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2).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2) 盗传必究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政治小说”的概念是康有为提出的 2. 1897年,严复、夏曾佑在《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一文中提出,理应利用小说来启发国民的觉悟 3.长篇小说《家》在发表时题为《激流》 4.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蚀》由三个中篇《幻灭》、《动摇》、《追求》组成 5 丁西林的剧本在戏剧布局上通常采用“三元布局”的模式 6.《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描写了“失败的资本家、失恋的大学生、失业的政府职员、失宠的交际花、失神的学者”,属于新感觉派小说 7.七月诗派是40年头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 8.四十年头,出名翻译家傅雷以“迅雨”的笔名发表了当时评论张爱玲的最重要的文章《论张爱玲的小说》 9. 北岛《古寺》一诗中的“石碑”意象象征着历史 10.余华从先锋向世俗的妥协,一般认为始于《在细雨中呼喊》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报章体”的创造者是( )。
A.章士钊 B.刘师培 C.梁启超 D.章炳麟 2.新文学初期最有影响的散文刊物和散文社团是( ) A.《语丝》周刊和语丝社 B.《创造月刊》及创造社 C.《觉悟》副刊和春雷社 D.《太阳月刊》及太阳社 3. 20年头被看作抒情散文代表作家的是( ) A.朱自清和郁达夫 B.朱自清和冰心 C.郁达夫和周作人 D.冰心和周作人 4.公开登报宣告退出创造社的作家是( ) A.郭沫若 B.成仿吾 C.郁达夫 D.叶灵凤 5.借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创作了《雷锋之歌》的诗人是( ) A.郭小川 B.贺敬之 C.闻捷 D.邵燕祥 6.“右派”作家创作的反思小说,其反思得出的结论往往是( ) A.质疑人生 B.感谢苦难 C.责问历史 D.谴责人性 7.“七哥”是以下哪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 A.《烦扰人生》 B.《原始风景》 C.《一地鸡毛》 D.《风景》 8.与余华一样主要描写了暴力的苏童小说是( )。
A.《刺青时代》 B.《虚构》 C.《妇女生活》 D.《园艺》 9.用秤称日光的重量,这一细节出自小说( ) A.《日光流年》 B.《鸟孩诞生》 C.《乡村死亡报告》 D.《年月日》 10.描写了“我乐岭”劳改农场的小说是( ) A.《叔叔的故事》 B.《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C.《中国一九五七》 D.《金草地》 三、简答题(第1小题6分.第2、3小题各7分,共20分) 1.什么是“启蒙文学”?其各时期的代表作家与流派有哪些? 答:所谓“启蒙文学”,就是作为启蒙工具的文学即文学直接承受起批判国民性、唤醒愚昧的民众、宣传先进的科学民主思想等社会的和政治的作用,在强调文学的艺术性的同时,更加强调文学的思想性,要求文学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保持同步性甚至超前性3分) 梁启超可以看作其先驱,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作家可以看作其主要代表,而稍后的老舍、巴金、曹禺、胡风、艾青、赵树理,以及后来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那么可以视为其继承者3分) 2.穆旦诗歌艺术的创新,主要表达在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他从对“丰富,和丰富的痛楚”以及“残缺的我”的体验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张力之美”,并使九叶诗派的“新诗戏剧化”的看法得以实现。
2分) 二是通过“用身体思想”的个人化方式让知性的内容直接成为可感的艺术形象,很好地表达了九叶诗派“感性与知性融合”的诗学看法2分) 三是通过追求“非诗意”的方式来达成对传统诗意的反动的目的,真正做到了用“现代的诗形”来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心绪”3分) 3.“反思的文学”与“文学的反思”有什么识别? 答:“文学的反思”主要是反思文学思潮中,那些用文学方式对历史举行反恩的作品而“反思的文学”那么是“文学的反思”的进一步深入与变异2分) “文学的反思”力图再现历史“事情”真相,而“反思的文学”那么意图在哲学意义上探究历史的真实本质,甚至可以虚构故事和情节,它的反思既是历史与现实的,也是文学自身的3分) “文学的反思”对比模式化,“反思的文学”大都具有鲜明的天性特征,从坚守艺术性宗旨和个人立场来反思历史,在形式探索和艺术测验方面具有某种先锋性2分)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概括说明,从《雷雨》到《日出》,曹禺创作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认为变化成败的理由是什么? 要点1:《雷雨》的布局符合古典戏剧的“三一律”要求,四幕戏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之内,地点也集中在周鲁两家的范围内,出场的八个主要人物全都有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
情节集中,冲突强烈而日出》用片断的方式,将大量人的人生“零碎”串起来,不再集中于几个人身上4分)要点2:创作《雷雨》时,并没有意识到“要匡正、讥讽或攻击些什么”,因此《雷雨》是出家庭悲剧; 到创作《日出》时,已经明确地意识到,要揭露“损缺乏以奉有余”的社会,因而《日出》是出社会悲剧,表现内容得到了扩展4分) 变化成败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5分)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规律明显,无错别字2分) 2.请概括汪曾祺小说的根本特点,并举例说明 要点1:回忆性写故土的旧人旧事举例略,4分) 要点2:散文化少冲突,少离奇曲折的情节,多描写沉淀于作家心中的印象与感受,提防描写气氛气氛即人物举例略,5分) 要点3:抒情性着重描写风俗,田园牧歌人物刻画那么写意,计白当黑举例略,4分)论述完整,举例恰当,规律明显,无错别字2分) 五、作品赏析(30分) 要求:紧扣题旨,论述合理,举例恰当,文从字顺,有个人见解 有人认为《寒夜》“这部作品在艺术成就上达成了巴金创作的最颠峰”请对比《寒夜》与《家》,说明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并阐述你的理由 要点1:《家》是时代的产物,主要抒发作家的激情,表现时代主题,时代痕迹很深; 而《寒夜》那么远离抗战大时代的主流,沉入普遍人真实生活的细部,塑造了更普遍意义上人的性格与命运,是巴金“生活小说”的代表作。
8分举例略,5分) 要点2:同样塑造了人物形象,《家》通过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表现高家的衰败过程,人物形象道具化,本身不重要,因而性格对比单纯;而《寒夜》那么表现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挣扎,形象本身分外充实举例略,5分) 如持否决观法,只要持论有据,自圆其说,亦可根据论述处境赋予相应分数 论述完整、举例恰当,规律明显、文从字顺(5分)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