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对制度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经验探讨.doc
3页查对制度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经验探讨【关键词】查对制度;输液;经验1影响查对制度落实的因素分析1.1外在因素导致的护士查对不严患儿家属经过一系列的排队挂 号、看病、交钱、取药后,最后来到输液室,往往是满腹牢骚,而患儿输 液较大人难度大,等候时间长,由于病痛及对医院环境的恐惧,孩子哭闹 声不断,导致家属情绪急躁,从而易催促护士,甚至将不满情绪发泄于护 ,对护士情绪造成了影响,从而导致匆匆查对,使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1.2护士经验不丰富、业务不熟练导致的查对差错门诊用药种类多, 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不易掌握,有些药物的使用有年龄及滴速限制,儿科 用药剂量按体重计算,所用药物剂量各不相同,护士在窗口收药转抄输液 单时、治疗护士加药时,易出现查对疏忽导致的药物剂量错误1.3儿科输液室环境嘈杂,患者易扎堆,护士虽核对了患儿姓名,但 在患儿姓名字音相同或相近时因家长精力集中在孩子身上,出现错误应 答,易导致患者拿错药、输错液的错误发生1.4护士工作忙乱导致的查对失误患儿顽皮好动、爱哭闹,易造成 输液不畅、胶布固定松动,再加上脱针、鼓针、拔针等工作,使巡视护士 疲于在治疗室与输液区奔走,工作忙乱,也易造成查对失误发生。
2护理对策 2.1护士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儿科门诊的特点,用沉着冷静的心态对待 工作,技术上要熟练精巧,学会与儿童及家长交流沟通,最大限度的争取 理解和支持护士长在安排班次上,合理运用分组分层优化排班方法[3], 实行分层次排班;在输液高峰时段,实行弹性排班;并充分运用满意度调 查对工作质量进行了解,随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缺陷2.2多方法简化查对,并针对性的重点查对①为便于查对,科室设 计了印章,把患儿输液时间、次数、批号集中于一个小表格上患儿首次 来诊时在门诊病丿力最后一次的就诊记录下方盖上印章,按表格内容填好, 使查对一目了然②制定科室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特殊药物的重点注意 事项,在显要位置张贴,必耍时红笔标记,以示提醒③安排经验丰富的 老护士负责窗口收药,对于用药剂量不是全量时,用红笔在输液卡的药名 剂量下面划双横线,给治疗护士加药时重点提示2.3建立输液注射编号登记制度在窗口收药时对输液的每一名患儿 实彳亍编号,给家属发号牌,嘱其挂在输液架上,座位不能随便调换输液 卡上用黑色记号笔标识编号在治疗前让家长再复述患儿姓名及编号,防 止同名同姓出现差错2.4营造便于巡视的环境,提高巡视效率。
输液厅内输液椅环形摆放, 2〜3名护士直接巡视在输液厅内创新设计了多功能巡视车,护士工作所 需物甜巡视车内全部配齐,这样使患儿都在护士的视线范围内,问题便于 及时发现处理,工作有序不被动,不至于因杂乱繁忙引起查对问题的发生3讨论通过加强对护士的安全教育,强化风险意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加强巡视、观察,加强管理,加强宣教,严格消毒,加强护患沟通 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可及时纠正儿科门诊输液室工作中的不足,将事后 控制转变为事前控制,因此,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杜绝了护理缺陷及护理安 全隐患的发生,最终确保了护理安全投诉明显减少,满意度不断提升融 洽了护患关系,护士的服务理念也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最终使患儿 及家长满意参考文献[1] 梁玉珊对我院58起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护理管理杂 志,2008, 8 (8): 5960.[2] 殷玲玲,张慧•门诊儿科输液室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中国 民康医学,2011, 23 (4): 517518.[3] 滕淑萍,吴培玉,华春燕•一种分组优化排班方法•中华护理杂志,2011, 46 (9): 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