方式、方法、范围等2、 转移前,向患者家属说明转移的要求和目的,取得家属和理解和配合3、 转移中,应做到动作协调轻稳,不可拖拉,并鼓励患者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残存能力,同 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协助4、 转移后,确保患者舒适、稳定和安全,并保持肢体的功能位5、 尽量让患者独立完成体位转移,被动转移应作为最后选择的转移方法6、 残疾较重和认知障碍患者,不要勉强进行独立转移活动7、 转移距离过远时,难以依靠一个人的帮助完成,转移频繁时,不便使用升降机五、 适应症与禁忌症1. 适应症(1 )辅助的转换训练适应症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 肢体部分或完全瘫痪,完成转换动作相关的主要关键肌肉的肌力低于 2级,无法完成独立转换和生活自理的患者2 )独立的转换训练适应症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脊髓灰质炎等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 肢体部分或完全瘫痪,完成转换动作相关的主要关键肌肉的肌力达到 2-3级,要求恢复独立转换能里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2. 禁忌症(1 )辅助的转换训练禁忌症合并其他情况,如骨折未愈合、关节不稳或拖尾、骨关节肿瘤、重要脏器衰竭、严重 感染和其他危重情况等。
2 )独立的转换训练禁忌症合并较为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训练者,其余同续他人帮助转换的禁忌症第二节 仰卧位向侧卧位的翻身训练一、 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训练1. 患者仰卧,头、肩屈曲,双上肢伸展上举、对称性摆动,产生钟摆样运动向左侧甩动, 使右上肢越过身体左侧,以获得下一步向右翻转所需的动力2. 再屈曲头、肩,双上肢迅速从左侧甩向右侧3•借助于上肢甩动的惯性使躯干和下肢翻成俯卧位4. 将左前臂支撑于床面并承重,右肩进一步后拉,使两侧前臂同等负重5. 将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二、 偏瘫患者的翻身训练1 .独立翻身法(1) 偏瘫患者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屈曲,双上肢 Bobath握手伸肘,肩上举约 90°,健上肢带动患上肢先摆向健侧,再反方向摆向患侧,以借摆动的惯性 翻向患侧2) 偏瘫患者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 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方 双手Bobath握手上举后向左、右两侧摆动,利用躯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第三节卧位向坐位的起坐训练一、卧位与坐位转移法1独立坐起1)偏瘫患者独立从健侧坐起① 患者健侧卧位,患腿跨过健腿② 用健侧前臂支撑自己的体重,头、颈和躯干向上方侧屈。
③ 用健腿将患腿移到床缘下④ 改用健手支撑,使躯干直立2)偏瘫患者独立从患侧坐起① 患者患侧卧位,用健手将患臂置于胸前,提供支撑点② 头、颈和躯干向上方侧屈③ 健腿跨过患腿,在健腿帮助下将双腿置于床缘下④ 用健侧上肢横过胸前置于床面上支撑,侧屈起身、坐直HC D3) C6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独立由仰卧位到平坐位① 患者仰卧,上举双臂,用力左右摆动躯干,利用惯性将右上肢甩过身体左侧,翻向左侧② 先用左肘支撑床面,然后变成双肘支撑,抬起上身③ 将体重移到右肘上,然后将左肘移近躯干④ 保持头、肩前屈,将右上肢撤回身体右侧,并用双肘支撑保持平衡⑤ 再将身体转向左肘支撑,同时外旋右上肢,在身体后伸展,右手支撑床面⑥ 调整身体位置使重心向右上肢转移,同样外旋左上肢,在身体后伸展,用左手支撑床面⑦ 慢慢交替将双手向前移动,直至体重移到双下肢上,完成坐起动作4) 胸、腰段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独立由仰卧位坐起患者利用向两侧翻身,完成双肘支撑,再将身体重心左右交替变换,同时变成手支撑, 完成坐起动作2、一人协助坐起① 患者呈仰卧位,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 双臂肘关节屈曲支撑于床面上, 康复护理人员站在患者侧前方,以双手扶托患者双肩并身上牵拉。
② 嘱患者利用双肘的支撑抬起上部躯干后, 逐渐改用双手掌撑住床面,支撑身体坐起;调整坐姿,保持舒适坐位二、坐位到卧位1独立从坐位到卧位(1) 偏瘫患者独立从患侧躺下① 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健手从前方横过身体,置于患侧髋部旁边的床面上② 患者将健腿置于患腿下方,并将其上抬到床上③ 当双腿放在床上后,患者逐渐将患侧身体放低,最后躺在床上(2) 偏瘫患者独立从健侧躺下① 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健腿置于患腿后方② 躯干向健侧倾斜,健侧肘部支撑于床上,用健腿帮助患腿上抬到床上③ 当双腿放在床上后, 患者逐渐将身体放低, 最后躺在床上,并依靠健足和健肘支撑使臀部 向后移动到床的中央(3) C6完全性损伤患者独立从坐位到卧位① 患者在床上取长坐位,双手在髋后支撑,保持头、肩向前屈曲② 身体向右后侧倾倒,用右肘承重③ 屈曲左上肢,将一半体重转移至左肘④ 仍然保持头、肩屈曲,交替伸直上肢直到躺平4 )胸、腰段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从坐位到卧位患者独立由坐位躺下:与由仰卧位坐起的方法顺序相反2、一人协助从坐位到卧位① 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患腿置于健腿上康复护理人员站在其患侧(右侧) ,用左上肢托住患者的颈部和肩部。
② 康复护理人员微屈双膝,将右手置于患者的腿下,当患者从患侧躺下时帮助其双腿抬到床 上康复护理人员转到床的另一侧, 将双侧前臂置于患者的腰及大腿下方 患者用左足和左手 用力向下支撑床面,同时康复护理人员向床的中央拉患者的髋部 调整好姿势,取舒适的患 侧卧位第四节坐位向立位的起立训练一、独立从椅坐位到站立位1患者坐于床边,双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足跟落后于两膝,患足稍后,以利负重及防止健 侧代偿2、 双手Bobath握手,双臂前伸3、 躯干前倾,使重心前移,患侧下肢充分负重4、 臀部离开床面,双膝前移,双腿同时用力慢慢站起,立位时双腿同等负重二、一人协助从椅坐位到站立位1一人协助偏瘫患者从椅坐位到站立位以利负重及防止健侧① 患者坐于床边,双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足跟落后于两膝,患足稍后, 代偿② 双手Bobath握手,双臂前伸③ 躯干前倾,使重心前移,患侧下肢充分负重④臀部离开床面,双膝前移,双腿同时用力慢慢站起,立位时双腿同等负重2、一人协助脑瘫患儿从坐位到站立位① 患儿坐在椅子上,康复护理人员面向患儿,将其双脚平放于地面上② 康复护理人员一手按住患儿膝部,使其身体向前倾,另一手放在患儿臀部稍稍向上托起。
③ 当患儿臀部抬离椅面时,康复护理人员扶住患儿肘部,保持其身体向前倾,并帮助患儿伸直髋部站立④ 患儿站起后,康复护理人员扶着患儿胸部和膝部,避免其向后倾倒三、脑瘫患儿从跪位站起方法1患儿先由双膝跪位变为单膝跪位:康复护理人员跪坐于患儿身后,固定一侧下肢,使患 儿重心转向固定的一侧下肢,抬起另一侧下肢使该侧足平放于地板上,成单跪位2、 康复护理人员帮助患儿身体前倾,并把重心移至前腿3、 康复护理人员一手扶着患儿下胸部帮助站立4、 站立后,康复护理人员一手固定双膝,另一手固定腰骶部,保持髋部伸直,并使重心前 移,保持平衡四、站立位到椅坐位1独立从站立位到椅坐位① 患者背靠床站立,双下肢平均负重,双手 Bobath握手,双臂前伸② 躯干前倾,同时保持脊柱伸直,两膝前移,屈膝、屈髋③ 慢慢向后、向下移动臀部和髋部,坐于床上2、一人协助从站立位到椅坐位① 患者站立位,康复护理人员立于患者正前方, 双手拉住患者两侧裤腰带, 使患者大腿靠于床沿,屈曲双侧膝关节,使其坐于床面上② 另一种方法是康复护理人员立于患者的一侧, 一手抓住患者后正中裤腰带,另一手扶住靠近康复护理人员一侧的肩背部, 将身体向床边轻拉,待大腿靠近床沿, 嘱患者屈膝,坐于床 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