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的战略读后感.docx
3页冲突的战略读后感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博弈论只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 还 未形成独立的一门学科而托马斯.谢林的出现,特别是其著作 《冲突的战略》 一书从不同的角度对博弈论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 新阐释和发展,其中在核裁军、国家战略政策层面有广泛应用 书中发展出来的最重要的思想即是关于可信承诺在冲突或谈判 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思想最早起源于 1956 年谢林发表在 《美 国经济评论》上的一篇论文《论谈判》 ,其基本内涵是:在谈判 和冲突的场合,如果博弈一方能够以可信和可观察的方式限制自 己的某些选择自由反而会增强其谈判地位,而赋予一方更多的相 机决策权则可能伤害该参与人的利益 谢林在书中也举例说明可 信承诺在冲突中的作用 比如,战争中持续对抗的双方,相对弱 小的一方为了向另一方表明自己抗争到底的决心, 往往会通过将 己方后撤的桥梁炸毁来向对方表明抵抗到底的决心, 通过断己方 退路的可信承诺方式来威慑并达到遏制对方进攻的目的 这让我 们联想到项羽过江“破釜沉舟”的故事,断了自己军队的退路, 让兵士们明白只有死战胜敌才有活路,最终楚军以少胜多、大获 全胜 谢林的《冲突的战略》一书全文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自 成一体,而每个部分之间又有相互交叉的内在逻辑关系。
比如, 首先第一部分对战略理论中的谈判、 谈判机制以及结构特点进行 了解读和铺垫, 之后第二部分通过趋向互动决策理论以及博弈论 在战略行为中的决策应用来对博弈论进行重新定位, 最后再从博 弈的角度对战略行为应用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系统的阐述 由于谢 林曾供职于政府部门,因此,在此书中涉及到的博弈论具体事例 多为国际冲突、战争威胁以及核军控等问题 我们发现书中谢林更多的关注是在非合作博弈过程中如何 化解冲突、实现和解、并实现双赢由此可见,谢林将传统博弈 中的“非赢即输、非输即赢”的零和博弈状态在理论和现实应用 上提升了一个层次比如,谢林在第三章中谈到若要将战争控制 在有限战争状态,或者有限竞争、司法管辖权问题, “非零和博 弈” 中的默式谈判具有的原则为实现共同利益来协调彼此行为的 一些重要作用 并由此得出结论:1、无论是默式谈判结果还是 通过不公平或艰难谈判取得的结果, 都需要比其他淘汰结果具有 质的优越性,而不仅仅是程度的问题2、如果非要在沟通匮乏 的条件下实现结果,谈判双方应该具有足够的宽容心,允许现实 条件影响谈判结果 谢林为了进一步阐述非合作博弈过程中“非零和博弈”的过 程和价值,对“零和博弈”也有自己的阐述和界定。
传统博弈理 论通常将“零和博弈”研究证实了的方法和概念应用于“非零和 博弈”中然而,谢林通过把“零和博弈”看做是一个具有有限 性的场景,而非一个分切点来拓展博弈理论的范畴空间并且认 为“零和博弈”的理论中:建议与干预、威胁与允诺都无法产生 积极的结果,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们都主张,博弈双方之间的 关系要么完全友好,要么极端不平衡这就可能导致不利一方采 取最小最大战略破坏这种不平衡关系 这一阐述让我们清晰认识 到了“零和博弈”在解决冲突过程中的局限性,在全球化发展更 加深入、各方利益相互交叉和融合的当今世界,更加凸显了“非 零和博弈”的价值和研究意义共2页,当前第1页1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