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59420965
  • 上传时间:2023-02-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0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2.背诵积累对联,体会古代对联的文化与魅力;3.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教学重点】1.领悟“比照”的写法;2.背诵积累对联,体会古代对联的文化与魅力教学难点】 1.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教学过程】过渡语:同学们,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三篇描写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章,这些文章之中用了许多的说明方法,那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说明方法呢?(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让我们一起到具体的句子中去看看,请同学们翻到课本97页一、我的发现1.初读句子,说说课文中的两个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师:自由读一读“我的发现”中的两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城墙顶上铺着方转,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打比方),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作比较)2)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列数字),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作比较)2.再读句子,畅谈从课文中的两个句子能发现什么1)师:看来同学们对说明方法已经十分清楚了,那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两句话,你还可以发现什么呢?生1:都用了作比较的方法生2:作比较的部分都是我们熟悉的事物。

      生2:作比较以后能够使物体的特点更加具体、想象生畅谈,师引导归纳: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作比照,解释说明事物的特点,使得事物的特点更加具体、形象2)师:同学们的小眼睛真亮,俗话说,动脑要与动笔结合,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笔用横线划出作比照的部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发现了“两个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作比照,解释说明事物的特点,使得事物的特点更加具体、形象那小林与小东又发现了什么呢?自由读一读小东与小林的对话并用横线划出小林的发现3.读一读小林与小东的对话,将“自我发现”与“他们的发现”进行比较1)用横线划出小林的发现:这些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来比照2)用波浪线划出这种写法的作用:十分具体形象3)读一读“发现”和“作用”部分自由读、齐读)(4)联系旧知,出示句子: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师:我们的小东不仅发现了这样写的作用,还联系了以前学过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①讨论:用 写出了 ,真是具体形象!②用横线划出作比照的部分4.做练习巩固过渡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我们一起来做几道练习。

      1)这座塔很高, ①这座塔很高,差不多有10层楼房那么高②这座塔很高,从塔下走到塔顶,足足要花20分钟2)这棵树的树干很粗, 例句:①这棵树的树干很粗,直径长达10米,周长约31.4米②这棵树的树干很粗,差不多21个人才能够将它完全包住3)这个阶梯教室大约有350平方米, 例句:①这个阶梯教室大约有350平方米,是我们教室大小的10倍②这个阶梯教室大约有350平方米,如果绕教室四周走一圈,差不多要6分钟5.教师小结如果要使某一物体的特点写具体、形象,可以拿具体事物来比照,在写作之中也可以运用这点二、日积月累过渡语:现代的作者拿具体事物来比照将我们景点的特点描写得具体、形象,而古时的诗人,行至某处,都会吟诗作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景点的楹联楹联是对联的一种,旧时贴在庙宇、寺院的楹柱上的对联,那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独有的文化遗产,它能够用非常简洁、非常对称的语言把这一景点的特色描写出来。

      想去看看楹联吗?请同学们翻到“日积月累”部分,自由地读一读这几句楹联1.出示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2.朗读楹联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3.学生交流对这几幅对联的大体理解,相机出示相关风景图片师:将对联读好是首要任务,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诗歌所描绘的景色一fù对联(1)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颐和园月波楼)①读这一组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大意:小路两边幽竹茂盛,竹子的影子投下来,路上像是铺满了或浓或淡的云入夜后,帘纱半卷,月光如泻,四周好像罩上了一层薄纱,各种花木的影子印在窗帘上,深深浅浅,很是好看②指导朗读、背诵2)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①青城山是一座道教名山,自古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欣赏图片根据对联和图片,猜猜这是怎样的青城山?生:树叶高高低低,红红绿绿,影影绰绰,烟云或浓或淡,或近或远②师:在同学们看来,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觉?(舒服)那作者是这样的感受吗?提示出自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

      师:同学们“福堂观”是唐王朝祈福之地,但是当时唐王朝快接近灭亡了,“祈福之地却不福唐王朝”,作者处景生情,内心非常地忧郁树叶不论是红是绿是高是低,都显灰黑之影,烟云不论是浓是淡,都在多事之秋③指导朗读、背诵3)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①提示来自清朝刘凤诰咏大明湖的诗句②出示大明湖风景的图片③根据图片和对联,想象大明湖的景色:湖面上都是荷花,柳树栽种在湖岸上,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在湖中④指导朗读、背诵4)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①提示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欧阳修的《沧浪亭》,下句出自苏舜钦的《过苏州》简介沧浪亭:沧浪亭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当时是一个废园,苏舜钦用了四万贯钱买下它,傍水筑亭,取名沧浪亭说起这副对联,还有这一个传说:据说,他买来以后很高兴,就请他的好朋友欧阳修来为沧浪亭题诗于是欧阳修就写下了“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这样的诗句,后人就把欧阳修和苏舜钦的两句诗合成一副对联,刻在了沧浪亭的楹柱上②出示沧浪亭的图片③说一说诗句的大意:清风明月是无价之宝,远山近水都是有情之物④指导朗读、背诵4.熟读背诵①“对联连线”加深理解。

      ②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③尝试背诵5.出示其它楹联九洲积气峰前合/万里浮云杖底来(山东泰山晴光阁)峰从西竺来 云根无住/泉自上方出 月印常圆(杭州灵隐寺山门)好官况味清如此/君子交情淡不妨(沈阳故宫书房)烟笼古寺无人到/树侍深堂待月来(北京陶然亭)门辟九霄 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 俯临千障奇观(泰山南天门)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福州林则徐故居)三、宽带网1.让学生回去查找有关“世界遗产”的图片、诗词、楹联、故事或传说2.课堂中呈现部分“世界遗产”的图片、诗词、楹联、故事或传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